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颖  罗源 《文教资料》2015,(4):105-107
大学生的行为规范是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检验,但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失范行为时有发生。作者就毕业生离校前失范行为的思想政治教育对策进行了研究探讨,旨在找到毕业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新方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促进大学生道德失范行为转化的途径与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的道德失范现象日益严重,为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做好大学生道德失范行为的转化工作,必须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园文化及校园网络在德育方面的教化功能,不断拓展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随着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网络行为已经成为大学生的一种普遍行为,而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问题也在大学生群体中日趋凸显.通过对大学生网络行为的调查,对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表现及成因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对策、措施,对于切实加强和改进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何莲 《教育与职业》2008,(14):119-120
近年来,因大学生伦理道德失范造成的各类事件屡屡见诸于新闻媒体,使社会各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一些质疑。文章深入分析了大学生伦理道德失范的表象与原因,从而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和途径。  相似文献   

5.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是,也存在少数学生行为失范,集体意识淡薄等问题。因此,针对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要采取相应措施已促进大学生思想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从失范到和谐:当代大学生道德重构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同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紧密相关,如何正确认识当代大学生存在的道德失范问题并有效开展大学道德规范的重构工作,已成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笔者从社会发展变化对大学生的影响角度出发,探讨大学生道德失范的原因以及道德重构的机理。  相似文献   

7.
何杨 《巢湖学院学报》2008,10(2):150-152
构建和谐高校需要充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功能,不断强化凝聚政治意志,倡导调控道德行为。但目前很多高校普遍存在着思想政治类课程边缘化和辅导员工作异化的现象,无法有效遏止大学生政治信仰的多元化、道德失范特别是诚信意识淡漠化,这在很大程度上羁绊着和谐高校构建的进程。构建和谐高校必须大力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节。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人们的价值观念正在逐步发生变化,其中之一就是大学生部分群体出现了道德失范问题。社会主义荣辱观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道德标准,为高校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石。  相似文献   

9.
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网络信息教育的普及和发展,互联网越来越成为大学生获取各种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在校大学生的网络生活中,存在许多道德失范现象,严重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影响我国网络事业的健康发展。由此看来,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不仅大有必要,而且势在必行。互联网已成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一个新的重要阵地。针对新时期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高校务必大力加强网上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0.
论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动力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成为当代大学生进行政治参与最重要的平台之一。网络扩大了大学生的知情权和表达权,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政治参与精神,扩大大学生群体的政治影响力,但不当使用网络也会造成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失范等问题,应该通过思想教育、社会实践、舆论宣传、法律规范等方式引导大学生有序地进行网络政治参与,优化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动力。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是使用网络的重要群体,在享受自由的网络学习、便捷的网络生活和轻松的网络交往的同时,也产生了大学生网络侵权、网络暴力甚至网络犯罪等网络道德失范行为.深入探究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成因,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网络行为规范,对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分析了高等院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意义,阐释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对的社会失范加剧、社会压力普遍增大、社会支持减弱三大困境,最后提出高等院校对学生顺利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四点策略: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学生为本、加强管理、塑造高素质辅导员队伍,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3.
彭瑜 《湘南学院学报》2009,30(4):115-117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是主流积极、健康、向上,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念迷茫、价值取向扭曲、道德行为失范、诚信意识淡化、社会责任感缺乏、心理素质较差等问题。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强化人本观念,全面树立新的更高的人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积极探索和拓展有效途径,着力构建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伴随时代变化,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失范现象严重,主要表现在政治信仰、价值取向、心理素质等几方面.为响应十七大报告号召,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了我们目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主要运用资料法、文献法、比较分析法和总结法分析指出在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坚持以学生为本,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服务于学生的全面成才,让高尚道德品质闪耀于大学校园.  相似文献   

15.
在自媒体时代,大学生通过网络这支“麦克风”自由发声,积极展示其话语权,成为新时代的主力网民。但网络虚拟世界信息真假难辨,大学生缺乏辨别能力,容易受负面网络舆情信息的影响,产生网络失范行为。培养大学生媒介素养,引导大学生理性参与网络公共生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探求由学校、教师、学生三方共建的“网络舆情工作室、网络舆情兴趣小组、网络舆情社团”三位一体的高校网络舆情应对系统,形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三角合力,可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当代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困境与路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不仅引起了生活方式的重大变革,也引起了伦理道德领域的相应变革.当代大学生在享受网络带来的各种便利的同时,道德失范的现象也日趋凸显,加强网络道德建设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文章分析了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困境,并就如何加强网络道德建设进行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是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迪尔凯姆的"社会整合"与"社会失范"观点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心理危机干预。社会、家庭与学校因素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所以通过组织学生社团、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和发挥家庭作用可以有效预防大学生的心理危机。  相似文献   

18.
杨敏 《教育与职业》2012,(33):61-63
当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种种问题,教育效果不佳。随着社会的不断开放,我国大学生群体中有相当多的学生表现出思想和行为与社会道德规范背道而驰,大学生行为失范,整体素质呈现下滑的趋势。因此,我们要营造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以和谐理念来构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加强高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9.
张珂 《时代教育》2014,(5):160+163
网络在大学生中的迅速普及,在为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在某些方面带来了消极影响,特别是大学生主体性,尤其是其中的道德主体性的网络失范,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全面了解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态势,把握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失范状况,有利于高校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和新路径,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伴随信息时代而来的是全面网络化社会的形成,以及信息洪流充斥的虚拟世界的蔓延,这种时代背景与生存空间带给了大学生无穷的选择机会,但网络行为失范现象也屡有发生。为了解失范类型与行为成因,我们选取了22所高校1708名大学生、126名教育工作者和46名大学生家长作为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失范主要包括"违规行为、侵权行为、暴力行为和犯罪行为"等四种类型;对"虚拟网络"的误解、对网络信息技术的过度崇拜等为行为产生之内因,社会集体意识的衰落和规范的缺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相对滞后等为行为之外因。基于此,高校教育工作者须采取引导大学生遵规意识的自我强化、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改善大学生的网络生态环境等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