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高侠 《宁夏教育》2004,(6):65-66
在传统的评价中,往往将学习成绩优秀、尊敬师长、听话懂事的学生称为“优等生”。他们备受家长、教师的喜爱和称赞,被称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而在这个“全面发展”中常常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心理健康。那么,这些“优等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否也都能打“优等”呢?  相似文献   

2.
中学优等生虽然各方面表现优秀,但也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本文分析了优等生产生各种心理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治优等生心理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中学优等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这个群体的心理问题往往被人们忽视,笔者通过问卷调查探索了中学优等生心理问题的表现症状和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认为加强对中学优等生进行挫折教育、生命教育、人际关系指导、考试心理指导、性心理健康教育等五个方面的教育是解决途径,也会给我们今后的教育工作带来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4.
“优等生”虽然多方面表现优秀,但同样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不容我们忽视。自高自傲、“成就焦虑”、心理相对脆弱等,是他们常见的心理问题,教育工作者应结合“优等生”心理特点,通过学生自我教育、他人帮助、实践锻炼、合力教育等手段,实施塑造型预防化教育模式,促进“优等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中学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习惯把一些学习成绩优秀、各方面表现较好的学生称为"优等生",而与其相对的则是"中等生"和"后进生"。一般说来,教师大都认为"中等生"潜力无穷,"后进生"令人头疼,往往习惯于关注这两个群体,把他们作为思想教育和心理辅导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六年前,我曾教过这样一位学生,她是班里的语文科代表,学习成绩十分优秀。不仅语文出众,而且其他各科也从不落后,当时是全年级名副其实的“优等生”。任教的老师们都非常欣赏她,认为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少年天才”,有段时间还一度引起其他班级老师的“妒忌”呢。在学生们心目中,她当然更是无形的榜样,一致看齐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雷先顺 《班主任》2002,(7):29-31
大家还记得,9年前在《中国教育报》上刊登的《夏令营的较量》一文中,日本领队对中国领队说:“你们这一代孩子不是我们的对手!”中国领队面对着自己选拔出来的优秀学生震惊了,教育局的负责人震惊了,党和国家领导人震惊了。有关专家对此大声疾呼:学生要“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  相似文献   

8.
秋红 《教学与管理》2002,(10):26-26
材料一:许多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反映,学生毕业后仍给老师写信或遇见老师打招呼的并不多见。令老师伤心和尴尬的是,和老师打招呼的为数不多的学生还大多学习不起眼,那些平时倍受老师宠爱的所谓“优等生”则表现欠佳。  相似文献   

9.
10.
在家长和老师的眼中,优等生是指那些学习成绩优秀、考试排前几名的同学,他们往往深得老师们喜欢。在大家的印象中,他们勤奋、刻苦,作风踏实,自制力强,学习悟性很高,很少惹是生非,最让老师省心。但仔细分析,除了这些优点,部分优等生在心理素质、同学关系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大家关注。  相似文献   

11.
现代班级教育中,每个班都有几名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他们一般都被称为“尖子生”。尖子生是老师眼中的好孩子,学生心目中的好榜样,他们除了学习好之外,在班中常常担任一定的职务,有一定的管理能力,是班级中的宠儿。  相似文献   

12.
13.
杨美清 《成才之路》2013,(26):22-22
在学校,大凡对各方面比较差的学生,无论从管理还是其他方面都比较关注,也比较严格。而对品学兼优学生更多的只是关注他们的学习成绩进步与否,致使这些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尤其是心理方面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重视和纠正。据了解,目前在青少年中患心理疾病的人数呈上升趋势,加强对三好生、优秀生的心理辅导,是老师特别是班主任一项值得研究的课题。一、优等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首先是焦虑心理。大多数优等生成功欲望过高,总希望自己什么都应比别人强,这种心态一方面为优等生提供了不竭的进取动力,但另一方面也容易造成优等生对自己估计过高,给自己制定的  相似文献   

14.
我曾经在学校里体验过作为一名优等生的骄傲感。当时还流行在全班甚至全校根据成绩排座次,两三年时间里,我几乎毫无争议地牢牢占据着榜首。那时候我真  相似文献   

15.
我曾经在学校里体验过作为一名优等生的骄傲感。当时还流行在全班甚至全校根据成绩排名次的做法,两三年时间里,我几乎毫无争议地牢牢占据着榜首的位置。那时候我真是风光无限,有一次在全市大赛上获奖以后,进教室时同学们如众星捧月一般将我围在中间。平时,常常有同学送给我看他自己订阅的杂志,耐心地等着我一块儿去食堂,只要我招  相似文献   

16.
我曾经在学校里体验过作为一名优等生的骄傲感。当时还流行在全班甚至全校根据成绩排座次,两三年时间里,我几乎毫无争议地牢牢占据着榜首。那时候我真是风光无限,有一次在全市大赛上获奖以后,进教室时同学们如众星拱月一般将我围在中间。平时,常常有同学送给我看自己订阅的杂志,耐心地等着我一块儿去食堂,只要我招呼一声,也总是有人乐意跟我去打乒乓球或者到河边散步。  相似文献   

17.
常听到许多班主任这样讲:成绩好的学生根本不要问,他自己知道该怎么学,就是那些成绩差的学生,不学习还捣蛋,班主任是为那些成绩差的学生干的。这句话反映了我们平时班主任工作的误区。即确保差生不违反纪律,不为本班抹黑就行,对那些讨人喜欢的优等生则放松了管教,忽视了对优等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这实际上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只重视了智育而轻视了德育。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师陈海平认为,家长对于孩子的心理问题,应从四个方面入手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9.
20.
论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治疗及健康心理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波 《安康学院学报》2005,17(5):99-101
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社会,面对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人数有逐年增加的趋势,高校图书馆应发挥自己的优势,以优雅的环境、良好的服务以及创建阅读治疗室等形式,实现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治疗和健康心理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