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7 毫秒
1.
张炬  王慧 《新闻爱好者》2012,(24):75-76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数字电视、移动电话等众多新的数字媒体的出现,媒体数字化时代随之悄然来临。媒体数字化的迅猛发展对广告传播产生了深刻影响。在广告领域,数字媒体与广告的相互关系已经成为新闻传播学研究的一大热点问题。本文主要从广告媒介和广告受众两个方面分析媒体数字化时代广告传播方式的变化及其特点,并试图为当代广告的有效传播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程明  张蒙 《编辑之友》2022,(1):80-85
从传统广告到数字广告,其信息的认知逻辑随着媒介技术的浸入而不断发生改变.文章从传统广告信息认知的局限角度进行分析,对比建构数字广告下的内容认知逻辑,并深入剖析数字广告的影响能力.研究发现,对于大众媒介下"被控制"的受众而言,企业和媒体在传统广告信息的加工和传播上处于霸权地位.随着数字广告的兴起,不仅将传统的广告信息进行了内容再造,而且令认知的主体与客体在关系连接上发生了改变.此外,数字广告还利用社交媒体的即时性和交互性的特点,消解掉传统广告的控制权力,进而通过数字内容的影响能力完成广告的进化.  相似文献   

3.
魏巧俐 《东南传播》2012,(2):100-102
数字化时代的广告媒体创意不是广告内容从传统媒体到数字媒体的简单挪移,而是基于数字科技内涵基础上对数字媒体资源的创造性运用。本文从数字媒体的基本特征出发,结合近年来广告媒体创意的实践现状,探讨数字化时代广告传播的媒体创意策略。  相似文献   

4.
刘俭云 《今传媒》2006,(5):22-23
广告是媒体生存的燃料和推进剂。在市场经济前提下,这一准则勿庸置疑。如今,全球广告经营额度已经超过5000亿美元,国内广告运营额度已经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在这样的数字面前,已经无力为媒介机构的生存辨别什么了,市场轨迹运动的过程鲜明而又清晰。媒介逐浪在市场经济的惊涛之  相似文献   

5.
网络社交活动逐渐改变着人们获取信息以及消费信息的行为习惯,网络社交时代广告生存的媒介环境以及传播渠道正在发生改变,社会化媒体的不断发展正在影响着广告产业的生存格局。广告传播的媒介环境、广告内容以及传播方式等方面都逐渐表现出社会化的发展趋势,广告开始回归人性化的信息需求。  相似文献   

6.
数字传播背景下广告的生存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广告的生存形态伴随媒介形态的变化不断做出适应性调整。一方面,伴随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转型,传统广告形态在互联网上进行着延续和创新;另一方面,伴随数字技术的发展,各种新媒介广告形态层出不穷。本文对数字传播背景下广告生存形态的嬗变进行梳理,进而对广告生存形态嬗变的本质展开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7.
广告与媒体的联姻向来能够体现媒介经济的产业化特征,实践中媒介产业链都离不开广告运营环节,因此,受众在享受文化内容传播的同时也不得不接受商品信息的冲击。在众多媒体形式中,大众文化传播媒介一直以来都是广告经营的重镇,因此,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上广告内容满天飞已成常态,而那些代表精英文化的媒体对广告表达则相对谨慎,即使涉及也采取相当苛刻的选择标准。很多人认为,图书作为一种系统性表达文化内涵的媒介形式,其厚重的文化传承功能决定其  相似文献   

8.
在数字化生存时代,我们"眼前出现的是一条单程道",期刊的数字化生存是唯一的选择.本文在大文化和大媒体的视域下,从数字期刊的内容、跨媒介、产业、媒介素养四个方面的融合入手,探讨了它在数字化时代的生存路径.  相似文献   

9.
随着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各类新兴媒介层出不穷,并迅速与网络技术、信息技术融合,呈现出媒介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通过媒体技术与媒体内容的优化整合,形成了新的媒体形态,媒介融合由此产生。在此背景下,媒体的传播形式趋向多元化和碎片化,消费者接触的媒介内容和形式更为广泛化,这对广告行业而言,既是创新的机遇,更是一项挑战。媒介的融合,推动了自媒体、众媒体平台的发展,广告的投放平台、投放方式随之增多,必然对广告策划提出更高的要求。基于此,如何紧跟自媒体时代的步伐,有效利用媒介融合的优势,创新广告策划的内容和模式,成为广告产业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主要探究在多种媒介融合的环境下,广告策划创新的相关要点,以推动广告及广告链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数字化的今天,广告传播所面临的市场营销和信息传播环境均已发生巨大改变。网络时代,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转型对广告传播的生存策略提出挑战。在信息日益丰富的当下,广告传播向以“接近完全信息告知功能的高层次回归”成为其发展的必需和趋势之一。本文运用信息经济学有关市场信息不对称理论。试图探讨媒介走向专业化数据库生存的数字化时代,广告传播的专业化数据库生存之路。  相似文献   

11.
广告作为当代社会一种最具普遍性的大众消费文化现象,越来越多地以其趣味和情感肯定了消费生活和艺术之间的连续性.特别是在数字媒体时代,广告在形态上由平面化、静态化向数字化、场景化方向转变,在内核上则逐渐成为企业与拥有共同审美旨趣的消费者协同共建的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12.
数字化时代,以新技术为代表的"数字媒体"以王者姿态吸纳一切。它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媒介格局,几乎在瞬间,传统的资讯媒体如报刊沦为最低端的内容供应者。面对这场因数字化带来的传媒格局的变化,平面媒体如何面对,如何发展,克服难题的生存策略在哪里?  相似文献   

13.
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与媒介关系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人自身的数字化使之无缝嵌入互联网内部,人本身成为媒介的一个节点,逆转成为媒介的延伸.以“用户”为基础的开放、多向、即时互动的新型传播模式初步确立.传统大众传播模式以及传统的媒体产业营销模式受到致命的冲击和颠覆,而新型数字媒体产业的运营模式尚处于摸索阶段.文章认为提高以用户情感参与及脑力贡献为核心的用户忠诚度,是数字媒体产业运营成功的关键,“游戏化”设计对于解决数字媒体产业的用户忠诚度问题,有着特有的功能与价值.  相似文献   

14.
杨明 《新闻传播》2013,(12):136
电视媒体具有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发展潜力和优势。数字化时代对电视广告的运营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首先分析了电视广告的优势,基于此论述了数字化时代背景下的电视广告运营创新策略。结果表明,利用数字技术开发新的广告产品、大力发展强档品牌栏目、创新广告经营和服务模式、转变营销模式等策略可以优化当前形势下的电视广告运营。  相似文献   

15.
韩文静 《青年记者》2017,(15):56-57
数字广告与节日文化 (一)数字广告时代的到来 数字化浪潮席卷了传统广告业态,网络视频广告、社交媒体广告、网络口碑营销、H5广告、信息流广告、VR/AR广告、原生广告、APP广告、移动场景广告等不断产生,广告的数字化发展带来了广告市场的革命.Zenith数据显示,2016年北美数字广告支出首次超过电视广告支出,而中国目前占据全球数字化广告市场1/5的市场份额①,早在2014年网络广告收入规模就超过电视②.笔者认为,数字广告即依托数字技术将品牌信息与人的需求进行精准匹配的创意传播与互动服务.在大数据、智能互联的未来市场,数字广告将迎来更大的机遇.  相似文献   

16.
目前,广告收入仍是我国广播最为重要的经济来源。因此,如何面对其他媒体的威胁,在各类媒体的广告经营竞争中夺得市场份额,谋求自身发展,已成为广播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相对于国际上先进国家广播广告经营所取得的成就和积累的经验,我国的广播广告从经营理念到具体操作都还比较稚嫩,还有很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的广播媒介已进入品牌营销时代,广播品牌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广告创收,关系到广播媒介的生存。下文将着重讨论广播节目品牌与广播广告经营之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7.
媒介融合改变了传统的媒介生态,重构着新闻的属性和传播方式,并衍生出以用户为中心的多元盈利模式.作为社会传播系统的重要分支,融媒体生态中的广告传播策略在理念、架构及内容方面正被全面解构,文章通过中美两国的广告传播的案例比较,总结融媒体时代广告传播的异同及主要特征,同时为我国广告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科技的进步,媒介传播技术不断得到发展,我们已经进入数字媒体时代。与此同时,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面临生存和发展的考验。手机、互联网等数字媒体的出现使得传统媒体受众数量减少、广告收入下滑。这一现象受到学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在具体实例的基础上,从内容和渠道两个方面,探析在数字媒体时代背景下电视媒体该如何发展。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媒体竞争已经呈现白热化趋势,财政“断奶”而带来的生存危机让媒体反思,“好酒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经过去,这使媒体在进行准确定位和精心打造内容的同时,还要通过广告等现代营销手段塑造自身形象。很多媒体不仅在自己的版面、时段上刊登、播出自己的广告,而且也通过其他强势媒体宣传自身形象。媒体自身形象广告是指大众传媒通过一定的媒介,向目标受众传播自身的品牌、理念、产品或服务等内容,从而培养、强化受众对媒体的认知度和忠诚度。英国广告大师埃里克·克拉克曾经说过:“通过广告,花时间创造出一个形象,这样才会带你闯过20世…  相似文献   

20.
随着数字互动时代的到来,数字化为传统营销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广告的形式、内容、呈现方式都与以往大不相同.传播媒介从传统媒体有限的空间和时间,比如报纸的广告栏,电视的广告时段,到新媒体的铺天盖地,比如手机报、社交网站Widget应用程序广告等.一对多的大众传播借助数字科技的力量转变为一对一的精准传播,消费者获取信息和体验娱乐的方式也发生了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