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夏彬彬 《文教资料》2014,(16):23-25
人物形象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学要素,在作品中一直扮演承载作者审美情志、思想感情的角色。葛亮对小说人物的塑造充分展现了他扎实的叙事技巧和敏锐细腻的观察力。他塑造的小说形象大致可分为小人物、知识分子、局外人、动物形象四大类,体现了葛亮创作中多样的审美趋向与世界观。  相似文献   

2.
叙说,是小说最本质的审美形态特征,这已为小说发展的历史所证明。它使虚构的“小说世界”得以物化,使小说艺术迥别于其他语言艺术。叙说,构成了小说形象的虚幻性、间接性、模糊性等总体性审美特征,使小说产生独具魅力的审美效应。新时期涌现出的一大批新潮小说,尽管从时代精神、审美情趣和视角、艺术表现的方法和手法等涉及价值观念、审  相似文献   

3.
英国著名讽喻小说《动物农场》采用拟人化的概念隐喻,表达了作者"动物即人,人即动物"的政治映射。本文梳理了作者在角色塑造方面的三个特点,通过隐喻化的动物角色名字,漫画式扁型角色塑造,以及动物形象的视觉隐喻效果,来解读作者是如何通过独特的隐喻手法实现对小说背后政治形象的辛辣讽刺。  相似文献   

4.
画面含情诚挚真切———《故乡的榕树》谈片江苏/邵丽霞文学是人学。任何文学样式的作品都不可避免地带有作者的主观感情色彩,但这种情感表现的方式和程度大为不同,从而产生迥异的审美效应。戏剧和小说属于外向型的叙事文体,它们通过创作主体对社会现实的形象和典型的...  相似文献   

5.
《娇红记》作为元代艺术成就较高的文言小说,具有两个突出的审美倾向,即戏剧化审美与悲剧性审美,而这两种审美倾向均与当时成熟的戏曲艺术的滋养有直接关系。对《娇红记》审美倾向的考察,充分说明了元代戏曲繁荣对当时小说创作产生了影响,小说创作对戏曲艺术给予了借鉴,同时也为研究戏曲艺术与小说创作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托马斯·哈代在《苔丝》中巧妙地运用了很多动物的形象,营造了极强的寓意性和象征性效果。这些动物形象既突出了作品的主题.又体现了作者悲观宿命论的思想和达尔文进化论对作者的影响。本文探讨了这部小说中的动物形象及其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和谐的悲音     
肖洛霍夫在《静静的顿河》中成功地塑造了一群女性形象,每一个女性形象都有着鲜明的个性与独特的悲剧性命运,但这些女性群像又都共同体现了作者的审美价值取向:追求和谐。文章把小说中塑造的主要女性形象分为哥萨克传统女性与叛逆女性两种类型,分析她们悲剧性命运之中的和谐美感及其艺术力量。  相似文献   

8.
关于散文审美鉴赏,不象研究小说和戏剧那样。因为小说,戏剧所取得的美学成就,往往集中于塑造人物的性格、形象。散文主要不是以人物的造型和情节冲突来赢得读者的,而是侧重于直接抒发内心感情和思想体验的,它靠的是独到的艺术美、感情美、思想美和意境美来吸引和感染读者,它的审美鉴赏的主要尺度,应放在对这些方面的审美把握上。这就需要鉴赏者不仅要洞察作品表现的艺术世界,而且更要透视作者的  相似文献   

9.
《猫城记》是老舍的一篇著名的长篇小说。它是一部现代讽喻小说。作者运用了高超的讽喻艺术,将一个深刻而严肃的主题蕴涵在小说的故事中。文本解读者必须正确分析解读与小说主题有关的讽喻性事件,揭示出它们潜在的隐喻性含义,进而正确理解小说的讽喻性主题,同时获得文本解读过程中的审美享受。  相似文献   

10.
路翎四十年代乡土小说题材中塑造了一系列的下层劳动者形象,其中劳动女性形象为四十年代的小说提供了新的审美内容,同时,通过人物的刻画也表现了以作者为代表的一类知识分子的心灵探寻路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