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可 《学习之友》2012,(12):43-44
“这是王可,她是哈佛的。”在中国,大家总是这样介绍我。而我最珍惜的哈佛教育,是一个生活机会,让我在课堂外与一群各不相同、极富才华、胸怀大志的年轻人一起,去学习,去娱乐.去生活——是我的哈佛宿舍生活。  相似文献   

2.
我是好孩子     
我是好孩子园长开安全会又强调,幼儿在规定活动区域内游戏(活动区以带小旗的拉线为界)。小班吴老师传达:小朋友们都不能上小旗那边去,好孩子应该……下课了,龙龙跑到我跟前,奶声奶气地说:——老师,我是好孩子,我不  相似文献   

3.
是母亲送我去读大学的。她没有出过门,却依然逞强:“有啥难,我曾经一个人走五十多里去逛庙会呢!”那是母亲走过的最远的地方.也是她最值得骄傲的一次出游.尽管她只字不提回来的时候怎样迷了路。天快亮了才摸索着回到家.见到等在门口的我,一下子抱过我就哭了起来。  相似文献   

4.
青春是我的资本.快乐是我的伙伴.笑容在我脸上常驻。正因为我年轻.我才是国家的希望。国家的未来.等着我们这些90后去缔造;国家的安危和荣耀,也要由我们来守护。这一切.都是我们作为90后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5.
首先,我个人认为,做任何事只要有希望就应该去争取,而绝不应该轻言放弃。教育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教育事件中是否允许有艺术的处理?在这次竞选事件中,小煜明明  相似文献   

6.
是谁的月亮?     
一哥:我上中学了,新环境让我有些紧张,还好认识了张洁,我们是最要好的朋友,上学放学都一起走,就连吃饭和上厕所都拉着手一起去。遇到什么事情,我都会跟她商量,我觉得好朋友就是应该这样。有一次,我忘记带数学书,老师批评了我,还让我下课去办公室。张洁拍拍我,说:"走,有  相似文献   

7.
大家好。我是首师大数科院2007级的一名学生.我叫魏辰鹏,是一名师范生.现在大三。坐在这里的人.我知道很多人和我一样,也是师范生。学师范的人,大家都知道以后八成会当老师,当然这里我们说八成绝对是个虚数.我个人认为不会有80%的在校师范生会去做一辈子教师。  相似文献   

8.
一 有同志提出“本色语文”、“自然语文”,我非常赞成这个提法,这个“自然”、“本色”就是语文之“本”,语文教学首先应该务本、求实。这个提法是有针对性的,目前存课改实验区有一些现象.有的地方语文课上得不久像语文课.搞形式主义的东西比较多,就是打外围战,唱歌、跳舞、多媒体、音乐、图画、综合实践活动,走到社会上去.生活中去,还有的在教学中链接了很多跟语文关系不大的各种资源。  相似文献   

9.
但之后的事情远远超出我的预料,你成了见义勇为的英雄,而那天打你的几个混混也部被请到了劳教所接受再教育。而我这个莫名其炒被“救”的主角每天被一大群的苍蝇狂轰乱炸,就因为我像个没事人一样继续天天在教室里睡大觉。他们都觉得我应该去你的病房嘘寒问暖.照顾你饮食起居。  相似文献   

10.
生长在一个教育世家.我听得最多的是叶圣陶先生的一句话“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我见得最多的是长辈们用自己的满腔热情关爱学生。而今长大后,我也成了“他们”。带着饱满的热情与美好憧憬我接手了自己的第一个班级.成为一名年轻教师。但是.当真正的工作摆在我面前的时候.我才知道仅有热情是不够的。  相似文献   

11.
著名作家肖复兴在他的回忆录《触摸往事》中曾讲述过他在北京汇文中学就读时的一个故事。大意是。那一天.我在英语课上往日记本上抄写我自以为是孤芳自赏的新作。由于一心想完成自己的“创举”(想早日写满一整本),以至全神贯注,物我两忘。一直到老师走到我的身旁。从我的手中一把抢走日记之前.我都还沉浸在抄写之中。下课铃一响。他就把日记夹在讲义里.头也不回地离开了教室。我知道.他一定是找班主任去了。我没有猜错,放晚学时。班主任让我到办公室去。没什么可辩解的了,等着挨批吧!我像一务犯了错的小狗耷拉着尾巴垂着头.听候老师那惯用的雨打芭蕉般的批评。但是,  相似文献   

12.
陶子 《留学生》2011,(6):15-16
“80后”的胡潇予,阳光开朗,思想活跃。她说,出国留学是自然的.”我们那会儿,很多同学都去留学”;而选择回国是当然的,“我的家庭.亲人和所有温暖的感情,全在国内。”  相似文献   

13.
编辑姐姐:你好。我很苦恼,我从小就爱好体育,还是国家三级运动员,但是因为学习成绩不好,所以父母一直很反对我以后报考体校,认为搞体育不如当老师给他们长脸。我爸爸认为他是我老子,我就应该听他的,他没读过什么书,不懂得大道理,我一不听话,他几句话就开始动手。我其实也知道他是为我好,但是一看见那些公式符号化学元素,我真的就头大如斗,宁愿去享受那种长跑之后流汗的酣畅感。你说,我应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4.
张红梅 《江西教育》2005,(11):34-34
一天下午.我照例在班上分发学生订阅的《小哥白尼》杂志。刚刚发到第三组.“这本书是坏的.我不要!”一声嚷叫使我回过头去。我还没来得及说话.一学生站起来,大声说:“那本书.你们不要。我来拿。面子坏了没关系.只要里面不坏还是可以看的嘛!”顿时班上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相似文献   

15.
张丽钧 《小读者》2011,(9):17-17
这是我给学生出的一个作文题。面对这个题目.许多同学茫然地瞪大了眼睛:“怎么会呢?”我说当然,这一天的到来可能还十分遥远。现在让你们这些不识愁滋味的少年来思索这样一个沉重的问题.的确有点残酷.但我想你们不应该回避它.而应该认真地思索它。你们就会更加热爱生活.理解生命……  相似文献   

16.
小时候家里很穷.小小的我进了武行。那个时候一到片场什么都不学.就是学偷懒。哪里有地方可以睡觉就去睡觉.根本没有想过明天干什么。有一天我问自己.我就准备长期这么下去吗?我的目标是什么?后来找到了。  相似文献   

17.
正一天,妈妈对我说:"你去参加‘快乐小报童’活动吧!把你的好朋友李宇宸叫上,一起去,好吗?"我想了想,觉得和好朋友一起去卖报应该很好玩,而且还可以完成社会实践作业,一举两得,于是我高兴地答应了。  相似文献   

18.
我来谈谈对《闻鞋事件》中”我”的一些看法。身为一名中队干部的“我”,在“闻鞋事件”中既不去制止“A”同学的行为,也不去帮助其他同学,没有尽到中队干部的责任。怎么对得住同学们的信任呢?只会觉得愧对于大家。(好友:嗯,确实如此。)如果我是文章中的“我”,我就会对“A”同学说:“你不应该让同学  相似文献   

19.
小时候,住在一个大院里.目光越过大院的围墙,可看见远方的一脉山岭.山不很高,但足以挡住我向更远方探索的视线.常常望着那山,那翻越山坳而去的,依稀可辨的山路,独自一个人呆呆地想:山那边是什么?真想沿那山路去看个明白.稍长大一些,就和同伴在星期天爬山,自然爬了那座令我苦苦思索,不得其解的山,也爬过更高的山.山那边还是山,也有田野、河流、村庄.这个普通常识,对一个幼稚的孩子来说,是一个难以想象的谜.再长大一些,就明白一个道理:遇事要讲究方法.要知道山那边是什么,可以自己爬上去看个究竟,也可以直接了当去…  相似文献   

20.
李对成 《陕西教育》2010,(12):60-60
教书育人是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一个合格的教师应该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心灵的雕塑家。因此,在班主任工作中,我注意教书育人,满腔热情地去关心学生.用共产主义思想去雕塑学生的心灵.想方设法提高学生成绩.使他们成为祖国的有用之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