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逐步推进、实施。在此过程中,语文课程改革出现了“泛人文化”倾向。  相似文献   

2.
新课标非常重视引导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和对自身的关注,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审美的素质、能力,提出“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语课程还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操”。七年级课本按照人与自身、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思路来建立整体框架,第三单元是属于人与自然的范畴。人与自然的关系可以析出理出多层次、多方面、多种类的关系,并在对自然的、审美化的、艺术化的感受认识过程中进一步强化对自身的能力、悟性的认识和开发。  相似文献   

3.
科学观念是指人们对科学对象、科学过程的本原和本体的见解或意识,即对科学对象持有的整体观点。就科学过程而言,科学观念包括人类为什么想、怎么想、想出了什么、为什么这样想等一系列问题。科学观念不同于科学概念,前者是统领科学认识和科学实践的一种潜在意识,是对科学本质的心领神会,后者则是科学认识和实践中思维的基础。科学观念也有别于科学思维,后者是在前者的指导下,对科学事实和科学现象的间接概括的有意识反映,科学观念影响并规范着科学思维。新课改背景下,我们应该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科学观念的教育。  相似文献   

4.
马智英 《青海教育》2003,(11):23-2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它阐明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变革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特征。意味着长期以来传统的“灌输——训练”的教学方式将退出历史舞  相似文献   

5.
从20世纪30年代夏丐尊提出语感的概念,直到90年代成为研究的焦点和热点,语感和语感教学在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已经引起重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  相似文献   

6.
一、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语文教育本质要义新课程《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明确了语文的性质和语文课程的特点,明确高中语文课程将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这些重要论述,表明《标准》强调的是语文素养与综合素质的统一,语文的工具性(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知识、能力与兴趣、情感、态度等的统一。科学…  相似文献   

7.
很长一段时期,我们的语教育总是追求客观性、确定性、抽象性,把语课程当作自然科学,醉心于数量化和标准化,过度地进行理性分析。把对待物理世界问题的方法移植到精神世界问题上来,把语视为与其他非人学科并列的“应用”性学科,过于强调“语用”功能,导致语学科教学的技术化倾向,忽视了语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意义,忽视了语对于人的精神世界构建的价值。这样做的结果是降低了语教育的效率,打击了学生学习语的兴趣,完全背离了语教育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我国第5次公众科学素养调查历时一年多时间,于2004年5月19日终于得出结果。这是中国科协继1992年、1994年、1996年和2001年之后,于2003年按照国际通用方法,对全国18岁~69岁成年公民科学素养进行的最新一次调查。从调查结果看,虽然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水平在逐年提高,但公众整体科学素养现状仍然不容乐观,令人堪忧。  相似文献   

9.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注意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次序发展。”落实创新教育思想,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就是当前教育潮流。那么,怎样实现新课程下的语文创新呢?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语文教学从此打破了原有的沉寂局面,再一次向世人呈现出其独具特色的魅力。但不容乐观的是,许多语文教师片面甚至错误地解读《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并且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这样以来,课堂似乎很热闹,很活跃,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但是,在所谓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背后,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华而不实、标新立异。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能被一时激情冲昏头脑,而应该对所处的现状做一些冷静的反思。  相似文献   

11.
从孔子的“爱之,能勿劳乎?忠之,能勿诲乎?”到夏丐尊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从罗素的“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者自由地得到发展”到苏霍姆林斯基的“我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虽然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的救育思想不尽相同,教育风格各有千秋,但是有一点都是相同的,那就是爱的教育。  相似文献   

12.
张安元 《新作文》2004,(11):30-32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普通高中新的课程改革已经铺开。对于教师来说.这是一次挑战.更是一次机遇。在新的课程改革过程中。我们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在着力培养个性化学生的同时。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为富有创造性、个性化的学型教师。  相似文献   

13.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还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可见,新课程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目标之一。那么,如何在具体的教学中较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呢?这里结合教学中的一些经验和教训,谈谈自己的一管之见。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一年多来.我在教法上作了大胆的改革,重视语文活动课的教学.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努力形成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使  相似文献   

15.
新一轮语文教学改革应着力为学生的需求服务,关注学生语文实践,让学生在语文氛围中感受语文的曼妙美丽,呈现语文教学的多元化、个性化、自主性、体验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一、新课程与中学语文教学改革.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语文教学备受社会关注,并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随着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人们的学识水平、人文科技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社会对人们语文水平的要求和期待提高了.  相似文献   

17.
18.
19.
蒋晓龙 《学语文》2004,(4):54-54
一、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主次问题《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对语文学科给予了新的定性:“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可以说这一定性使得多年来的语文教学性质纷争告一段落。然而在这一新  相似文献   

20.
从2004-2005学年开始,全国中小学语所有起始年级全面实施新课标理念下的语教学。在这一学年里许多教师大胆创新,在新课程大语观的指导下,进行了许多新的教学尝试,为广大语教师进行新课程的教学改革作了积极的探索。但也留下了不少遗憾,如我听过的两节似是而非的语课不得不让人深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