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实验采用水浴法提取发酵后山葡萄皮中的花青素,在浸提时间、料液比、浸提温度和乙醇浓度4个单因素实验基础上,结合正交实验确定发酵后山葡萄皮中花青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正交结果显示4个单因素对发酵后山葡萄皮花青素提取的影响大小顺序为:浸提时间、料液比、浸提温度、乙醇浓度,得出发酵后山葡萄皮中花青素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浸提时间1 h,料液比为1:20,浸提温度65 ℃,乙醇浓度为50%.  相似文献   

2.
采用盐酸-乙醇混合液为溶剂,研究了紫薯中花青素的提取工艺。经单因素实验和L9(34)正交实验(提取剂的酸醇比、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得到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浓度为1.0mol/L的HCl和体积分数95%的乙醇的混合液为溶剂,酸醇比为7∶3,提取料液比为1∶15,提取温度为60℃,提取时间为60 min。依此工艺,紫薯花青素的提取最佳得率为51.38mg/100g鲜重。  相似文献   

3.
基于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获得了威宁紫苏叶片原花青素的最佳提取工艺,主要参数为:乙醇浓度85%、料液比1:25、微波功率(300 W)、微波时间30 s,该工艺条件下原花青素的粗得率为6.4 mg/g,纯化制品得率为0.64%,样品纯度为86.54%。当所提取的原花青素浓度为0.008 mg/m L时,对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可达54.21%,对Fe3+的总还原能力最强。说明紫苏原花青素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4.
《商洛学院学报》2017,(6):56-59
以葡萄籽为材料,采用硫酸-香草醛显色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原花青素的提取率并以此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取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为考察因素,通过正交试验对超声波辅助法提取葡萄籽原花青素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葡萄籽原花青素的最优提取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80%、超声时间20 min、料液比1:25,提取2次,在此最优条件下其提取率为4.45%。  相似文献   

5.
红檵木中花青素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红红红红花青素的提取工艺,以花青素提取率为技术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优选红红红红花青素的最佳工艺条件,得到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为60%,料液比为1:50,微波功率为300W,微波作用时间为2min,此优化条件下花青素提取率为2.583%。  相似文献   

6.
目的:以蓝莓榨汁后产生的废弃物果渣为原料,研究蓝莓废弃物中花青素的提取工艺。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酸化剂种类、料液比、加酶量和提取时间等4个因素对果渣中花青素提取量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花青素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影响花青素提取量的主次因素为:酸化剂种类料液比酶的添加量提取时间;最佳提取条件为:以盐酸为酸化剂、料液比1∶35(g/mL)、每克果渣中纤维素酶的添加量为40FPU、提取时间36h。在此条件下,每克果渣中的花青素提取量为2.82mg。结论:酶法提取蓝莓果渣花青素操作工艺简便合理,提高了蓝莓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定西地产"黑美人"马铃薯中花青素的提取工艺,比较不同的提取溶剂对花青素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用0.5%盐酸乙醇作为提取溶剂,提取"黑美人"马铃薯中花青素的提取率最高,为3.55mg/100g鲜重.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定西地产"黑美人"马铃薯中花青素的提取工艺,比较不同的提取溶剂对花青素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用0.5%盐酸乙醇作为提取溶剂,提取"黑美人"马铃薯中花青素的提取率最高,为3.55mg/100g鲜重.  相似文献   

9.
探讨超声波辅助提取紫山药中花青素的最佳工艺,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基础。以新鲜紫山药为试验原料,以水为溶剂,采用p H示差法对紫山药中花青素的得率进行测定。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以及超声波功率对花青素得率的影响,再采用正交试验优化花青素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影响花青素得率的因素主次顺序是:料液比>温度>超声波功率>时间。最佳试验条件为:料液比1:6g/m L、提取温度30℃、提取时间30min、超声波功率300W,紫山药中的花青素得率4.57mg/100g。  相似文献   

10.
甘蔗皮富含花青素等自然色素,可作为食品中健康安全的着色剂。为了优化提取工艺,本研究以贺州紫色甘蔗皮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实验、正交实验提取紫色甘蔗皮色素,并确定微波辅助提取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组合。结果表明最优工艺参数为微波功率250W,微波时间60s,料液比为1:30。在此条件下紫皮甘蔗色素的提取效果最好,可为批量生产提供参考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