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代是文人篆刻艺术兴起和繁盛的重要时期。建国以后通过考古发现和文物部门征集,收获了不少明代文人使用的印章实物,是研究明代篆刻艺术最直接的第一手资料。将这些图像资料和相关信息进行汇集、整理、考述和量化分析,对于明代文人印章的鉴定、断代、艺术特征及印史研究具有重要的标本参考意义。本文将新出土明代文人印章,按照出土或征集的地域进行分类,并以印主活动时间为序,进行全面考述。对以往考古报告中所出现的释文、考证等错误,一并加以纠正。最后从这批印章实物的出土地域、印主身份、材质、印文内容、边款等多个角度,对明代篆刻艺术的历史发展与艺术风格作出总结,从考古实物方面弥补传统篆刻史文献研究的不足。  相似文献   

2.
印章边款是篆刻艺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我国石刻艺术中的瑰宝,素有"袖珍碑刻"之称。所谓印章边款,是指镌刻于印章边侧上的款识,阴文谓之款,阳文谓之识。亦称侧款、印款、边跋等。边款的产生是受唐来以来官印中简单的制作年月、  相似文献   

3.
一苇 《中国档案》2003,(12):46-48
2001年APEC会议期间,中国书协篆刻委员会副主席韩天衡,亲自制作了20枚方印,由江泽民主席送给20个国家和地区的首脑。当时他说:“印章非常民族化,非常有民族文化底蕴和追求,我感觉中国印章在最近若干年会愈来愈走向国际。”韩先生的预言在两年之后得到印证,2003年8月3日,一枚名为“中国印”的徽章再次引起世人的瞩目。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将把中国传统的书法篆刻艺术带向全世界。印章与档案也有着不解之缘。玺印产生之初,其作用就是一种凭信物。在历朝历代的档案中,印章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档案局正在开展的“印鉴的保护与修复”课题研究,正是把印章放在了重要的位置上,希望通过研究进一步理清中国档案印鉴方面的一些基本数据与发展规律,为国家重点档案的保护计划提供客观依据。为了让读者对中国传统的印章篆刻艺术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我们特意邀请浙江省文史馆馆员、西泠印社社员、我国著名书法篆刻家85岁高龄的叶一苇老先生撰文,介绍中国的印章篆刻艺术。  相似文献   

4.
李友昌 《大观周刊》2011,(16):229-229,183
中国传统印章文化源远流长。篆刻向为历代文人墨客所钟爱,或自篆自用,或馈赠文友,钤记落款,观赏把玩,从中获得无尽的审美愉悦和艺术享受。自古以来,作为国粹文化之一,篆刻艺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流变。形成了其自身特有的厚重、悠久的传统。  相似文献   

5.
篆刻是我国独有的门艺术.历史久远.古代的书画家大都用一些独特风格的印章来标记自己的作品。时至今日.印章已失去了其广泛传播的艺术土壤.却在其他地方意外地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例如个性化的电子印章报刊杂志的创意制作报头栏花设计等等.不一而足.  相似文献   

6.
纵观五百年流派印章艺术发展史,徽宗一系,显然是极为重要的一群人物;尽管明末清初的程避并没有特别鲜明的开派意识,但由于他不落陈俗,倾心创造,以更新的印艺面貌与文彭(1498-1573)、何震(生年不详,卒于1604年左右)及其他印人拉开了很大距离,程速还是坐在了徽派开宗的高高席位上,近三百年来,令人仰目。自程逡崛起印坛算起,而歙四家、邓石如直到吴让之,这些徽系印人以各自独有的篆刻风格和卓越成就,在篆刻艺术史上,写下了一页页炫赫夺目的不朽篇章。  相似文献   

7.
位于北京珠市口西大街的北京印章艺术公司内,篆刻师王京以相邀品茗招待来访记者.饮茶会友和潜心篆刻一样,都是他人生中的一件乐事. 从一名国营工厂的青年钳工,最终转行成为传统技艺技能大师,近40年的篆刻人生,王京在方寸间找到了广阔天地.  相似文献   

8.
根据<印章档案整理规则>之阐述,印章档案是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在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社会活动中形成和使用过的印章,是一种具有特殊载体形态并在历史研究、档案考证、文物收藏和艺术鉴赏等方面有着特殊价值的档案.  相似文献   

9.
篆刻小议     
篆刻艺术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篆刻二字,顾名思意,是篆书与雕刻的结合,它是随着印章的使用而发展起来的。我们知道,汉字是由绘画发展而来的以线条组成的方块字,商周到春秩战国的金石器物中的篆书,已经具备生动丰富,气象万千的艺术趣味。古代印玺、便是把这些精华集  相似文献   

10.
鉴藏印是鉴赏印和收藏印的合称。在古籍版本的鉴定中,鉴藏印是重要的参考因素,通过对鉴藏印的研究,古籍的流传情况得到清晰的把握,版本得到准确的鉴定。篆刻是由古代印章的制作和镌刻而发展成为艺术的,因此,"篆刻"和"印章"这两个概念常常在广义上互相包容。篆刻作为一种艺术,出于章法的需要,会将文字作各种特殊处理,其结果可能和楷字形体相距甚远,这就带来了印文释读上的困难。文章用一些极具典型性的实例,对篆刻用字中的繁体、异体、简化、变体、合文等种种情况分别进行阐释说明,并论述了鉴藏印释文辨析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以期对目前开展的古籍普查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集安,有吉林省“小江南”之美称,它是上千年前古高丽族部落十九代王朝定都的地方。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在这片散发着浓郁文化气息的土地上,许多有志青年为之耕耘,在书法篆刻艺术道路上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姜荣华便是其中一位值得介绍的青年书法篆刻家。荣华自幼喜爱书法篆刻艺术。从小学开始就没淫于涂抹之中,但他真正涉足于书法篆刻艺术之河却是在解放军这所大学校里。他认为:书法是纯粹的艺术。其玄妙的艺术境界陶人情操并令人激动不已。那一幅幅线的轨迹,乃书家心灵的低语,并非作者故作姿态的“天真”。他先习“二王”,后临…  相似文献   

12.
篆刻作为中华民族的国粹,它是一种古老而独特的艺术,它是集书法和雕刻两者相结合的一种艺术表达形式,是一种用线条、刀法造就的抽象美,在此我称之它为"篆刻之美".篆刻是一种将方寸天地的石头玩"活"了的艺术——方寸红白蕴古今.在这方寸天地之间具有极高的审美情趣以及丰富的教学资源,对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有不可小觑的作用.本文结合苏州市第一初级中学篆刻校本课程的教学,对初中引入篆刻作为校本课程而作了一些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1、对印章档案的重要价值缺乏统一认识,印章档案的管理工作严重滞后。印章在人们政治、经济和其它各项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是象征和证明身份、权力与地位的信物,其使用有着久远的历史和广泛的领域。印章档案在历史研究、档案考证、物收藏和艺术鉴赏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是一种独特的有着多种珍贵价值的档案门类。  相似文献   

14.
鲁迅印事     
大梦  佳运 《出版参考》2007,(7):36-37
鲁迅先生对艺术颇感兴趣,对版画、汉画像石、金石碑拓、古钱币等皆有涉猎。他的书法不俗,对篆刻印章自然有偏爱,而且他自己也能刻印。先生一生交游甚广,其中与印家的交往亦很频繁,值此先生诞辰125周年.逝世70周年之际,搜集故事旧闻.摘要简叙,以兹纪念。  相似文献   

15.
苏淑娟 《兰台世界》2012,(19):46-47
在源远流长的中国印章艺术发展过程中,宋代印章占有一席重要之地,既层出不穷地涌现和产生出大量精美绝伦的艺术瑰宝,又精密细微地记录和反映了点点滴滴的现实生活。一、精美绝伦的艺术瑰宝中国的印章艺术起源很早,制作印章的材料主要包括铜、木、石、金属、象牙、玉等,《史记.孝武本纪》  相似文献   

16.
印章是选取不同材质,在方寸之间运用文字结构,开展工艺造型,再现书画神采的一种艺术实物,极富文化特色,具有很高的研究与鉴赏价值。我国古代印章源远流长,取材丰富,种类繁多,用途广泛,造形多样,风格各异,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中的一块瑰宝。印章之所以在我国几千年兴盛不衰,盖因其具有特殊的社会功用,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价值。考察古代印章的社会功用,我们可将其概括为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7.
一、文化遗存与符号根据文献和考古的发掘证明,印章早在商周时期即已萌芽。开始,它是作为交接凭信的一种手段。“印者,信也”,最初用于器物记名、封存财物,递送文书、殉葬等等方面。将印章蘸上印色盖于绢面或纸面,直到南北朝方始通行。唐宋以降,公私鉴藏图书字画;常用印章代鉴名,表信用、所有,同时也增加了原物的美感。故印章篆刻列于艺林。古代印章实物保存至今的并不多,我们要了解古代印章的内容,发展的历史以及它的艺术特征更主要的是从图书字画着手,藏书印作为一种古代文化遗存普遍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陇人陈冠英、张维萍是一对著名的书画篆刻艺术家夫妻.几十年来,他们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在书画篆刻的艺术天地里执著地追求,辛勤地耕耘,忘我地探索,硕果累累,成绩赫赫,为世人所瞩目.尤其是他们伉俪合作创造的十二生肖篆刻艺术,其规模之大,用工之世,意蕴之深,品位之高,是"迄今为止国内罕见的生肖艺术珍品".  相似文献   

19.
小小图书馆藏书章似乎是一隅被人遗忘的"角落":一些新建图书馆富丽堂皇,美观诱人,可其藏书章的样式,却还停止在过去的老面孔上,使用着公章式"巴巴饼"的圆形藏书章,分不清究竟是行政用章,还是馆藏业务用章,再加上某些同志忽视印章艺术,弄得书脊、书脑、书口、书根处斑斑点点,花里胡哨,把应有的美感破坏殆尽.那么,什么样式的印章适合图书馆藏书呢?笔者认为方形篆刻印章好.  相似文献   

20.
谈馆藏印章的科学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章,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在行使法定职权时的重要凭据,是法定权力的象征。但由于政权的更迭、机构的变迁,以及权威部门对印章规格要求的改变等原因,会有大量的印章失去现行效用,而这些失去效用的印章由于曾在机关历史活动中占据重要地位,人们不便任意处置。在国家尚未颁发关于失效印章管理的规范性文件时,通常的做法是,除少数具有重要文物价值的印章(如刻制艺术较高的印章或具有特殊纪念意义的印章)被文博部门收藏外,大量的失效印章随同其所属机关的档案一起移交给有关档案馆。因此,这些失效的印章也就只好“勉从兰台暂栖身”。这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