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应该理直气壮地、大声疾呼地提出教师的主体性。学生的主体性在一般情况下是沉睡着的,大凡是主体性,其思维结构都有一定程度的自足性,也就是封闭性,不是随意就能动荡、开放起来的。学生的主体需要教师以强势的主体性去激动。如果教师的主体性没有一定的强势,学生的主体性就不可能轻易开放。越是深层的心灵结构越是带封闭的性质,也就越需要教师的主体强势去启动。  相似文献   

2.
1.教育观念需要澄清和创新。只重视教育的学生主体性而忽视其教师主体,只强调发展学生的主体性而忽略发挥教师的主体性,如同重视教师主体而忽视学生主体、强调发挥教师主体而忽视发展学生主体一样,不仅存在严重的理论缺陷,而且对主体教学实践也是不利的。主体教育应当是充分重视教师和学生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性、逐步培养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性的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3.
现代社会的开放发展要求重视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使其具有主体性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学生的主体性是需要培养提高和引导的,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是我们教师的责任。因此,我们必需把启动人最本质的属性——主体性作为我们  相似文献   

4.
1.贯彻学生主体性原则。大班教学条件下,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尤为重要。首先,如果学生主体性原则得不到很好的落实,那些由于班级人数众多而得不到教师足够关注的学生,其学习积极性就得不到充分调动,可能就会对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最终“掉队”,而“面向全体学生”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其次,语言学习的本质也要求学习者要成为学习的主体和中心。有效的语言教学应当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不能让学生去适应教师和教材,  相似文献   

5.
本科翻译教学中,学生的双重主体性表现在,一方面他们是翻译实践的主体,是译者,另一方面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传统译论中,无译者主体性可言,也就无学生的主体性可言;在后结构主义译论条件下,译者获得了主体性,学生也相应地拥有了主体性。学生是翻译教学的主体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创造性与问题意识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改革理念上最大的改变是"学生是教学的主体",确立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必须从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出发,同时还应该尽量灵活开放地实施我们的课堂教学,多个维度地推动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验知识获得和问题解决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初中英语教学主体参与就是指: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每个学生都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通过采取各种教学策略,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英语教学的全过程中去,自主、能动、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倾向性表现行为。从教师教的方面看,初中英语教学主体参与的实质是从教学中解放学生,使学生在一定的自主性活动中获得主体性的发展;从学生学的方...  相似文献   

8.
现在的学生知识面宽,求知欲强,那种“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他们的学习需要了。针对这种情况,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开展课堂讨论,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教学中去,从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我的具体做法是:一、精心选择课堂讨论的内容课堂讨论的内容直接关系到课堂讨论的质量,所以教师要精心选择具有一定探讨价值的内容。(一)讨论内容应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越是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越是要集思广益,组织学生主动去学习、去研究。如教《济南的冬天》一文时,我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弘扬人的主体性,唤起人的主体意识,发挥人的主体活动能力已在为时代的主旋律,”社会越先进发达就截止需要开拓进取、积极创新等高主体性的人才,前瞻性地思考中学思想政治谭的教学改革,必须克服应试教育下重教师不重学生,重传授不重探索、重分数不重全面发展的弊端,实施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为基础,以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为桥梁,以促进学生7主动发展为主线,以培养全体学生主体性品质为目的主体性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0.
论教师的主体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教师与学生一样,也是教育主体;教师主体性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在分析教师主体性“实然”的基础本,文章提出教师主体性的“应然”是主体间意义的,进而认为,要确证主体间意义的教师主体,就得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而教师专业成长又依靠教师研究,参与课程变革和进行反思性教学是教师研究的具体形式,它们因此而成为确证主体间意义教师主体性的两大策略。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教育哲学的观点,考察和分析了教学过程中主客体关系和教师主体需要对实现教学价值的重要意义,提出了以下两个观点:一、强化教师的主体性地位,恰恰是为了提升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层次,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建构学习主体”。二、教师主体的需要,是教学价值关系存在的重要基础,它若能够合理地整合社会需要、学生需要和教师自身需要几个部分,就能够较好地反映客观需要,这对教学过程优化,对教学过程价值的实现是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12.
杨敏捷 《宁夏教育》2009,(10):54-54
小学生处于生长发育过程中,他们的主体意识、主动作用于客体的能力相对于成人郇较弱,这就需要教师正确引导、培养和提高,即教师要和学生互动起来,通过教师的启发诱导,让学生自主去学习,给他们提供发挥才能的时间和空间,真正把学生主体性的体现落实到英语课堂中。  相似文献   

13.
“知识最终要靠学生自己去掌握,做人最终也要学生自己去做!”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信息的主动获取者和加工者,是以自身的力量去主动作用于教师的教,是学习的内因。只有当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与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得到发挥时,信息技术课堂才能真正地生动活泼起来,才能富有成效。信息技术学科的操作性强以及学生对于学科与生俱来的喜爱等特点则为培养、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形成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平台。  相似文献   

14.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教育界对“主体”理论展开了研究,在理论上取得相当的成果,在实践中也取得一定的实效。但不管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都存在着对“学生是主体”这一命题未经论证就径直使用的现象,从而导致“主体”概念的歧义使用以及笼统地高喊“发挥学生主体性”的问题。本文试图对“学生是主体”的命题进行哲学追问,并对与此相关的表述进行哲学反思。  相似文献   

15.
我国对主体性问题的研究至今有近20年的历史了,已取得了一定的理论突破,但从目前情况看,在中小学教学中如何体观主体性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学生主体参与意识不强;教学目标还不够明确;教学设计还缺乏一定的灵活性等等,本文仅就中小学如何实施主体性教学谈几点拙见。1.加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学生主体参与是在教学环境条件下的一种特殊活动,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决不是可以自发形成的。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并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关键在教师。主体参与的有效实施,必须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逐步去完成。总之,要想使…  相似文献   

16.
写作心理学认为,写作水平的提高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主体的自我积淀和自我完善,写作主体的情感体验和自主表达贯穿始终。显然,作为一种精神活动,写作是学生内在精神和独特个性的自主表达,作文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关于培养和发展学生主体性的主体性作文教学也就应运而生。随着作文教学的主体从“学生单主体”发展到“师生双主体”又转换到“师生交互主体”,主体性作文教学从学生主体性逐步完善到主体间性。主体间性视域中的作文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自主作文,即作文教学活动的落脚点是学生,教师是以学生为主的作文教学实施过程的引导力量。教师通过定标、点拨、示范等引导学生自主拟题、自由表达、自我修改,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主体性是人作为对象活动的主体所具有的本质特性,是主体在作用于客体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功能特性,主要包括人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等。具体地说,自主性即对自我的认识和实现自我的不断完善;主动性是对现实的选择,对外界适应的能动性;创造性是对现实的超越。时代呼唤着人的主体性,人们也殷切期望教育能弘扬人的主体性。国内学术界从20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了主体性教育的理论研究,其间也开展了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实验。然而,现实中,有几位教师是真正地而不是漫不经心地在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作为主体来教育呢?可见,学生…  相似文献   

18.
陈慕 《现代语文》2011,(3):10-11
在主体性问题上我们曾出现过失误,即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导致教师主体性的失落。教育过程中教师不是主体,就抹杀了教师的创造性,教师就成了大纲、教材、教参的活工具。教师没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创造,没有自己的声音和话语,造成了教学场面的混乱,最终影响了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更加关注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为使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就必须转变学习方式。只有在课堂教学中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积极探索问题的氛围,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全过程,使原来由教师“要我学”转  相似文献   

20.
初中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进行一定的培养,在此阶段,就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使之成为课堂的主体。本文就现阶段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发挥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地阐述,同时指出了相对应地策略,突出其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