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笑圆 《传媒》2021,(12):79-81
社交媒体时代是技术引领的时代,是平台化的时代,也是以用户为中心的时代.品牌建构在移动互联网传播领域面临营销革命.本文尝试从品牌传播视角出发,结合符号学理论,探讨社交媒体背景下品牌形象建构的创意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2.
代表互联网发展趋势的So Lo Mo模式,体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社交-本地-移动"的融合发展方向,为品牌融合化传播注入全新驱动力。So Lo Mo模式应用对品牌内容生成、在线线下关系链融合、多元化互动传播体验具有显著影响。本文在分析品牌融合化传播的优势性特征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有效实施品牌融合化传播的四个策略:品牌内容创意融合化、优化品牌体验整合效应、以品牌文化提升分享价值、以大数据应用为基础的适时性精准服务。  相似文献   

3.
王佳炜 《今传媒》2016,(11):159-160
老字号的振兴不仅是商业经营层面的复苏,还包括对老字号文化对外传播价值的发掘和使用.陕西老字号的文化内核是陕西老字号文化对外传播的基础,而故事驱动、社交驱动、体验驱动则是新的传播环境下陕西老字号文化对外传播的三大核心驱动力.  相似文献   

4.
丛珩 《当代传播》2023,(2):108-112
文化记忆是在社会框架下被选择性建构的,老字号作为我国商业文化瑰宝,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通过品牌传播建构了文化记忆。本文以北京地区中华老字号品牌故事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幻想主题分析法,探究品牌故事所呈现的幻想主题、幻想类型,进而分析其所建构的修辞景象,探寻老字号品牌故事在文化传承、记忆建构、品牌激活方面的作用及意义。  相似文献   

5.
吴琼 《东南传播》2020,(12):101-103
主旋律纪录片在中国特定的文化语境下,通过纪实影像内容的传播对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承担着弘扬国家意识形态和传播思想文化的重任,其创作发展轨迹能够反映中国历史与民族文化的深刻变革。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主旋律传播需要面对受众年轻化、时间碎片化问题,尤其是在公众社交平台上,个性化内容使信息"千人千面",主旋律要想"突围",更需要把握公众在社交平台上的行为习惯。短视频化的传播形态成为当下我国主旋律纪录片的全新表达形式,为我国开展宣传思想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本文将从传播形式出发,以文献研究法、个案分析法、描述性研究法为主要研究手段,探讨短视频化中国纪录片的创作变迁。  相似文献   

6.
李佳 《声屏世界》2013,(5):58-59
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微博、微信等新媒介方式的出现,无疑催生着一个全新的时代。社交化、大数据、碎片化、移动化等关键词成为了这个全新时代的特征,同时给企业带来了传播和营销新的机遇与挑战。品牌企业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不再能靠简单的、粗暴的传播方式达到最佳的营销效果。修正  相似文献   

7.
随着移动购物时代的来临,各大电商借势社交平台展开了对移动购物市场的争夺。2014年3月京东与腾讯达成合作意向,微信购物平台应运而生。这一平台的最大亮点是社交化传播的构建。本文主要是通过探析平台的社交化、用户的体验性、营销的创新性三方面来解析这一亮点。同时总结概括这种理念指引下的移动购物趋势。  相似文献   

8.
杨珩 《今传媒》2016,(11):161-162
广州作为一座历史名城,拥有众多的老字号品牌,这些老字号是广州的名片,代表着独具特色的岭南文化.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曾经辉煌的老字号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冲击与挑战,亟待探索互联网背景下的品牌的传承与创新策略.广州老字号品牌需要发挥工匠精神,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研究广州老字号企业的品牌传播策略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在“互联网+”时代,国内外企业和品牌在本土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国外企业运用先进的品牌管理策略和广告优势来夺取中国市场,本土新品牌又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老字号品牌面临着多方夹击.特别是一些历史悠久的北京老字号,这些“老”品牌需要焕发出“新”活力.随着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类新型传播媒介层出不穷,怎样在新时期把握住机遇,善用新型传播媒介将老字号品牌发展到“新”高度,成为众多北京老字号面临的问题.本文分析北京老字号在新媒体环境下所运用的品牌传播策略和创新设计,这些策略不仅需要大胆转变经营理念,还需要与新型传播媒介结合起来,给予消费者新的面貌和感觉.  相似文献   

10.
郑佳欣  代羽  吴枫 《传媒》2021,(16):20-22
智能移动设备的普及加速了移动互联网适配于各类场景的网络行为,内容的社交化生产及传播成为必然趋势.当前,已进入"平台社会"时代,平台凭借过硬的技术、庞大的用户群、海量的数据与强大的连接能力,成为公共信息与服务的中介枢纽.商业互联网平台凭借长期积累的用户、数据和算法优势,逐渐占据了传播内容生产和分发的主要管道,打破了原有传播格局,给主流媒体带来极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社交媒体的急速创新深度改变了媒介传播的原有生态,使得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视角和叙事手法不断被扩容与丰富.场景化、故事化、共识化,逐渐成为品牌宣传的趋同策略.本文以百雀羚《一九三一》广告为研究样本,梳理其传播特征,探究长图叙事、集体记忆、媒介表征、镜像呈现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机制,旨在为文化传播的创新实践提供全新视角.  相似文献   

12.
媒介技术的进步催生了全新的社交方式和传播模式,互联网正不断挤压传统电视的生存空间,社交媒体的兴起更是使传统电视面临着颠覆性重构.但正如历次技术变革都促进了旧有模式的升级一样,传统电视在面临社交浪潮冲击时同样迎来诸多发展机遇,本文旨在分析传统电视社交化转型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进而为我国电视业社交化转型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3.
作为商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字号企业本身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而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具有厚重感的老字号品牌却加速消失,令人惋惜不已.新媒体时代的到来重塑了信息获取方式以及消费行为模式,为老字号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本文主要结合新媒体发展的时代背景,基于AISAS模式,为老字号品牌未来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品牌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4.
姚玲 《上海档案》2007,(11):9-11
老字号,是民族工商业百年沉淀的独特标识。培罗蒙、杏花楼、老凤祥、宝大祥……这些有着民族商业文化积淀的老字号,带有深厚的历史印记与民族特色,它记载着历史的变迁,凝聚着时代的情感,是城市重要的历史文脉。上海是老字号最集中的城市之一,拥有国家认证的286家"中华老字号"品牌企业,其中有51家已入选国家商务部组织评选的第一批"中华  相似文献   

15.
《新闻界》2018,(1):35-41
移动化、社交化、智能化是传统媒体转型的三条主要路径。移动化不等于媒体客户端,它是媒体产品的一次系统性升级,包括产品形式、产品结构以及支持它们的产品思维等各方面,与移动化相关的视频化生产也需要新思维。媒体的社交化有三个层面,即社交化传播、社交化生产、社交化运营,其核心都是用户角色的升级,社交化意味着用户成为媒体的渠道、生产力和可沉淀资源。智能化驱动了内容生产的新革命,也带来了媒体生态的深层变化。对于媒体转型中出现的"中央厨房"、平台化媒体、内容付费等新实践,需要从障碍因素及实施效果等方面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张培 《传媒》2021,(3):77-78,80
移动媒体时代,文化生产机制和传播机制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移动化、碎片化、场景化等成为文化传播新的关键词,如何快速转变思维,实现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是当前国际传播需要深入探讨的课题.本文结合具体实践,重点分析了移动媒体时代中国传统文化海外传播的契机与策略,以期为优化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颜斌  黄晓辉 《新闻战线》2023,(23):35-38
伴随短视频热潮,国际传播呈现出移动化、视频化、社交化趋势,这为地方主流媒体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和路径方法。湖南日报社通过全媒体传播体系赋能国际传播,不断提升国际传播的话语能力、中国故事的讲述能力、沟通世界的连接能力,积极探索地方主流媒体在国际传播中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8.
赣南红色文化具有重要的政治价值、一定的经济价值、较强的文化价值和珍贵的社会价值。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一个重要的课题就是要讲好赣南苏区红色故事,分析当前苏区红色故事影视化传播面临的困境,提出从做好红色故事影视化传播的“把关人”、采用双向互动的融媒体营销、精准把握受众定位、传播内容分众化等路径创新新时代苏区红色故事影视化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9.
刘瑾璐 《传媒》2022,(8):70-71
社交媒体时代,时政新闻传播表现出强烈的社交化趋向,包括传播文本的亲民性、传播过程的互动性、传播渠道的多栖性、传播主体的人格性等。时政新闻的社交化传播模式也暴露出适应性问题:严肃新闻与娱乐玩法的形式割裂、群众生活与信息报道的需求断层、社交传播与深度挖掘的内容妥协。对此,需要从社交化传播中传者、受者、社交机制三个层面出发寻找突破。  相似文献   

20.
《传媒》2016,(20)
本刊讯(记者 鲁艳敏)移动互联的时代背景下,期刊媒体融合发展已成为时代必然.然而,我国期刊数字化转型和融合发展出现了诸多新问题、新挑战.面对困境,如何顺应互联网传播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互动化趋势,创新内容生产和服务,拓宽传播渠道,扩展新技术、新业态,谋求新路径、新发展,是当前期刊业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