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莉 《考试周刊》2012,(53):29-30
简·奥斯丁作为英国小说伟大传统的缔造者之一,集传统与反抗于一身,为女性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爱玛》在奥斯丁六部已完成的作品中是最具有代表性并为奥斯丁喜爱的作品。本文通过对小说女主人公爱玛及其他女性的分析找出奥斯丁女性主义观点在该作品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2.
奥斯丁的小说创作中大多体现了强烈的女性意识和女性思想,在某种程度上是对男权社会的一种反抗。为此,文章结合《爱玛》小说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成长环境,就《爱玛》中的女性主义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3.
《文山学院学报》2016,(4):113-116
《爱玛》是英国著名小说家简·奥斯丁的著作。她一生完成了六部小说,其中《爱玛》是她的巅峰之作,被很多评论家认为是她最成功、最成熟的作品。这不仅是指她的写作技巧,而且是指她思想认识上的成熟。随着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的蓬勃发展,简·奥斯丁作为表现女性意识的女作家的先驱,她对英国女性文学的产生、发展及18世纪以后的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该文用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批判中的男性统治中的父权制、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资本主义伦理道德来解读《爱玛》。  相似文献   

4.
“女性意识”是解读女性作品的钥匙。十九世纪英国女作家简·奥斯丁的《爱玛》,一方面呼吁男女平等,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另一方面视婚姻为女性体面的出路,将家庭定为女性的最佳舞台。与女权主义者那强烈、彻底的女性解放意识相比,小说《爱玛》的女性意识是朦胧的,带有局限性的。  相似文献   

5.
《爱玛》是简·奥斯丁最优秀、最成熟、最能代表其风格的小说作品。简·奥斯丁是英国18世纪末19世纪初著名的女性作家,被誉为反讽大师。《爱玛》的反讽艺术被评论家从不同角度关注和评述。基于此,就小说中的"自由间接引语"这一人物话语表达形式进行剖析,运用认知语用学和文学批评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爱玛》中的反讽话语,探析其中蕴含的情景反讽,并探讨奥斯丁作为一名在以男性为中心社会里的女性作家的叙述策略,以期进一步验证基于关联理论的反讽话语观理解文学作品的合理性、可行性,以及关联理论对反讽话语的强大阐释力。  相似文献   

6.
王玲霞  孙瑜 《家教世界》2013,(7X):235-237
简·奥斯丁是十八世纪英国最后一位小说家,也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位重要的女作家。在十八、十九世纪,女性的地位十分低下,只有通过婚姻依赖男性。在这样的背景下,简·奥斯丁挑战社会权威,开始创作关于女性意识的小说。《爱玛》,作为她的一部成熟作品,较好地体现了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7.
简.奥斯丁的第一部小说《诺桑觉寺》采用了大胆、激进的叙事态势,构建了公开的、女性身份立场。这种叙事策略显示出一个初涉文坛的女作家对男性文学传统进行颠覆的勇气,显示了奥斯丁对话语权威毫不掩饰、大胆而激进的追求。这部小说在商业上的厄运促使奥斯丁改变了叙事策略,在随后的《理智与情感》、《傲慢与偏见》、《曼斯菲尔德庄园》和《爱玛》四部小说中,她避开了外向的作者权威,明显地表现出对作者型叙事行为的克制。这四部小说的成功给了奥斯丁极大的信心,在其最后一部小说《劝导》中,奥斯丁又一次改变叙事策略,她试图回归《诺桑觉寺》那种自由叙事手法,表现出对外在作者权威的再一次大胆地追求。奥斯丁叙事策略的改变显示出一个有着鲜明女性意识的作家在男性声音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里对女性话语权的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8.
奥斯丁在小说《爱玛》中再一次勾勒了萦绕其心头的“灰姑娘”情结。“灰姑娘”原型这一视角常常被用来分析第二女主人公简。费尔法克斯,现试用“灰姑娘”原型解读爱玛本人,可以发现奥斯丁用爱玛从不同方面再现并超越了“灰姑娘”这一童话原型。  相似文献   

9.
简·奥斯丁《爱玛》的美学价值很大程度上在于它的反讽结构。本篇论文用具体实例分析了小说的情境反讽,并借助图示理论中的阅读法和小说理论中的视角点解释了情境反讽形成的原因,丰富了小说《爱玛》的反讽研究,为读者进一步理解原著、作者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简奥斯丁的《爱玛》是其最有名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其最受争议的一部作品。通过对爱玛这位女主人公的人物刻画和性格特点尝试分析和研究,看简奥斯丁如何刻画出了一个不完美的不同于传统意义完美性格的女主人公形象,以及通过对爱玛与简奥斯丁的性格,社会环境以及她们对婚姻的态度的分析,从中得出结论:奥斯丁与爱玛的相似性——爱玛就是奥斯丁。  相似文献   

11.
简·奥斯丁的小说经过两百多年的阅读检验已经被证明是经典.文章通过解读《理智与情感》《傲慢与偏见》《曼斯菲尔德庄园》《爱玛》《劝导》和《诺桑觉寺》,发现奥斯丁小说的永恒魅力在于其立足平凡,追求优雅.作品的惯有主题是爱情与婚姻,通过爱情这一最浪漫的事凸现青春的优雅;作品的主要表现对象是智识女性,她们因善于独立思考而超越了日常的平凡;作品的语言植根日常而又彰显智慧,使作品展现出优雅亲切的叙事风范.  相似文献   

12.
刘燕 《现代语文》2010,(2):120-121
爱情是简·奥斯丁小说永恒的主题,《爱玛》亦不例外。作为她文学才华的巅峰之作,《爱玛》之所以经久不衰,不仅在于它的艺术魅力,更在于它从中体现的道德关怀,而这种关怀也正是简·奥斯丁独特生活意趣的特点。鉴于此,本文拟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探讨《爱玛》所体现的传统爱情伦理观及作者独特的爱情伦理观,以丰富当前的文学批评。  相似文献   

13.
王敏 《文教资料》2014,(24):50-51
电影自诞生之日起就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文学为电影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来源,电影作为新媒体为文学在现代社会的传播拓宽了途径。小说《爱玛》作为简奥斯丁最成熟的作品,吸引了电影改编者们的极大兴趣。爱玛先后六次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作品,本文以1996年英国ITV版本的《爱玛》为例,从女性成长视角解读电影对女主人公成长、蜕变过程的塑造,并探寻文学电影改编对原著的新解读。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简.奥斯丁被公认为最成熟的小说《爱玛》中弗兰克赠给简的钢琴入手,分析这架钢琴在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和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探索奥斯丁笔下常被忽视的浪漫爱情,并希望帮助读者了解也许更接近于真实的简.奥斯丁。  相似文献   

15.
作为简·奥斯丁最为成熟的一部作品,《爱玛》在文学评论界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女主人公爱玛也是作者本人最喜爱的女主人公。但不容忽视的是:这部作品里的男主人公南特利先生也是奥斯丁塑造的一位最完美的绅士形象,可以称之为女性心目中的理想丈夫。  相似文献   

16.
简·奥斯汀擅长从女性心灵深处探寻女性成长的规律。在她的名作《爱玛》中,奥斯汀从多个层面呈现女主人公爱玛的成长。与此同时,简·奥斯汀进一步将教育的重要性引入爱玛成长过程,实现自我的救赎,从而确立了其小说中主人公特有的成长模式。从这个角度来说,《爱玛》是奥斯汀一部独特的女性成长小说。  相似文献   

17.
爱玛·伍德豪斯是人生的宠儿,当地的女王,但她的身上存在自高自大、自以为是等许多性格缺陷,而她的在成长之路就是在人生的一系列变故中逐渐认清自我、改正错误的过程。简奥斯丁的小说《爱玛》记录的正是爱玛成长的心路历程,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成长小说。  相似文献   

18.
奥斯丁的《爱玛》是其最成熟的一部现实主义作品。从其描写的社会生活场景来看,涉及的只是18世纪末英国乡村的休闲的生活。正是透过作品中女性休闲的分析,可以反映出奥斯丁生活的时代妇女地位的低下及其艰难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19.
《爱玛》一直被认为是简·奥斯丁最为缜密的一部作品,其艺术性和学术性一直为人津津乐道。《爱玛》的主题是一面镜鉴,映射的是简·奥斯丁对生命的领悟历程。她对生命的理解逐步从"自我反省"走向"自我经验";而在探索生命的真谛和价值时,"孤独"和"错位"是任何人都难以避免的生命感知,如何走出"孤独"与"错位"正是对《爱玛》解读的艺术价值精髓之所在。  相似文献   

20.
《傲慢与偏见》是奥斯丁最为流行的一部作品。故事跌宕起伏,爱情婚姻关系错综复杂。《爱玛》被评论家认为是奥斯丁最为成熟的一部代表作,情节构思巧妙,引人入胜。通过分析比对这两部作品中女主人公的爱情与婚姻,可以看出奥斯丁本人逐步成熟的爱情婚姻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