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信陵君窃符救赵》中,侯嬴为信陵君最后能救赵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也是赵国间接的恩人,是他一手促成了信陵君完成“五霸之伐”,然而此人最后结局是“北乡(向)自刭”。这着实令人费解,他是不是一定要自杀呢?如果他不自杀又会有怎样的结局?侯嬴只是一个年老家贫、地位卑下的“夷门监者”,然而信陵君听说他是个贤者,举行隆重的仪式亲自去迎接他,还为他特意到肉市去拜访屠户朱亥,而侯嬴却“俾倪,故久立与客语”。这时,“从骑皆窃骂侯生”,而“公子色终不变”。到家后,信陵君又引侯生“遍赞宾客”,并且“为寿侯生前”,待侯生为上宾。试想这样的…  相似文献   

2.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6年12期载张雅珩先生《候赢“北向自刭”为哪般》一文(以下简称张文),论及高中语文第四册《信陵君窃符救赵》中的侯赢之死,笔者读后存有异议,愿与张雅珩先生商榷。原因一,张文认为侯赢自刭“为坚定信陵君夺晋鄙军权来却秦救越的信念。”笔者认为此说不能令人信服。此说前提是侯赢忧虑怀疑信陵君的救  相似文献   

3.
高中语文第四册《信陵君窃符救赵》一文中,对“今日嬴之为公子亦足矣”的注释是:“今天我侯嬴为公子尽力也够了。”我认为此注有待商榷,其理由如次:一、注释为“今日我侯嬴为公子尽力也够了”,与文章的内容相悖。我们不妨看一看下面的内容;“今日嬴之为公子亦足矣!...  相似文献   

4.
《信陵君窃符救赵》中的侯赢,也是司马迁精心描写、倾心歌颂的人物,不可忽视。尤其当信陵君危难之时,侯赢分析了局势,献窃符矫夺晋鄙兵之良策,荐朱亥助他成功,一切安排停当之后,即出人意料之对信陵君说:“臣宜从,老不能,请数公子行日,以至晋鄙军之日,北向自刭,以送公子。”此处真是惊心动魄,令人咋舌!侯赢为什么一定要用死来送信陵富呢?这种死有什么意义呢? 如果按照高中语文教学参考书(第三册)的看法,即侯赢的死,“体现了士为知己者死的时代风尚。”似乎也解释的通。战国时期的确不乏先例:晋国豫让漆身吞炭为智伯死;荆轲图穷匕首见刺秦  相似文献   

5.
《魏公子列传》对人性的复杂性有着极为深入的表现。信陵君"好名"的特点对他的心理和行为都有极强的支配性。侯嬴为何不直接告诉信陵君"窃符救赵"的计策?侯嬴为何自杀?本文将阐述笔者的新解。  相似文献   

6.
教学传统名篇<信陵君窃符救赵>时,学生对侯赢的兴趣远远超过了信陵君.信陵君利用如姬窃取兵符成功后,侯赢对他说要"北乡自刭",而信陵君到晋鄙军的当日,"侯生果北乡自刭".……  相似文献   

7.
李建栋 《学语文》2004,(2):23-23
信陵君窃符救赵事堪称历史佳话,流芳千古。同时,这一事件的深层内涵也很值得我们反思。新版高中语文第六册教学参考书认为窃符救赵事件突出了信陵君“急人之困”的义勇精神,这固然无可厚非.然而这是否就是窃符救赵流芳天下的根本原因呢?这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人们在仰慕信陵君急人之  相似文献   

8.
《信陵君窃符救赵》中“遍赞宾客”一句,教材注为“(向侯生)周遍地介绍客人”。愚以为不妥,理由如下: 侯嬴为“隐于市”的一代高士,对宫廷机密(如兵符存放处,赵王宠如姬等)尚且清清楚楚,对有影响的人更是深有研究,如能预知公子  相似文献   

9.
《信陵君窃符救赵》,这一标题不妥.课题是主谓短语,按照语言习惯理解,“窃符”的是信陵君,而非别人.然而,说“信陵君救赵”没有弊病,加“窃符”二字就有点问题了.因为根据情节,窃符之举,出谋者是侯生,实践者是如姬,信陵君不过是从侯生之计,请求如姬这样做罢了.着一“窃”字,实在容易误会为信陵君亲自决策,主动盗窃,把“信陵君”和  相似文献   

10.
歪批侯嬴     
凡《信陵君窍符救赵》读者,无不感慨信陵君礼贤下士,敬服侯嬴忠于知己、多谋善断、洁身自好的人格品性。  北宋文豪王介甫曾说过,孟尝君乃“鸡鸣狗盗之雄耳。”初生牛犊不怕虎嘛,不知天高地厚的我毕竟年轻气盛,今天倒要冒昧斗胆地谈及一下因信陵君的迂,而引出侯嬴伪君子之谋。  且说那侯嬴,有何能耐?从始到终,无处不是老谋深算,为自己扬名天下作打算。  既为隐士,又何去守夷门,交于市井之中?何不找个山林水川怡然自乐,田夫野老,渔夫樵者与之俱欢?公子送礼,当然有不受之理。要不然,世人皆以“贪”而评之。不收初礼…  相似文献   

11.
高中语文课文《信陵君窃符救赵》,节选自《魂公子列传》;而《魏公子列传》,又是《史记》中的名篇。《信陵君窃符救赵》是一篇传诵下古的作品,那么,它让人再陵不厌的原因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2.
信陵君窃符救赵事堪称历史佳话,流芳千古。同时,这一事件的深层内涵也很值得我们反思。新版高中语文第六册教学参考书认为窃符救赵事件突出了信陵君“急人之困”的义勇精神,这固然无可厚非,然而这是否就是窃符救赵流芳天下的根本原因呢?这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人们在仰慕信陵  相似文献   

13.
《信陵君窃符救赵》一文,其主题是歌颂信陵君的“礼贤下士”和侯赢的“士为知己者死”。而这个主题又是通过“窃符救赵”这个中心事件来表现的。信陵君最终却秦存赵,是与侯赢的谋划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14.
《信陵君窃符救赵》这一标题,其准确性本来无可非议,无懈可击。《语文教学通讯》第10期刊登的马展同志的“《信陵君窃符救赵》标题小议”(以下简称“小议”)一文,却断定“这一标题不妥”,说了一串不成理由的“理由”,对课文标题作了否定。我认为《信陵君窃符救赵》这一标题高度准确地概括了全文的内容。“救赵”是目的,“窃符”是手段,这是显而易见的常识性的基本点。全文自  相似文献   

15.
侯赢是《史记》中的一个人物,他是魏国的一个隐士,年七十,家贫,为大梁夷门守门者。信陵君屈尊求贤,亲自驾车虚左迎接他于大庭广众之中,遍赞宾客,酒酣,到侯生前,举杯为他祝寿。侯赢受信陵君的知遇之恩,为了报答,在赵国危急求救时,为信陵君出了"窃符救赵"之计。当"窃符"完成,公子过谢侯生,侯生曰:"请数公子行日,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以送公子。"侯生突然主动提出"自刭"之说,使读者费  相似文献   

16.
夷门歌     
王维  张宏星 《学语文》2005,(9):43-44
高中语文六册《信陵君窃符救赵》一文记叙了信陵君交结侯赢的情况和窃符救赵的始末。而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夷门歌》则以84字概括了信陵君窃符救赵这一历史事件。  相似文献   

17.
节选自《史记·魏公子列传》的这篇课文,主要通过信陵君结交侯赢和窃符救赵两件事情来表现他“仁而下士”和“急人之困”的品格,体现了人物传记的一般写法。要引导学生学好这篇课文,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释题理干从课文题目看,“信陵君”是主语,正体现了为信陵君立传的主旨。但从课文内容实际看,“窃符”既不是信陵君的主意,也不是他具体执行。并且,单靠信陵君和他带的几个门客也救不了赵,那只是“以肉投馁虎”。可是,为什么要把窃符救赵的功劳算到他的帐上呢?这不单是因为他的身份与地位,更重要的是因为他的“仁而下士”和“急人之困”的品格。  相似文献   

18.
罗献中 《学语文》2004,(3):17-17
《信陵君窃符救赵》塑造了信陵君礼贤下士的形象。在叙述信陵君宴请隐士侯生这个故事时 ,有这样几句话 :“至家 ,公子引侯生坐上坐 ,遍赞宾客 ,宾客皆惊。”其中“遍赞宾客”一句是什么意思呢?课本作注曰 :“(向侯生)周遍地介绍客人。”笔者认为此注正好说反了 ,不合情理 ,应该  相似文献   

19.
且说侯嬴之死四川省万源县罗文中学谯义三秦破赵长平军,又进兵包围了赵的都城邯郸。赵已处在生死存亡关头,多次向魏求救。而魏王却畏秦,将派去救赵的晋鄙军止住,作壁上观。魏公子信陵君不得已窃了兵符,杀掉晋鄙,进兵击秦军,才解了邯郸之围,保全了赵。魏与赵,是邻...  相似文献   

20.
侯嬴二题     
侯嬴二题———黑龙江/林清峰一、侯生为何“北乡自刭”?作品叙述当如姬窃得兵符,魏公子无忌又请来朱亥后,救赵的一切条件均初步具备。作品写道:“侯生曰:‘臣宜从,老不能。请数公子行日,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以送公子。’”读至此,很多读者困惑不解:在这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