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主席倡导的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是无产阶级文艺创作规律的体现。然而,“四人邦”却以虚无主义的“空白论”,来割断和否定革命文艺发展的历史,又以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三字经”模式,取代革命“两结合”的创作方法。这是对毛主席革命文艺思想的极其鄙劣的篡改。因此,探讨、研究革命“两结合”创作方法是捍卫  相似文献   

2.
唱出我们时代最强音,用共产主义精神教育人民,这是党和人民对革命作家、艺术家的要求。毛主席在一九五八年提出来的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方法,是实现这一要求的重要法宝。关于这个艺术方法,周扬同志曾在“我国社会主义文  相似文献   

3.
关于文学艺术的创作方法问题,是一个多次引起过争论的老问题。近年来,在深入揭批林彪、“四人帮”,拨乱反正,解放思想的新形势推动下,这个问题被再次提了出来,这对进一步解放文艺界的思想,冲破“四人帮”设置的种种禁区和教条生义的思想桎梏,发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但也有人在恢复现实主义优良传统的口号下,企图否定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台的原则,无端地把“造神文艺”与  相似文献   

4.
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提出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迄今二十年来,广大的革命文艺工作者,对它进行了认真学习、热烈研讨、努力运用,创造出了一批无愧于我们时代的光辉灿烂的文艺作品,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贡献。但是,如何正确理解“两革结合”创作方法的精神实质;如何评价古代文艺遗产中“相结合”(注)的现象;如何看待“两革结合”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关系;如何掌握和运用“两革结合”创作方法等等,则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特别是近年来,“四人帮”毒化文化  相似文献   

5.
目前,学术界对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正在展开热烈的争论,争论的第一类问题是:我国文学史上究竟有没有两结合创作方法?两结合创作方法有没有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这种创作方法是否到“水浒传”才达到成熟的阶段?争论的第二类问题是:雨结合创作方法的特征是不是“现实与理想的统一”的问题。本文试图对这两方面的问题作些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正>粉碎“四人帮”以后,文学艺术界在拨乱反正,批判林彪“四人帮”推行的反革命唯心主义文艺路线的过程中,强调文学艺术要真实的反映现实生活、恢复现实主义传统,无疑是必要的。然而,有人据此否定毛泽东同志提出的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文艺界一位同志说:“我主张不要再提‘两结合’,不要再作为重要的主张去提它。我觉得‘两结合’的创作方法的提出,带有一种先验的性质,先有这种主张,再让大家去实验。而三十年的实验结果,多半是生拉硬扯的解释,说得都相当勉强和生硬。”(《关于中国当代文学教材的编写问题》,载《文学十年风雨路》)有的人甚至认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作为两种创作方法的结合不仅它们本身不可能,在文学史上也是从来不曾有过的。”(《关于“两结合”创作方法的科学性问题》,载《文学评论》1982年第4期。)这种看法显然是错误的。我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学术观点的问题,而且是一个关系到文艺的现实状态和能否使文艺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重要问题。因此,必须讨论清楚。  相似文献   

7.
蝶恋花·答李淑—1957年5月毛泽东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  相似文献   

8.
一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产生与提出、(一)提出的现实基础毛主席提出的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是一项十分正确的主张。它反映了无产阶级革命的优秀传统作风,特别是深刻地反映了我国飞跃发展的现实对文学艺术的迫切要求,完美地体现了共产主义文艺的前进方向。无疑地,这一创作方法,将带来文艺创作的大解放,将大大繁荣我国社会主义文艺事业,促使党的文艺事业的蓬勃发展。因而它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无产阶级是最革命最富于崇高理想和雄伟气魄的阶级,同时又最善于从现实出发,用最踏实的工作和艰苦的斗争去变革现实,实现自己的理想。早在1848年,马克思、恩  相似文献   

9.
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是文学史上两种重要的创作方法。本文拟从比较的角度来谈淡这两种创作方法的特征。一、在作家认识与表现现实的问题上,现实主义主张文学真实地再现现实,而浪漫主义则要求文学侧重于表现理想。现实主义作家、理论家一贯强调文学应该正视现实、忠于现实,真实地再现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揭示生活的本质规律。这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精神。巴尔扎克直率地宣称“法国社会将要做历史家,我只能当它的书记。”列夫·托尔斯泰要求艺术家“按照事物的本来的样子来看事物。”契诃夫认为现实主义的任务是“无条件的、直率的真实。”著名的理论家别林斯基简明地把现实主义的显著特点概括为  相似文献   

10.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作为文学流派和创作方法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前者局限于一定的历史时期,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它是十八、十九世纪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是随着文学的发展和繁荣而出现的。这是因为在文学发展的初级阶段还不能形成流派。后者则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它是随着文学的产生而出现的。从文学反映社会生活来说,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是文学史上的两种主要方法。它们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不同的文艺领域里,有着  相似文献   

11.
从表层内涵上来看,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似乎是与浪漫主义理论对立的一种理论形态,但通过对其内涵的历史梳理和深度分析,这两种看似对立的理论形态,在精神诉求方面却存在着融合、联姻的必然性,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在精神上频频向浪漫主义招手,浪漫主义由此也投入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怀抱.  相似文献   

12.
弗·斯科特·菲茨杰拉德(1896—1940),美国著名小说家,其1925年出版的作品《了不起的盖茨比》奠定了他在现代美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也因此被称为"‘爵士时代’的代言人"和"‘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之一。"弗·斯科特·菲茨杰拉德的文学作品语言华丽,风格浪漫,其善于描写大都市灯红酒绿下年轻人对于浪漫的渴望和追求,同时又通过对年轻一代人纸醉金迷的生活和微妙纠葛的感情状况来表达自己对现实社会的种种现状、问题的看法。本文通过对弗·斯科特·菲茨杰拉德的部分文学作品进行分析,探讨菲茨杰拉德作品中浪漫主义手法下的所表达的深刻严肃的现实主义主题,展现作家菲茨杰拉德在文学创作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作为英国学史上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之一的济慈,其诗歌不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给人留下了美的享受。然而在他的相当一部分的作品里。诗人同时采用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进行创作,既艺术地描写美好的理想生活。又真实地再现当时的社会生活。本将结合诗人的某些诗篇。重点分析诗歌中的现实主义特点。  相似文献   

14.
15.
皖西民歌具有独特的地域风格,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皖西民歌歌词继承了《诗经》的现实主义和《楚辞》的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它反映了皖西区域社会生活的本质,表现了皖西人民的爱情婚姻、生活习俗、思想感情等,它朴素亲切而新奇的语言风格,以及内容所富含的客观生活事相,形成具有皖西特色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分析其创作方法,对更好的传承与发展皖西民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由于现代艺术创作和艺术理论对艺术本性和艺术真实性等问题的深层探索,人们普遍认为艺术是用符号构成的一个新的世界,它既有自己的结构又有社会现实和人生体验充满其中。由此,历史上有关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问题在艺术本性中自然得到了解决。  相似文献   

17.
市场浪漫主义和市场现实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些年来,学术界围绕中国加入WTO的时间和条件已经有不少讨论,也出了一些书。但是,我总感到这些讨论似乎还缺点什么。有的人可能自己是懂得的,却未免故作高深,给人以雾里看花的感觉;有的人可能自己也不懂,跟着唱高调;有的则是半懂不懂,煮了夹生饭给人吃,或卖弄名词、术...  相似文献   

18.
以法国大革命这一对欧洲大陆造成全方位深刻影响的历史事件对英国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作为线索,讨论了革命前夕的英国浪漫主义以及革命对浪漫主义的促进与分化,并就众说纷纭的英国浪漫主义在法国大革命失败冲击下的分化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消极浪漫主义与积极浪漫主义是在法国大革命冲击下一个流派的两种倾向,指出了这两种不同的倾向具体表现在面对法国大革命的失败抒发的情感不同、对于革命失败幻灭的社会现实提出的替代境界不同和文学流派发展趋势的不同。  相似文献   

19.
读《庄子》,我们会感觉到,庄子对“人间世”的观察是那么细致,那么入木三分,他要求挣脱“圣人给人们加上的枷锁的心情是那么迫切”。林希逸评论庄子,“其见道精,其愤世甚”。正因其“见道精”,“愤世甚”,其散文的美感个性特征不仅使我们看到一个浪漫主义者浮想联翩和夸张奇特的情调;还使我们看到一个现实主义者的观察犀利的慧眼。在《庄子》里,一种现实主义精神贯注于浪漫主义方法之中,以浪漫主义的形式,表达了现实人生的主题。 横亘在庄子眼前的,是一个充满危机与恶浊的“人间世”。由于深深憎恶那一个“人间世”,他对现实中形形色色的现象,进行了无情的鞭答与讽刺。在《人间世》中,庄子把笔伸向夏商时代,记载了“桀杀关龙逢,纣杀王子比干”的历史事实;更揭露、鞭挞了当代的暴君:“卫君其年壮,其行独,轻用其国而不见其过,轻用民死,死者以国量乎泽.若蕉.民  相似文献   

20.
王青伟的《村庄秘史》是一部有独到之处的长篇小说,兼具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品质,通过写实描写和超现实描写的巧妙融合,创造出了史诗性与神话传奇性结合的现代主义文本,在离奇的秘史中隐喻对文化和人性的批判,显示出救治人性和社会的文化反省姿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