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科技不断发展,电视在传媒界的地位不断受到网络媒体的冲击,收视率一再下滑。本文结合当下新闻评论节目的现状来分析目前电视媒介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望与媒体同行进行沟通探讨。  相似文献   

2.
巩雪 《大观周刊》2012,(28):314-314,234
中国国际化的进程使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中国不仅要听到国际的声音,也要对世界发出自已的声音。而国际新闻评论作为这一声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提高软实力、“文化强国”的战略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从此入手,明晰了国际新闻评论的要义.梳理了中国电视国际新闻传播的发展脉络,并根据发展现状中的优劣势,提出了。未来发展的路径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电视新闻评论的电视化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视新闻评论从借鉴报纸、广播新闻评论模式"自己走路",到充分发挥电视特色"走自己的路",经历了数十年艰难摸索之后,以其形象化论据和抽象化思辨的有机融合,成为新型的主流新闻体裁,成为电视媒介的旗帜和灵魂。  相似文献   

4.
李琦 《视听界》2005,(1):18-19
新闻评论历来被称为媒介的旗帜和灵魂。电视评论在电视媒体中也处于同样重要的位置,它既代表媒介的立场、态度、观点和声音,也代表公众的态度和声音。“没有评论的报纸是哑巴报纸”,同样,没有评论的电视是哑巴电视。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办得好坏与否是衡量一家电视台实力和水平的重要标志。电视新闻评论是一种方兴未艾的节目形态,只有认真研究其社会功能,方能更好地发挥其在新闻传播实践中的效用。本文主要以《大写真》节目为例来探讨中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5.
电视节目是一种团队作战的艺术。一档电视节目除了主持人之外,会有很多的幕后工作人员:节目创意、节目策划、多机位摄像师、编辑导演、灯光师、音响师、剧务及音乐后期合成、剪辑师等等。1993年之前,在中国电视节目的发展初期,播音员主持人几乎充当着传声筒的角色。传统电视节目中,主持人仅仅在节目的开头和结尾做引子和总结。  相似文献   

6.
马中华 《新闻窗》2009,(6):117-117
在媒介竞争的时代,评论是各媒体的一面标志性旗帜。而随着我国民主政治化进程的加快,发表言论的渠道陡然增多,人人可评,事事可评,评论在“民生新闻”中的分量不可小觑,尤其是那些犀利而富有个性化的电视民生新闻评论,老百姓最爱听、最爱看。  相似文献   

7.
2003年7月1日,《国际观察》由录播改为直播.成为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乃至中国内地第一个直播的电视新闻评论类栏目.该栏目播出方式改变后,时效性增强,信息量增大,加强了与新闻节目的联动,同时给播出理念带来了新挑战,几个月来,直播的《国际观察》不仅实现了安全播出,还提高了观众的收视期待和栏目忠诚度,赢得了他们的好  相似文献   

8.
电视民生新闻评论的现实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社会成就了民生新闻的繁荣,民生新闻则促进了国家与公民社会的良性互动。自2002年以来,以《南京零距离》为代表的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在我国掀起了一股"电视民生新闻热"。究其原因,节目主持人在新闻中的评论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繁荣的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危机,本文根据电视民生新闻评论自身定位、特点等方面尝试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预测,提出可持续性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9.
张力 《新闻窗》2010,(1):68-69
新闻界的老前辈邓拓曾说过:“没有评论的报纸不是一张完整的报纸”,同样道理,电视如果没有评论也不能成其为一套完整的“电视”。近年来,从中央电视台到地方电视台都加大了新闻评论的力度,以央视《焦点访谈》、《新闻调查》为代表的一大批新闻评论节目一改过去新闻传播“短、平、快”的单一特色,凭借其广度、深度、厚度引领着新闻传播的新走向,而电视评论这种报道形式的生命线正是它的形象性。  相似文献   

10.
评论是对社会透视的深度、对问题本质的剖析、对热点问题本质揭示的力度及对社会现象深入细致观察后所作的"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独到、精深、理性的见解。当电视还沉浸在五光十色、热闹气派之中淘淘自乐的时候,观众发现了它的肤浅与平庸。电视终于看到了问题的症结——新闻评论。评论类节目顺风而起,改变了中国电视在媒体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新闻涵化就是用事实说话.背景材料是用事实说话的重要手段.通过对背景材料的内容和角度进行筛选,以及对不同的背景资料与新闻事实之间进行不同的排列,能够表达传播者的倾向性意见和评价.  相似文献   

12.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崛起与发展是电视媒介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按照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的理论来看,伴随着电视媒介实力的发展与壮大,必然要有一种区别于报刊评论和广播评论的符合电视媒介特性的言论节目形态应运而生,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  相似文献   

13.
邱江 《新闻战线》2012,(1):101-102
目前,除了央视以外,各级电视台的评论节目屈指可数,这不禁让人反思,当今电视媒体谁执话语权,谁来为观众更深入地解疑释惑,透过现象剖析新闻事件的本质?责任:走出娱乐喧哗的幻象随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一些电视媒体把  相似文献   

14.
汤婧 《视听》2016,(7):72-73
如今,民生新闻节目在新闻这一领域的快速发展使得民生新闻评论也得到了观众的关注和认可,同时也成为学术界研究的对象。本文试以电视民生新闻中新闻评论的语言艺术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现存的问题、主持人的语言表达艺术等。一、民生新闻评论语言存在的问题当今,民生新闻为了争夺高收视率、高业绩而导致新闻题材雷同,这种现象相当普遍。  相似文献   

15.
电视编辑是一项既需艺术性又有技术性的工作,在进行新闻类的节目编辑时,记者或编导要在懂得技术要求的基础上,对画面语言和有声语言进行艺术化的处理,使客观公正的新闻报道更电视化的传达给观众。编导应充分考虑特技、图像资料、动画、现场声音、音乐等诸多电视语言元素参与编辑,共同完成对新闻事实的阐述和再现,使电视新闻节目的表现力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16.
17.
经历了漫画、电视、创意图片、短视频等视觉化尝试后,新闻评论正出现海报化新趋势。本文通过对“人民日报评论”公众号《画里有话》栏目的分析,发现评论视觉化表达主要通过图形、文字、色彩三大视觉要素,或以信息、或以观点、或以情感进行论证。视觉化表达提高了表达效率,推动了转发和分享,但表达的简单性又限制了内容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语言修辞在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评论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的新闻评论语言修辞的运用是提高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语言魅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陈淼 《视听纵横》2004,(4):64-65
近年来,中央以及各地方电视台纷纷开办法制新闻栏目,其中许多栏目在短时间内成为本台本频道的拳头栏目,在收视率、业内评价和观众反馈方面均取得了不俗成绩,整体上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势头。在电视栏目收视整体下滑的今天,法制新闻栏目却保持着独特的吸引力,呈现出持续而稳定的上升态势,原因何在?笔认为,两方面的  相似文献   

20.
王磊 《视听》2016,(11):25-26
新闻本来是不应该有倾向性的,应该在客观、平衡的基础上展现各方意见,用事实说话,但新闻又应该具有态度,因为用什么方式说,怎样说,要表达什么样的新闻理念,决定着新闻的导向和受众的兴趣,从这个角度讲,新闻也是在用思想和观察说话,特别是对于评论节目来说,如何做出独特的气质和品质显得尤其重要。各个地方台近年来都推出了专业的新闻频道,强化及时、滚动播发消息,其实,这和社会转型期文化消费型受众的表征是一致的。在这个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