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编辑意识与报纸可读性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有人认为,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就是加强趣味性,就是不要政治性太强、思想性太强,而要"软些、软些、再软些"就可以了.这种否定编辑意识的观点显然是不对的.当然,趣味性的报道读者也是很欢迎的,只要是健康的、有益的东西,我们都要注意报道.但这当中编辑意识时时刻划都在起着决定性的主导作用.其实,有很多读者关心的内容往往由于编辑意识的单一、乏味使读者不喜欢,浪费了一些好的素材,这是一个通病.改进的办法就需要加入多方面的编辑意识,不是靠追求简单的趣味性来提升报纸的可读性.所以要想增强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必须从编辑意识人手,它是一把钥匙,有了这把钥匙,才能打开"可读性"的大门.  相似文献   

2.
颜伟光 《科教文汇》2007,(8Z):208-209
编辑意识与报纸可读性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有人认为,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就是加强趣味性,就是不要政治性太强、思想性太强,而要“软些、软些、再软些”就可以了。这种否定编辑意识的观点显然是不对的。当然,趣味性的报道读者也是很欢迎的,只要是健康的、有益的东西,我们都要注意报道。但这当中编辑意识时时刻划都在起着决定性的主导作用。其实,有很多读者关心的内容往往由于编辑意识的单一、乏味使读者不喜欢,浪费了一些好的素材,这是一个通病。改进的办法就需要加入多方面的编辑意识,不是靠追求简单的趣味性来提升报纸的可读性。所以要想增强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必须从编辑意识入手,它是一把钥匙,有了这把钥匙,才能打开“可读性”的大门。  相似文献   

3.
宋玮  任培 《科教文汇》2011,(31):74-76
非专业出身的"报人作家"张恨水有着强烈的读者意识,他不仅能够准确地把握读者的阅读期待,并秉着爱护读者、对读者负责的态度,从报纸的客观性、趣味性、可读性、丰富性等多个方面提高报纸的质量,赢得了广泛的赞誉。他的读者意识虽然有其局限性,但是却是强烈的和自觉的。  相似文献   

4.
浅谈报纸版面编辑的创新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纸版面设计是报纸编辑过程中尤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要想将一份有新意、有内涵、有文化、有品味的报纸呈现给读者,报纸的版面编辑必须在多方面具有创新意识.本文结合实际,重点提出了报纸的版面编辑应具备的几点创新意识,即理论创新意识、文化创新意识、精品创新意识、服务创新意识、美学创新意识和现代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5.
作为报纸的编采人员必须具备宏观意识、求新意识、竞争意识、深入意识、前瞻意识、亲民意识、策划意识等几种意识。只有具备了这几种意识才能采写出好的新闻报道,才能时刻站在党的立场,时代的前列,一个制高点,鸟瞰全局,密切关注一切新鲜事物,新鲜思想,充分发挥党报的喉舌作用,从大处着眼,去考察报道对象及其和外部世界的联系,让读者通过新闻报道受到启示,受到教育。  相似文献   

6.
电视新闻故事化注重细节、场景描写,着重用情节和过程使报道具有很强的可读性、趣味性和人情味。它改变了媒介以往严肃的面孔和枯燥直白的新闻表现形式,使新闻报道更加形象生动。但是,新闻故事化只是一种报道手段,要运用得当,不能违背新闻的本质。  相似文献   

7.
报纸作为一种历使久远的媒介工具,历来被统治阶级牢牢地把握在手中,作为其强有力的宣传工具。在当前报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报纸媒体如何既坚持新闻报道的权威性、指导性,又具有贴近性、可读性。如何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把报纸办得生动活泼、引人爱看,这就要求报纸在新闻宣传中真正做到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相似文献   

8.
加强副刊编辑的策划意识,这既是读者对报纸副刊的要求,也是时代发展所赋予报纸副刊编辑的使命。实践中,经过“策划”的报纸副刊能够在保持文学副刊个性的同时弥补正版上新闻手段难以表现而读者未知欲知的缺憾,多出精品。策划过程要求编辑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随着网络时代和便携式移动媒体这些新媒体的强势发展,传统的报纸平面媒体已经受到了相当巨大的打击,我国现有的报纸广告印刷量、发行量等等都在不断下跌,报纸现今的生存面临着最为严重的考验,那么传统的报纸媒体怎么样才能重新占领人们的眼球,在这个媒体市场上重新夺回自己的一席之地呢?这就需要报纸做出自己特有的优点,报纸要不断进行自主创新,深入地了解民心。报纸的主要工作任务集中在编辑岗位,本文也是从报纸编辑自身的意识转变作为切入点,简单地分析了报纸编辑意识转变的契机和重要性,希望能够为报纸编辑人员带来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编读往来     
<正>一位读者发来短信:有报道说,北大考古系的一个研究生在伊拉克被抓,怀疑他是恐怖分子。看了新闻,我赶紧翻翻你们的刊物来"压压惊",我记得不久前刚登过这方面的文章。感谢《百科知识》,让我足不出户就能领略世间万物,还是这样安全些!——编辑:没错儿,我刊今年4B一期的封二封三用一组图片介绍了"两河流域文明遗存",7A又有文章介绍"亚述古都尼尼微"。人的一生是应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可后者没什么人能做到,前者真要实现也很困难。《百科知识》要做的就是撷取万卷书中的  相似文献   

11.
会议新闻模式化,呆板僵硬,长期以来一直是阻碍媒体出新出彩的一大"瓶颈".如何改进会议报道,让会议新闻更具可读性?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四个解决办法:一是改进会议报道要取得上级的支持;二是改进会议报道重在改变写作方法;三是改进会议报道应把重心放在增强会议消息的新闻性、针对性和趣味性上;四是改进会议报道记者应多下工夫.  相似文献   

12.
作者的编辑意识与编辑的作者意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分析了编辑、作者在期刊出版事业中的互动关系,提出二者应加强沟通,作者要有编辑思想,编辑要有作者意识认为编辑的作者意识和作者的编辑意识,归结为一点就是读者意识、精品意识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分析了目前农村科技文章的报道方式,提出了农牧民读者最需要的是实用性、可读性强的科普文章,并就如何采写此类文章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企业报作为一张主要刊载本企业新闻 ,读者主要是本企业职工、家属的报纸 ,要办的有声有色 ,让职工群众喜爱 ,必须不断增强可读性。但是纵观当今的企业报 ,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些“通病”,例如在报道内容上 ,会议报道和领导讲话多、表扬稿多、生产简报式的报道多 ,稿件普遍较长 ,  相似文献   

15.
科学研究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精确的实验。从事科技成果的报道传播,经常面对的是一些深奥的科学名词和枯燥的数字。如何解决在重大的科技战略决策和一些科技成果的报道中出现的"不深不透"、不明不白"、"专业人员不用看,人民大众看不懂"的问题,是科技宣传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要从科技报道的通俗化,提高可读性方面下工夫,以科技特有的知识魅力吸引读者,尽量使各个层次的读者都能看懂,努力提高科技传播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张辉  李觉非  于海波 《科技广场》2007,(10):246-247
编辑工作是整个办报活动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编辑的基本素质决定了办报质量,作为编辑应具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和较高的基本素质,才能使得报纸办得更具有生命力。本文从三方面阐述了报纸编辑应具有的基本素质:一政治素质;二业务素质;三读者意识。  相似文献   

17.
臧力卿 《科教文汇》2007,(4X):202-202
会议新闻模式化,呆板僵硬,长期以来一直是阻碍媒体出新出彩的一大“瓶颈”。如何改进会议报道,让会议新闻更具可读性?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四个解决办法:一是改进会议报道要取得上级的支持;二是改进会议报道重在改变写作方法;三是改进会议报道应把重心放在增强会议消息的新闻性、针对性和趣味性上;四是改进会议报道记者应多下工夫。  相似文献   

18.
张佳佳 《知识窗》2015,(2):90-91
在新闻报道中,医疗行业的新闻报道近年来呈现快速增多的态势。特别是在我国医疗制度不断改革的背景下,医疗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现状、改革带来的医患关系等一系列社会现象,都是媒体报道的内容。但是,纵观当前我国媒体对医疗行业的新闻报道,医疗专业性错误、信息源单一、话语权偏失、过度关注"眼球经济"等问题频出,有的问题甚至导致社会医患关系的恶化。其实,新闻报道与医疗行业的发展一样,都需要有较好的人文关怀意识。这种人文关怀意识,是维护媒体和读者关系的桥梁。  相似文献   

19.
钟莉华 《科学大众》2008,(Z1):60-61
"阳阳,今天是周末,和爸爸去把家里的报纸卖掉吧。家里的报纸都堆成山了!"阳阳刚起床,妈妈就开始分配任务了,妈妈今天显然是要发动大扫除了。"啊!我可怜的周末,好不容易睡了个懒觉,这一起床就要出去卖报纸啊!"阳阳正在抱怨的  相似文献   

20.
"为读者服务"是我国经济体制转型后的编辑理念创新所在,为了准确了解、科学把握读者真实的阅读需求,以读者阅读需求调查问卷的形式,抽取《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儿科杂志》的部分读者进行调查分析,探索从读者需求出发,提高期刊可读性及影响力的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