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教20多年来,贾天寿凭着对教育事业的无悔追求和朴实、勤奋而成为马关教育综合改革中脱颖而出的年轻校长;凭着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自主管理模式,让学校特色展现;凭着对教职工的坦诚相待、善解人意而得到师生的热烈拥戴。他先后被评为全国"绿色学校"创建优秀教师,文山州育才荐才伯乐,马关县艺术节活动先进个人、教育先进工作者、"平安县"创建先进个人、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这一串串荣誉凝聚着贾天寿无数  相似文献   

2.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江苏教育报刊总社联合江苏省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开展了“2020年度江苏省初中学校评价改革优秀案例”征集活动。活动组委会共收到全省各地200余所初中学校的参评材料,最终45所学校的教育评价改革案例入选“初中教育评价改革最佳案例”,48所学校的案例入选“初中教育评价改革优秀案例”。从本期开始,我们将精选部分“最佳案例”和“优秀案例”,以专题形式陆续刊发,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3.
长春市第四十八中学,在众多名校中迅速崛起,由一所薄弱校迅速发展成为全国信息化教育实验校,长春市AAA学校,成为信息化教育改革进程中的典型学校。学校站在改革的制高点,立足优势、突出特色、挖掘内涵。确立“以教育信息化带动学校现代化发展”的办学思路,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信息教育优秀建馆学校,全国干所信息教育实验校,全国百所优秀信息化校园,吉林省电化教育示范校、吉林省科技教育示范校、吉林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长春市一类一级学校、长春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长春市首批教师专业发展型学校。  相似文献   

4.
学校建构"新常态教育"不是简单地对当下教育继承或摒弃,也不是对一些学校的成功经验进行随意选择和拼凑,而应是一种综合改革,是在对整个教育理论和实践反思基础上的校本重构:对教育定义重新界定;对教育目标重新厘定;对学校课程重新架构;对课堂教学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5.
李虹  柳颖 《教育探索》2013,(1):83-84
当前,达斡尔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有必要增强达斡尔族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在达斡尔族集聚地区学校教育中传承达斡尔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此,要尊重达斡尔族人民的意愿,实现民族文化的自觉选择;要丰富达斡尔族教师、家长、学生的民族文化知识,提升民族文化认同的主体意识;要挖掘达斡尔族文化深刻内涵,并将其纳入学校教育体系;要改革传统课程,建立完善的达斡尔族文化课程体系;要实施双语教学,传承达斡尔族语言;要创设达斡尔族学校校园文化,营造民族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种异域文化参照,美国新品格教育为道德教育走向社群生活提供了一种借鉴和参考。美国新品格教育在回归社群方面做了许多积极而有效的探索,表现在社群表现形式的多样性、社群教育内容的统一性、社群教育功能的整合性。美国新品格教育提示我国当前的道德教育改革应该注重传统优秀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道德教育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探索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道德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7.
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乌沙小学是“广东省一级学校”、“广东省绿色学校”、“广东省普教系统百千万人才工程培训基地学棱”、“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广东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实验研究实验学校”、“全国优秀家长学校”、“东莞市首批科技教育特色学校”。由于工作需要,现招聘小学优秀科学教师1名。  相似文献   

8.
曾晓宁 《辽宁教育》2013,(7X):49-49
<正>作为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一所学校的校长,每一个人都渴望能够创建一种具有特性的不断持续发展的教育,让每一个受教育者终生受益。这种教育在确定与发展之后,就形成了学校某一方面的教育特色,而逐渐发展为学校整体的特色教育。基于对学校特色教育创建的认识,笔者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供同行商榷。选择与定位每一所学校在选择自我特色时都会经历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判断,考察,甄别,实践,确定,甚至是改革后再确定,或者也有批判、否定而从头再来。不为特色而特色,  相似文献   

9.
从某种意义上说,校长是一所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校长的教育理念、办学思路、教育行为、管理风格和学识水平等个人素养,能够对学校产生直接或全局性影响。正如人们常说的,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一所成功的学校往往是和优秀的校长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10.
我们没有先进的教育教学设备,但我们有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我们没有高学历的教师,但我们有了教学方式先进的教师;我们没有富丽堂皇的学校,但我们有了追求教育本质的学校。课程改革促进农村教育跨越式发展,农村教育更需要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11.
《中国教师》2013,(8):2-2
<正>广州市荔湾区花地中学承担着广东省教育综合改革"小班化教育研究"的课题,率先成为广东省首家"小班化教育实验学校",是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学校,广州市优秀家长学校,广州市智能机器人特色项目学校:荔湾区音乐、科技特色教育和科技创新、知识产权教育示范学校,荔湾区何香凝少年艺术教育基地。  相似文献   

12.
孟夏 《中国教师》2013,(8):62-65
<正>文化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当代有专家提出:经济解决今天的问题,科技解决明天的问题,教育解决后天的问题,文化解决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可见,文化对国家兴衰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学校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应予以足够重视,而加强学校的文化建设则是重视学校文化的具体体现。的确,只有优秀的学校文化才能孕育优秀的学校  相似文献   

13.
<正>1.理智地把握名校概念名校,首先应该是一所有民意、民心和民众的学校,其次应该是一所有名声、名誉和名望的学校。名校,必定是按照教育方针和教育规律办事,在常规的、常态的教育工作管理中,拥有独特的、科学而有效的策略,并形成优秀的管理成果的学校。名校,一定是有自己主张的学校,是在一定范围的同行中  相似文献   

14.
《北京教育(高教版)》2010,(8):I0005-I0006
北京市第十一中学分校比邻世界文化遗产天坛公园。1998年,学校在改革大潮中应运而生,灵活的办学机制、科学的学校管理、优秀的师资队伍、先进的办学条件,保持了学校持续稳定发展。十多年来,学校充分运用多元智能理论,确立了“以人为本、智能管理、和喈发展、全面育人”的办学思想;形成了“和而不同、共融共生”的教育格局,实施关爱教育,用爱唤醒教育人性;  相似文献   

15.
学校成为改革主体是国家课程改革得以落脚的关键所在。在新课程改革的促动下,学校正在由国家政策的追随者转变为改革主体的创造者,在课程开发、内涵发展、特色学校建设等方面进行个性化的校本探索,建构起以学校为主体的多元对话情境。为使学校更好地体现教育变革主体作用,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要做好以下四点:赋予学校更多的自主权;引导学校关注具体的教师和学生;建立起注重教育过程的评价体系;采取"创造性再整合"改革策略。  相似文献   

16.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开篇就指出:“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而在教育评价改革中,学校评价则是牵动各类评价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对于学校的评价,既体现党委和政府对学校工作质量与水平的全面监控和考核,又反映社会和家长对学校教育质量与水平的认可程度和口碑,也预示着一所学校培养的学生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因此可以说,学校评价是教育评价改革的关键一环。  相似文献   

17.
西方国家教育重建运动改革的核心是分权、放权以及将市场成分引入教育领域,重点是打破国家对教育的垄断和分解集权化的教育管理体制,以提高学校效能。它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造成了学校内部出现新的集权、教师的职业特性被削弱及教育不公平等负面效应,为我国当前教育分权改革提供了诸多启示:教育分权改革必须根植于中国国情,且不可移植或复制域外经验;教育分权与集权可以并行不悖,二者之间应建立一种调适机制;创新教育管理体制和机制,厘清政府与学校之间关系;推行清单管理方式;创新学校内部管理制度,确保权力在学校内部再分配;提升政府和学校的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8.
宝应县实验小学创办于1903年,是首批江苏省实验小学。百年底蕴.积淀深厚;继往开来,勇于变革。学校始终坚持"教科研强校"发展理念,把教科研作为学校发展的关键要素、活力因子,创新开展教科研活动,先后获得扬州市优秀教科研样本校、扬州市小学教育课程改革先进学校、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全国教育科研先进集体等称号。  相似文献   

19.
"未来学校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学校文化的竞争,校长应善于在教育实践中把校园文化逐步积淀下来,成为一种教育影响力,一种孕育着巨大潜力的教育资源。"在我看来,一所好的学校,一定有优秀的校园文化,而优秀的校园文化是成就一所学校教育品牌的基石。传统的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最真实性格的体现,是这个民族骨子里汩汩流淌的血液。同样,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发展进  相似文献   

20.
学校文化建设对学校的改革和发展有着特殊的作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教育""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中长期目标的实现都依赖于学校文化建设这个平台和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