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2.
目前史学界对西汉史分期尚无一致意见,存在混乱状况;主要表现有三:1.将新朝史混入西汉史;2.“汉初”包含的年代太长;3.有些著作中对西汉史分期自身存在着混乱。这种混乱状况不利于从整体上认识西汉史。本文根据对西汉政治、经济、文化演变的综合考察,建议将西汉史分为三个时期六个阶段:(一)西汉前期(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141年),是西汉帝国建立与巩固,社会、经济、文化恢复发展时期。第一阶段,高祖元年至高后八年,是西汉建立,奠定发展基础阶段;第二阶段,文帝前元年至景帝后三年,是西汉统治进一步巩固,社会经济、文化迅速发展阶段。(二)西汉中期(公元前140年至公元前49年),是西汉帝国强盛、繁荣时期。第一阶段,武帝建元元年至后元二年,是西汉帝国发展至鼎盛阶段;第二阶段,昭帝始元元年至宣帝黄龙元年是西汉帝国继续发展阶段。(三)西汉后期(公元前48年至公元8年),是西汉帝国衰亡时期。第一阶段,汉元帝初元元年至竟宁元年,是西汉帝国转向衰落阶段;第二阶段,成帝建始元年至孺子婴初始元年,是西汉帝国败亡阶段。  相似文献   

3.
西汉灾异奏疏是以当时天人合一的哲学为思想基础的,它的兴盛同西汉中晚期的国事日非,社会混乱有密切关系。西汉灾异奏疏既具有温柔敦厚的经学文风,又有激切疏直的言事态度,同时由于文中怪异现象的充斥,又显得荒诞瑰奇。这些奏疏体现了鲜明的民本思想和知识分子对强权政治所作出的独立批判。  相似文献   

4.
西汉八校尉是武帝时设置的一支重要军事力量,在内镇守京师,出外对敌作战,对整个西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由于史书记载不详,涉及八校尉的史料也十分匮乏。众多学者对八校尉的设置目的及其归属问题,各家诠释各不相同。细考史料,八校尉设置的目的是用于对外作战。它是一支独立的作战部队,不隶属于任何部队,直接听命于皇帝。  相似文献   

5.
六朝的商业都会与市场体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作者所著《六朝工商业史稿》(待版)中的两节。文章在分别介绍六朝商业都会及市场体制的概况后,就其与前朝相比所取得的发展进行论述,指出在农业、手工业有了显著进步的基础上,六朝商品经济日趋活跃,表现在商业都会的分布和市场体制上都产生了一些值得重视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古代散文发展史上,西汉的散文创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西汉是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中的一个强盛时代,一个气势宏大、蓬勃向上的时代。这种时代精神,在西汉散文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使西汉散文除了具有文体自身的意义和内涵之外,更具有着十分丰富而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并形成了它自身的特有特点。正因如此,我们研究西汉散文,应该将西汉散文的生成看作西汉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努力从其时的政治文化背景对作家主体心态和散文创作的影响来分析西汉散文的生成和发展状况,只有这样,方能阐明西汉散文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7.
中古社会的经济基础主要指人口和土地垦殖、生产技术以及经济活动的总趋势,在此趋势下香槟市集得到高度发展,对此当时的政府功不可没。香槟市集所倡导的经济政策和贸易方式,所提供的“经济统一下的欧洲”理想蓝图和新经济观念,为后来的商业变革提供了基础和借鉴,并影响了整个欧洲近代发展的历程。  相似文献   

8.
西汉的酷吏,《史记》、《汉书》的《酷吏传》已有精彩描述,学术界也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并出现了一些不同的认识。这对于我们全面认识西汉的酷吏都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西汉酷吏的一个重要特点,那就是他们多活动于京畿地区,尤其是京师所在的三辅地区。这一点却很少有人论及。揭示西汉酷吏在京畿的活动,不仅可以加深我们对西汉京畿制度的认识,也有利于我们对西汉酷吏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西汉闽越王城地望之新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汉闽越王城地望之争,历经近80年的争辩,有浙南说、福建福州或浦城说等等,今从古代典籍、配合考古资料,并用新的史学视野来分析,则西汉闽越王城地望当在今福建武夷山,从而破解这一悬案。  相似文献   

10.
蓬莱何时成为行政地名问题目前主要存在“西汉说”和“唐朝说”两种观点,其中“西汉说”占据上风。针对“西汉说”的缺陷,文章从实物和文献资料的结合入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论证,认定“西汉说”证据不足,缺乏说服力,难以成立。最后得出结论,蓬莱作为行政地名始于唐朝初期,从而支持了“唐朝说”。  相似文献   

11.
在永城芒砀山西汉梁王墓地柿园汉墓(西汉梁王墓)主室发现三幅彩色壁画,画幅面积大,绘画线条流畅,技法娴熟,表现出很高的绘画技术和艺术水平,堪称目前发现的我国西汉前期工笔重彩画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12.
创意市集进入中国后发展很快,在高校也广受欢迎,本文分析创意市集在高校的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之后,通过对创意市集产业链的研究,以及培训、咨询、评估、扶持等四个体系的构建,来探讨如何在高校内部搭建基于创意市集的创业平台。  相似文献   

13.
新道家即黄老政治家。其学派盛行于西汉前期。新道家在汉初社会舞台上的活动,对西汉王朝的建立和巩固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汉初新道家有其特点:1.注意借鉴历史经验,兼容各家之长。2.兼具军事、政治才能,善于权谋。3.忠于君主,注重谨身自保。  相似文献   

14.
高昌戊己校尉的设置——高昌戊己校尉系列研究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昌戊己校尉的设置,对于两汉经营西域而言,无疑是一件大事,也一直引起学的关注.研究成果不少。章以戊己校尉的设置为中心,对与之相关的背景、隶属及性质诸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认为:戊己校尉的设置,既是西汉政府经营西域的重要动作,也是汉、匈“五争车师”的必然举措,目的是就近控制车师及丝绸北道。戊己校尉从设置之日起,虽然名义上隶属中央,但实际上却直属凉州或敦煌,性质上也属于“寄居治理”。对高昌而言,不是中央派出的“总督”,而是凉州或敦煌郡派出的“总督”。  相似文献   

15.
西汉官学教育体制新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汉的官学并不是到文翁在蜀地兴校办学才出现的,其官学形式也并不像人们所认为的那样,即只存在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官学教育体制。当时还存在着以培养史、卜、祝专门人才的官学形式。而且此类官学早在西汉建国伊始就已着手建立。后来则与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官学一起,同生共存,共同服务于西汉政权。这样说来,西汉实际是在实行着两套不同的官学教育体制。  相似文献   

16.
西汉初期,皇帝宗庙制度因不循古礼而为后世所讥讽。随着儒家礼治思想渐趋浓厚,汉元帝永光、建昭年间,依据礼典规范皇帝宗庙典制。其主要内容就是罢弃西汉初、中期建立的西汉“祖”、“宗”郡国庙,定皇帝宗庙迭毁之制。  相似文献   

17.
敦煌悬泉汉简中保存的近百枚关于羌人活动和羌汉关系的资料大多为传世献所未载,较为全面地反映了西汉中后期中央和地方所置专门管理羌人事务的官吏的状况,神奇年间羌人叛乱及西汉政府所采取的镇压措施;西汉政府对降羌的管理;西汉政府官吏对降羌的压迫与奴役等情况.两汉时期羌乱是一个重要的边疆问题,敦煌悬泉汉简的出土对于认识研究西汉中后期羌乱问题提供了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18.
西汉王侯坐罪废黜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汉一代封建王侯虽众,失侯国除者也众,西汉王侯失掉爵位大都是因为触犯了汉律。《史记》、《汉书》中记载的王侯被夺爵的原由有四十种左右。文章拟就通过考察西汉一代王侯坐罪废黜的情况,来探究西汉王侯因触犯汉律而被夺侯的现象及原因。  相似文献   

19.
自从西安近郊古墓中的重达26kg的西汉美酒出土之后,诸多谜团让人倍感困惑.2003年7月12日,西安有关部门举办了西汉美酒研讨会,来自全国的文物考古、历史、食品检测、酿造工业界的数十位专家学者共同研讨神秘的西汉酒.对诸多谜团,我们从中  相似文献   

20.
尹连忠  赵军 《课外阅读》2011,(12):308-309
王莽改革失败的心理原因主要是崇儒,治国方针受到儒家理想的严重影响。西汉儒学的特别之处是儒学与阴阳五行说、天人感应说、谶纬说相结合,使西汉儒学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王莽是西汉儒学的实践者,他的成功在于他对儒学的身体力行,他的失败在于对儒学的笃信而失去了清醒的头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