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前线北京记者事迹报告会,有7位同志作了很好的发言,他们介绍了参加抗洪救灾宣传报道工作的体会、感受,他们的发言使我很受教育。在这之前,我仔细地读了《北京日报》刊发的长篇报道《抗洪前线的北京记者》,也看过一些新闻单位内部简报介绍的情况,更看过一大批从抗洪前线发回的报道,我深深地为我们的记者在关键时刻,冲得上、挺得住、打得响、干得好的出色表现所感动。在这里,我首先代表市委宣传部向从抗洪抢险宣传报道前线回来的记者同志们表示亲切的慰问和崇高的敬意!也向所有为抗洪救灾宣传报道作出  相似文献   

2.
赵颖 《记者摇篮》2010,(4):33-33
作为一名乡镇的宣传报道员,不是什么正儿八经的大记者,只能算是当地的一名土记者。没有大记者的工作量,只负责巴掌大一块地儿的宣传报道工作。根据我自己多年的经验,我认为基层宣传报道员要想真正做火当地新闻必须学会“善于挖掘”、“善于聊天”、“善于查找”的本领。  相似文献   

3.
杨驰原 《传媒》2015,(1):24-25
“我是个记者,但不是好记者,也讲不出好故事,但我愿以《传媒》为阵地,对‘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做好宣传报道,为‘好记者讲好故事’点赞”.这是笔者和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组织者的表态,现在笔者的表态落到了实处,“好记者讲好故事”专题如期制作出来了,审稿过程中,再次被这些好记者的好故事感动,感动之余,连点三赞.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省委书记沈达人,省委副书记、省长陈焕友最近多次表扬我省各新闻单位和中央驻江苏新闻单位在抗洪救灾宣传报道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两位领导同志向在抗洪救灾宣传报道中辛勤劳动、忘我工作的记者、编辑们致以亲切的慰问。 8月6日,沈达人同志在省抗洪救灾指挥部宣传组汇报材料上作重  相似文献   

5.
我在基层新闻单位干了20年采编工作,一个明显的感受是,记者在基层受欢迎的程度大不如从前.过去是基层干部群众"盼"记者们采访,现在是"怕"记者采访.过去"盼",是因为记者能够吃苦耐劳深入基层,反映实情伸张正义,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与群众没有距离;现在"怕",是因为一些记者要出专版拉广告,要钱要物,甚至敲诈勒索."一盼一怕",真是天壤之别!  相似文献   

6.
两年的刊授学习结束了。《新闻知识》伴随着我度过了两个春秋,帮助我自学了12门功课,辅导我发表了20多篇新闻稿件,单位还请我当新闻宣传报道员,当地一家电视台的记者也对我进行采访。所以谈收获,讲体会都离不  相似文献   

7.
电视宣传报道档案是电视台等新闻单位在宣传报道工作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经过整理归档的各种载体的文件、材料。它是新闻单位宣传报道工作活动的历史记录,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科学管理、科学利用电视宣传报道档案,是搞好电视宣传报道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8.
宣传报道档案是近年新增加的一个档案品种。它是新闻单位宣传报道工作的历史记录,是工作查考、经验总结、历史研究的依据和必要条件。 归档与整理工作是宣传报道档案(文字部分)的基本工作,其主要内容包括:归档指导思想,归档范围;归档材料的整理。 一、宣传报道档案的归档指导思想 宣传报道档案的归档指导思想可概括为:以《新闻单位宣传报道档案管理暂行办法》为依据,结合本报宣传报道工作实际,将具有重要保存价值,影响较大的稿件原稿收集归档,并按档案整理原则进行整理。 和其它门类档案相比,宣传报道档案有其重要性和特殊性。重要性表现在:作为党委机关报,它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担负着及时、全面、准确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保持正确舆论导向,报道全省、全市及全系统改革开放、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经济建设的成就、经验,反映全省、全市及全系统群众呼声和要求的重要  相似文献   

9.
刊中报     
●军事记者编辑部●总第163期●刊头书法雷英●2003年第7期武警新疆红其拉甫“模范边防检查站”新闻报道工作创佳绩本刊讯杨映海报道:近日,公安边防部队政治部、武警新疆边防总队通报表彰了新闻报道先进单位,红其拉甫“模范边防检查站”榜上有名。该站是被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的“模范边防检查站”。为更好地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路作用,该站高度重视宣传报道工作。每年年初,该站都要成立以领导挂帅的新闻报道领导小组,结合部队工作实际,制定全年宣传报道要点及计划;分别给各单位及部门压担子,把其宣传报道工作情况同年终的评先进…  相似文献   

10.
新余市渝水区界水乡党委书记赖新云在该乡新闻报道培训班上的一番话,耐人寻味,他说:抓新闻报道不能只简单地算经济帐,我们有些人认为,现在乡镇工作一切围绕经济转,抓到了钱就抓住了一切,而新闻报道则要消耗人力、财力、精力,是得不偿失,因此不愿抓宣传报道。本单位的工作也一年到头报上无字,广播无声,电视无影,平平凡凡,死水一潭。我认为宣传报道是不能用简单的数字算出它的经济帐,当今的社会是信息社会,有时往往受一则信息、一篇报道的启示,就救了一个厂,活了一个单位,富了一方群众。大家平时喜欢说,工作要有好助手。我…  相似文献   

11.
据新闻出版部门统计,全国目前已有500家县市报.然而.由于县市报中普遍存在人员少、资金缺,在办报过程中,往往注重报纸的采编和出版发行,而忽视档案管理工作,特别是宣传报道的档案管理,更是认为可有可无,觉得只要把报纸办好就行了.我们《老河口报》多年的实践证明,县市报也应注重档案管理工作,特别是宣传报道的档案管理更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一、县市报宣传报道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宣传报道档案,是指各新闻单位在宣传报道活动中形成的,经过整理归档的各种稿件、录音、录像带、照片等不同载体的文件材料.它是各新闻单位宣传工作的历史记录,反映各新闻单位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情况,也反映全国各行各业不同时期革命和建设的面貌.是进行工作查考、经验总结、历史研究的依据和必要条件.就县市报来讲,是不是具有同样的作用呢?这里不妨举一例:1984年老河口市决定在王甫洲建一座低水头发电站,经过为时10年的考察论证,终于于1994年开工.老河口报自创刊之日起,就非常关注此事,对每一次活动都作了详细报道并保存有完整的宣传报道档案资料.电站当时预算需3.8亿元,时隔这多年,到九十年代初期,投资概算已达到近20亿元,比当初翻了几番.原建设单位退出,新建设单位只有对电站充满信心,才能下决心投入.是老河口报  相似文献   

12.
巡回采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巡回采访,这种采访方式,现在已不大采用了;与一些年轻的同志谈起,都不了解是怎么回事.可是在我刚做记者的时候,开头几次采访,恰巧都是巡回采访.现在各新闻单位的记者,一般都按报道的内容,有固定的分工.如工业记者,农业记者,财经记者,文教记者,政治记者,等等.有些大的新闻单位,记者分工就更细一些,如文教记者中,又有教育记者、科学记者、文艺记者、体育记者.记者各有一个摊子,各有固定的采访对象和联系单位.如按记者的活动方式分,则有常驻记者,蹲点记者,机动记者……,活动的范围和采访的内容,一般也是指定了的.巡回采访则不同,出去跑一次,周游几个地方,巡回观察一番.没有具体采访范围,工农商学兵,党政军民学,都要看看;也没有具体的报道要求,一切由自己瞧着办.  相似文献   

13.
一位老朋友打来电话,约我去采访,他那个单位属“七所八站”之列,是编辑部明确要求少跑的。我问他有什么新闻?他哈哈一笑:“有什么新闻?你记者一来,就有新闻;记者到哪儿,哪儿有新闻。”这话我一直放在心里。现在不少新闻单位不是记者跟新闻跑,而是新闻跟记者跑。这种现象绝非是个别的,很值得我们深思。 本来,新闻报道是源于新闻事实的,记者得跟着新闻跑,而“新闻跟着记者跑”,就使本末倒置了。工作再出色的单位,事迹再突出的个人,记者不去写、不去拍,就成不了报纸上、电视里的新闻;反过来说,有些单位工作虽说平平常常,…  相似文献   

14.
在新闻领导机关干了多年与记者打交道的工作,觉得当记者蛮吃香,尤其是电视台的记者,许多会议是主持人不见扛摄像机的,不宣布开会。近年到基层新闻单位直接从事记者管理工作,方知电视台的记者们也有许多难言之处。譬如一种“请记者”,倒让你多少有些害怕。怕什么?一怕“党政机关请”。新闻单位是党的喉舌和舆论阵地,理应为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在党委和政府需要的时候,应该积极服从,主动配合。但也不能忽视新闻规律,逢会、逢领导有活动或下基层,都让新闻单位去宣传报道。时下在一些地方就存在这种倾向,四套班子领导活动、各…  相似文献   

15.
蒋万全 《今传媒》2007,(5):51-53
塔里木油田的活地图 2002年8月17日,作为《南疆石油报》记者,我第一次去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一线采访,以宣传报道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所属的塔西南勘探开发公司.  相似文献   

16.
虽然我早已离开了记者工作的岗位,但在读了本期《笔谈》之后,大有重度采访生涯之感.因为郑重、陈乃文、少峰、徐之华、贾安坤五位同志的文章,确是记者工作的经验之谈."记者的心是相通的",此话一点不错;不论是过去做过记者或现在做着记者的人,读了这五篇文章,都可能会有心绪交溶的感觉,此中甘苦,确实是彼此彼此的.因此不能不写几句,向读者推荐这四位同志的文章,也谈一些自己的感受.记者的工作是采访,这是人人都知道的.但是初做记者,往往只知道在接受某一报道任务、拿了介绍信到达某一单位、与某一采访对象相  相似文献   

17.
我是2001年大学毕业后从<扬子晚报>开始记者职业,进入单位半年后就被先后派到江苏经济最发达的苏锡常三个城市的记者站工作,在每个城市都呆了1年,为了帮助年轻记者快速、健康成长起来,单位特意从总部给我们年轻驻站记者派来一位德才兼备的老记者做指导老师.工作一年后,再调回总部南京工作了一年,又被派到无锡记者站工作.以达到锻炼驻站记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李大川 《传媒》2015,(24):23-24
奖次:一等奖 项目:文字通讯 题目:《一水激活万水流》 作者(主创人员):李新民、李大川、高大伟 刊播单位:吉林日报 报送单位:吉林记协 《一水激活万水流》获得第二十五届中国新闻奖文字通讯与深度报道类一等奖,这是对吉林日报社宣传报道工作的肯定,也是对作者们莫大的激励和鼓舞. 这篇稿子能够获奖,笔者作为其创作者之一,体会最深的有两点:一是记者需要心怀时代,主动担当;二是记者需要满怀深情,用心写作.  相似文献   

19.
农村的改革,企业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都离不开新闻记者的宣传;无论是过去战争年代,还是如今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期,记者宣传报道的积极作用和影响是不可低估、不可磨灭的.但是,笔者在基层采访,也常常听到一些读者这样反映:近几年记者形象滑坡现象严重,老一代新闻工作者的许多光荣传统不见了.有的读者把记者划分为几种类型;有的读者抨击现在的记者“朝发宾馆彩云间,百里方圆一日还,群众呼声听不见,小车已过万重山”.所有这些,无非都是对当今一些记者形象的讽刺.  相似文献   

20.
〔言论、讲话]丁关根在人民日报国内记者工作会议上的讲话‘3.3)认清目标把握方向 —谈新形势下的新闻改革本刊评论员(5 .3)让国际宣传报道更富有特色 —在人民日报部分驻国外记者会议上的讲话 邵华泽(6.8)坚持党的办报指导思想本刊评论员(8 .3)正确把握新闻舆论导向本刊特约评论员(9 .3)扎扎实实做好反腐倡廉宣传报道本刊评论员(10.3)得益于时代奉献给时代谷兴(1 1.4)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搞好学习《邓小平文选》 第三卷宣传报道本报特约评论员(12.3)仁专论〕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宣传张锡杰(l .13)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报业集团黎元江(1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