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周维娜 《教育》2022,(4):45-47
"位置"的内容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是对应学段目标"探索一些图形的位置关系,了解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的要求而设计编排的,是数学课程改革新增的内容,主要学习在具体情境中根据行与列这两个因素确定物体的位置,继而学习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同时学会在方格纸上根据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这一内容的学习是基于生活实际与现实...  相似文献   

2.
一、怎样把握“图形与位置”的学习目标。有关图形与位置的内容分布于两个学段,梳理其学习目标,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其一,确定物体的相对位置。包括物体相对于观察者的位置、物体与物体的相互位置以及物体在某一参照系下的位置。这方面,第一学段的重点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会观察、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第二学段要求学生用数对表示位置或根据数对借助方格纸确定位置。有必要指出:这里的数对,应理解为两个数组成的有序数对,旨在渗透平面直角坐标的思想方法,为第三学段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作好铺垫,而不是正式教学平面直角坐标,也不宜拓展为…  相似文献   

3.
一、学会选择适当的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以另外一个物体作为怀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就叫参照物。判断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如果这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有位置变化,我们就说它是运动的,如果这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没有位置变化,我们就说它是静止的。例  相似文献   

4.
<正>要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只需要看这个物体与所选参照物之间是否有位置变化。若位置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若位置没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学会选定参照物,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或静止时,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以一道贵州2023年中考物理试题为例,探讨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相对参照物是怎么说的。  相似文献   

5.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94~95页内容。[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实际观察中,学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明确从不同的位置看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2.引导学生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形状。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会得到不同的观察结果。[教学难点]让学生根据看到的物体形状判断观察者所在的位置。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7页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可看到不同的视图,并初步学会根据视图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相似文献   

7.
《观察物体》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是在学生初步认识立体图形、平面图形,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要使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初步体会出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初步学会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8.
学生在之前已经学会用左右、前后、上下等术语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学会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辨别,文章所体现的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并且能够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他七个方向,会用表示方位的词语描述物体的位置.  相似文献   

9.
鱼兆还 《物理教师》2003,24(5):44-44,47
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的性质 ,如果知道一个发光物体射出的两条光线 ,只要把这两条光线向相反方向延长到它们的交点 ,就能确定发光物体的位置 .中学物理教材常将这个原理用来解释人的双眼对物体位置的判断 .原版高中物理课本 (第二册 1 70页、人教版 )对该问题的表述为“人的眼睛在观察物体的时候 ,根据两只眼睛对物体的视线间的夹角可以判断物体的位置” .目前新版的高中物理试验修订本 (必修 ) (第二册 1 3 7页、人教版 )的表述为 :将一支铅笔倒立在桌面上 ,“在你观看这支铅笔的时候 ,你的大脑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的规律指挥你的双眼 ,让两…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56~57页。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学会用"第几排第几个"、"第几层第几号"等方式描述物体在平面中的相对位置,能初步根据平面位置确定物体。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在具体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增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感受确定位置的丰富现实背景,体会数学的价值,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掌握确定位置的方法,准确地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结合具体情境确定位置,在方格纸上用“数对”正确表示位置的方法。一、创设情境,探究新知1.游戏导入。师:同学们,我们玩个小游戏。在答题纸上先写上自己的名字,然后你用最简单的语言、最快的速度描述出你的位置。写好后放到这个盒子…  相似文献   

12.
现在用Flash开发的多媒体课件是越来越多了。大家知道,不管在什么多媒体课件中,物体的运动往往是不可缺少的,而不同的多媒体课件里物体运动的方式又不尽相同。所以,想学习制作Flash多媒体课件首先要学会如何实现物体的运动。这里介绍三种方法:方法一:通过单击按钮实现物体的运动这种方法一般在需要按键的多媒体课件中使用。你也可以给某个实体加上这段代码,然后通过单击这个实体使物体开始运动。1.打开Flash,按快捷键“Ctrl M”打开犤MovieProperties犦面板。根据你的要求设置场景大小和背景颜色。2.按快捷键“Ctrl F8”新建一个名为Gra…  相似文献   

13.
参照物就是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假定不动的物体.我们常说物体运动或静止就是这个被研究的物体与参照物比较的结果.具体的讲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位置变化,位置改变了物体就是运动的,位置不改变物体就是静止的,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对参照物的认识还要注意几点:①人们习惯常以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作为参照物,这种情况下,往往参照物可以略去不提.如:奔驰的骏马,刺破夜空的流星,飞舞的蝴蝶等.②参照物是可以任意选择的.你认为不动的物体可以做参照物,动的物体也可做参照物.③参照物选择的不同判断结果就可能不同.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如你坐在行驶的列车中,看路旁的树木、建筑物,向后闪过,你会说:“我是运动的”,而你看看列车,又说:“我是静止的。”④参照物一定要选择的合适,选择好参照物,会把相对运动问题的解答过程大大简化,使问题的处理变的简洁、明快、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14.
<正>《确定位置》是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已经学会了在具体的情境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并通过四年级下册位置与方向的学习进一步认识了在平面内可以通过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本课内容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习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或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数对在确定位置中的作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已有经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15.
使用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的同学们在一年级下学期时,已经学习了在具体情境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并通过四年级下学期"位置与方向"的学习,知道了在平面内可以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在上述学习的基础上,同学们在这学期(六年级上学期)学习"位置"时,学会了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以及如何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转眼间又到期末了,同学们还记得"位置"中的知识吗?现在咱们就一起来复习吧。  相似文献   

16.
一、课标要求: 能在方格纸上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以灵活运用的方式确定物体的位置.  相似文献   

17.
<正>"位置"是《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它是学生在学习了上、下、前、后、左、右和东、西、南、北等词语描述物体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这一内容的学习,基于现实的需要,根据"行与列"这两个因素来确定物体的位置,继而学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在"读懂"平面图的基础上用有序数对来刻画二维空间中某点的位置。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从用生活经验描述位置(如"靠近讲台的为第一行""靠近门  相似文献   

18.
<正>教材简解: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观察物体"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初步学会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进行物体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会对3个正方形摆成的物体进行不同角度的观察与发现;能将看到的图形画出来,能根据所看到的形状判断出观察者的位置,并能动手实践,将看到的图形用三个正方体把物体摆出来。通过观察与操作,促成学生基本空间概念思维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正>苏教版六下数学《确定位置》是在学生已经学会用"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这八个方向描述物体间位置关系,以及用数对确定位置基础上,使学生能根据物体相对于观测点的方向和距离描述其位置,进一步丰富描述物体位置的经验,感受知识之间的联系,发展空间观念。而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授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基于这一理念,笔者在本课教学中,采用教师适时  相似文献   

20.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际的观察、比较,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地判断观察者的位置,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判断及动手操作能力。2.过程和方法:使学生掌握根据图片或照片中物体的形状判断观察或拍摄的位置的方法,体验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获得不同观察结果的过程。在观察活动中,积累数学活动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