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近几年,随着图书市场由卖方转向买方,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策划”意识和功能越来越为出版界业内人士所重视,从而各种“策划”观点纷纷出台亮相,各种模式的“策划”活动也纷纷被探索、被实践。一、关于“三级策划”的探索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目前正在探索的是“三级策划”模式。三级策划的对象、目标范围和优先级各不相同。这三级策划相互依存,相互补充,形成一个立体的策划系统,明显地增强了我社整体的策划意识和能力。  1一级策划——成立企划部策划选题方向  一级策划的对象是出版社整体的出版物。它所体现的是对出版社…  相似文献   

2.
在如何适应市场经济深化广播电视改革的研讨中,有一些意见是中肯的,但也出现了一种不加区别地把市场观念、市场机制引入广播电视进行论证的倾向,例如把广播电视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视为“卖方”,把广大听众观众当做“买方”,使收听广播、收看电视变成了一种买卖行为;主张新闻的政治属性和  相似文献   

3.
注意力稀缺时代的电视节目营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将商品交换的概念引入到对人们看电视这一行为的分析中,那么以电视台为主的一些电视节目提供者,就构成了商品交换的卖方,电视观众则构成了商品交换的买方, 各类电视节目则是卖方出售的商品,买方在这里支付的是时间和注意力而不是一般形式的货币。与整个中国经济发展的脉络相一致,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电视节目市场同样也经历了从节目供给相对不足、节目需求相对过剩的“卖方市场”向节目供给相对过剩、节目需求相对不足的“买方市场”的转变。对受众,对注意力资源的争夺,成为“买方市场”时代各电视机构竞争的核心内容。在这场争夺  相似文献   

4.
出版质量是出版社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在当今出版界,尽管对其重视的程度、采取的措施、实施的效果有差异,但毕竟已为大多数出版人所共识。“策划”虽不是新名词、新概念,然而这几年随着图书市场由卖方转向买方,“策划”这个名词也由企业界引入出版界,成为越来越热的话题。那么,“策划”这一“新”的热门话题与“质量”这一老的永恒话题间的关系如何呢?笔者以为,对于出版社而言,策划是过程,是手段,质量是结果,是目的。成功的策划带来优质高效的出版,优质高效的出版呼唤成功的策划。如此一来,如何寻求成功的策划以达到优质高效出版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各地娱乐行业的“公然抗命”,便得原木文化系统和版权系统的争执中与错综复杂起来,一些长期以来被习惯的上下与、官与民的尊卑之后似乎被颠覆了,而现代自由竞争中的另一些关系,买方与卖方,政府与市场,在当前中国的混浊状态,却因此凸显。[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图书市场营销及营销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磊 《编辑之友》2003,(2):39-40
一、什么是图书市场营销1.市场营销和图书市场美国经济学家菲利浦·科特勒认为:市场营销是个人和集体通过创造,提供出售,并同别人交换产品和价值,以获得所需所欲之物的一种社会和管理过程。这一概念的要点包括:需要、欲望和需求,产品(商品服务与创意)、价值、成本和满意,交换和交易,关系和网络市场、营销者与顾客等,是一个分析、计划、执行和控制的过程。图书市场是图书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2.图书市场营销郑士德先生认为:图书市场营销是指图书的经营销售活动过程要以读者为中心,以满足读者的要求和愿望作为企业的存在条件…  相似文献   

7.
基于动态博弈模型的电子商务柠檬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芳荔 《图书情报工作》2009,53(10):140-144
针对电子商务市场中存在的“柠檬”现象,从产品实意质量信息传递效率、卖方信誉、买方评估能力等方面探讨电子商务市场质量信息不对称的原因,引入不完美信息的动态博弈理论,阐述电子商务市场的4种均衡,即市场完全失败、市场完全成功、市场部分成功、市场接近失败。最后从政府、中介、企业和消费者4个方面提出提高电子商务市场效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公司正在重新设计订货与采购方法。这些设计通常都导致在买方与卖方之间发展电子通信联络。焦点集中在供货链管理。而这些策略的核心是买方希望减少与其做生意的卖方的数目。买方正在利用电子数据交换作为晴雨表来决定哪些应当、哪些不应当包含在“优先供应商”网之中。 由于普遍存在这些决策,使许多大中型企业正面临失掉大块业务的危机,除非它们立即开发财务EDI功能。实际上,许多使用EDI的公司已不再愿意与不具备EDI条件  相似文献   

9.
我看图书市场的“两扣”竞争叶志方近年来,图书市场在“发货折扣”和“现金回扣”两个方面的竞争很是激烈。对此,我们既要充分看到“折扣”竞争和“回扣”竞争给图书市场带来的消极作用(消极作用之一,即它是造成目前国营书店库存上升,粗制滥造的出版物流人市场的一个...  相似文献   

10.
江维 《新闻世界》2014,(7):272-274
本文通过系统抽样研究2013年《楚天都市报》房地产报道的特点,并结合武汉2013年房地产市场的表现探究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楚天都市报》的房地产报道存在消息来源和报道基调偏向地产商的特点,这将加剧房地产市场中买方和卖方的信息不对称,具有倾向性的房地产报道通过"锚定心理"和从众心理影响买方心目中的房价参照点,抬高买方对房价的预期,最终影响买方的购买决策,从而影响房地产市场。  相似文献   

11.
编读往来     
“卖一赠一”用法对编辑同志:常看到商家打出“买一赠一”的条幅,但从语法角度来分析,我认为“卖一赠一”的用法是对的。首先,分析几个关键字:“买”、“卖”、“赠”。所谓“买”,指拿钱换东西。动作是由买方即顾客完成的,施动者是顾客;“卖”,是指拿东西换钱,动作是由卖方,即商家完成的,施动者是商家;而“赠”,即赠送,把东西送给别人,是商家招揽顾客,推销商品的一种营销手段,施动者是卖方。作为一个短句或短语,其中前后动作的施动者是一致的,应有相同的逻辑主语。“买一赠  相似文献   

12.
麦霸的争夺     
各地娱乐行业的“公然抗命”,使得原本文化系统和版权系统的争执更为错综复杂起来。一些长期以来被习惯的上与下、官与民的尊卑之序似乎被颠覆了。而现代自由竞争中的另一些关系,买方与卖方,政府与市场,在当前中国的混沌状态,却因此凸显麦霸的争夺  相似文献   

13.
张洪霞 《大观周刊》2011,(23):11-11
1进口合同方面 合同范围,简单讲,就是买什么。是买方进口成套设备的基础性条款。成套设备进口不同于普通货物进口,通常由卖方在双方设计联络的基础上进行起草;设备提供则在卖方提供技术指导的基础上,由买方将卖方交付的设备进行安装、试车并进行性能考核;卖方对通过考核验收的设备还要承担一定期限的质量保证责任;同时,  相似文献   

14.
在图书市场成为买方市场的今天 ,各出版社如何在编辑队伍中建立起图书市场营销观念 ,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市场营销工作的运作顺畅 ,已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它关系到一个出版社能否捕捉到市场机会 ,开发并运作好市场需求的图书 ,激发并诱导有市场潜在需求的图书 ,从而提高出版社竞争力和获利能力。   一、图书市场营销的观念  目前 ,“图书市场营销”已经是出版社编辑和发行人员常挂在嘴边的词汇了。那么 ,到底什么是“图书市场营销” ,它与“图书推销”或“图书促销”有什么不同呢 ?概括起来 ,有以下四点 :(1)市场营销是以市场为出发点来…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农村是个大市场,对一般商品如此,对图书也如此,农村广阔、分散、发展不平衡等特点,使得很难用问卷了解之类的方式进行较有规模的调查,可行的办法还是毛泽东同志提倡过的“解剖麻雀”。于是,我们来到了太原市郊区的一个“百户万册”藏书村——周家庄新村。市场最基本的要素是买方、卖方和商品,对出版来讲也就是读者、发行者和图书。我们的调查也就从这最简单的环节入手。一先说读者。周家庄新村是山西省精神文明村和村镇建设示范村,是改革开放以后率先富裕起来的新型农村。现在村子是1993年兴建的,1995年由太原西山的…  相似文献   

16.
所谓“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交易双方掌握着不同数量和质量的信息的一种经济现象,即交易一方知道而另一方不知道.甚至第三方也无法验证;即使能够验证,也需要花费很大物力、财力和精力,在经济上是不符合效益原则的。信息不对称理论的核心是指在市场经济中活动的各类人员。对有关信息的了解是有差异的,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人员,往往处于优势的地位,而信息贫乏的人员,则处于劣势的地位。在信息不对称市场上买卖双方各自掌握的信息是有差异的,通常卖方拥有较完全的信息而买方拥有不完全的信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公平发展权"与传媒的社会责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昊 《新闻记者》2007,(1):33-35
不对称信息流动与“公平发展权”的破坏自2001年三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提出“信息决定”理论以来,有关信息的不对称流动所引起的负面后果逐渐引起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其核心理论简单说来就是,当产品的卖方对产品质量比买方有更多的信息,即信息不对称时,市场上便出现了次品驱逐优质品  相似文献   

18.
所谓电视节目的市场化,是电视媒体的传播不再是单向的灌输,而是有授体与受众之间的双向选择和认可;同时媒体所制作和编排的节目受到其价值规律的制约。这种“价值”有两方面的涵义:一是节目本身的价值(如新闻节目的价值)即“含金量”如何。二是由节目自身价值所体现的经济价值如一部电视剧或其他节目作为一种商品的买卖价格如何。总之,电视节目市场是由“买方”与“卖方”既矛盾又统一而形成的。电视节目市场出现的必然性。在80年代初期,中国老百姓对电视节目尤其是电视剧的需求用“如饥似渴”四个字来表述并不过分。电视台处在物…  相似文献   

19.
谭璐 《出版参考》2005,(6X):23-23
近年来图书市场发行量在几十万乃至上百万册的畅销书中,绝大部分都是针对读者的体验性需求,在图书与市场形成的良性互动中有效地“制造”出新的市场,拓展了市场空间,拉动图书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王艺焜 《青年记者》2016,(21):91-92
买方势力指的是买方拥有影响、控制卖方达成交易的价格和交易条件的能力.这种能力将使得成交价格低于卖方正常的销售价格,将获得比其他小的买方更为优惠的交易条件.①买方势力的形成往往来源于买方经济规模的扩大.电商对于电影院的买方势力,就是电商通过大量的低价电影票汇聚了巨大的用户人群,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原有的电影消费者,从而对电影院的票务形成了巨大的买方势力. 电商票务发行的基本经营模式是观众在智能手机上下载相关电商票务的APP,在该APP上完成影讯查询、比价、购票、支付、选座等,到达影城后在柜台或者通过专用取票机取出纸质票.部分影城还配备了自动检票口,无需人工,一部智能手机即可完成购票、出票、检票等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