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活着》展示了一幅幅死亡全景图。余华根据他儿时的生活经历以及对现实的理解,讲述了一个个死亡的事件。《活着》死亡的背后,超越了作者以暴力、血腥、恐惧渲染死亡的怪圈,寄托了作者对中国几千年来农民苦难命运的关注与思考。中华民族的传统的精神原型给予人们面对死亡的勇气与信心。  相似文献   

2.
追忆情结、故乡情结、草根情结和死亡情结等内在心理空间的各种错综复杂的情结筑就了何述强独特的精神特质,从而形成了他独特的散文风格。何述强负载着这种独特的精神特质和话语风格行走在记忆的洪荒旷野。  相似文献   

3.
余华的写作     
<正>著名作家余华在他的长篇小说《兄弟》后记中写道:起初我的构思是一部十万字左右的小说,可是叙述统治了我的写作,篇幅超过了四十万字。写作就是这样奇妙,从狭窄开始往往写出宽广,从宽广开始反而写出狭窄。这和人生一模一样,从一条宽广大路出发的人常常走投无路,从一条羊肠小道出发的人却能够直到遥远的天边。所以耶稣说你们要走窄门。他告诫我们,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  相似文献   

4.
曹禺的成名话剧《雷雨》被称为中国话剧走向成熟的标志。《雷雨》的主人公周萍也以其性格的复杂性和神秘性让研究者着迷。本文从精神分析的角度对周萍进行评析,得出周萍的罪恶感既来自于他的俄狄浦斯情结,又来自于他对乱伦禁忌的触犯这一结论。同时,通过分析又认为周萍的性格的塑造与曹禺本人的心理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5.
艺术之途的变迁与追求-评余华的三部长篇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呼吸与细雨》到《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呈展着余华艺术之途变迁与追求的轨迹,其内蕴和本形态都昭显着作家从先锋到民间转变的气象,这既有作家使命感和责任感的重建,又有余华对现实解救的信心,心态的变化及一贯的精神气质,是一种自觉的艺术选择。在从形而上的思索到形而下的凝视中,其价值评判,其艺术得失,都与余华对民间这一审美维度的理性审视紧密相联。  相似文献   

6.
现代湘籍作家大量运用方言土语进行文学创作,其心理动因在于强烈的方言情结。这种方言情结带有极强的乡土根性,源于他们对乡土家园根深蒂固的情感依恋和对精神家园的自觉追求。由于文学创作的语言本性,现代湘籍作家们的书写行为必然由精神还乡演变或具化为语言原乡之举。母语方言成为他们文学想象中重要的话语资源,这种认同和运用母语方言的写作方式,也成为他们展现湘地独特的生活图景和生命形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情结是指在人们心理活动中经常起作用的情感、思维、意念等,是支配和控制人的行为的一种心理力量。对学生写作来说,情结其实就是生活的结晶,尤其是生活中的不幸、痛苦、劫难和震撼心灵的人和事,更容易成为学生心理上的情  相似文献   

8.
情结是指在人们心理活动中经常起作用的情感、思维、意念等,是支配和控制人的行为的一种心理力量.对学生写作来说,情结其实就是生活的结晶,尤其是生活中的不幸、痛苦、劫难和震撼心灵的人和事,更容易成为学生心理上的情结.  相似文献   

9.
精神的圣火永不熄灭——论海明威的死亡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死亡"主题几乎贯穿了海明威的所有作品。深入研究海明威传奇的生平和他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可以发现作家对"死亡"有着特殊的敏感和偏爱,这种敏感和偏爱形成了浓重的海明威式的"死亡情结"。作为拳击家、渔夫、猎手和作家的海明威将创作与享受、爱好与事业融为一体,亲身体验死亡,感悟死亡,参透了死亡的真义。从作家的"初识死亡"、"直面死亡"和"超越死亡"三个方面能够解析海明威"死亡情结"的成因,重新理解海明威其人其文。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悲剧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美学家朱光潜甚至认为“对人类的不合理性没有一点感觉,也就没有悲剧,而中国人都不愿承认痛苦和灾难有什么不合理……西方悲剧这种文学体裁几乎是中国所没有的。直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人”才一改沉默的历史,浮出历史地表,开始了“心灵的探寻”和“艰难的选择”,中国文学也才有了书写悲剧的历史。  相似文献   

11.
余华在写作之前,曾经有过5年的牙医生涯,这很容易让人联想起有过相似的弃医从文经历的鲁迅、郭沫若。这只是一种巧合,余华喜欢上文学跟牙医经历并没有什么直接联系,倒是跟大字报有关。余华说,  相似文献   

12.
罗伯·格里耶曾三次访问中国,他无疑是最受中国读者关注的法国当代小说家,这一点连格里耶自己都感到意外。从上世纪70年代末,格里耶几乎所有的作品都被翻译成中文,他的影响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达到高峰。但真正读他作品的人,也许并不比谈论他的人多。有人说余华的创作受了格里耶的影响,而余华自己否认了这一点。余华说:由于  相似文献   

13.
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183;雍也》)意思是质朴多于文采,就像个乡下人,流于粗俗;文采多于质朴,就流于虚伪、浮夸。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才是个君子。这句话是孔子对君子人格的规范。人如此,文亦如此。内容厚实、观点新颖,但语言梗塞、结构杂乱的文章.难以引发阅读兴趣,更不用说给人教益、引起审美愉悦了:反之。内容空洞、观点陈腐、无病呻吟的文章.辞采再绮丽.结构再精美,同样令人难以卒读。乾嘉年间。“阳湖派”就主张“质为文所彰,文为质所存”,强调文质并胜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4.
周朴园是一个具有丰富、复杂的心理情感的人物形象,过去人们更多关注其显在表征,也往往遮蔽、过滤掉了这个人物形象具有个性特征的隐在的心理情感内容,有必要从个体生命的心路历程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阐释,以逼近其本相。在周朴园的心灵情感世界中有一种情结即对侍萍的爱恋、怀念,这种情结郁积于其心灵深处,成为影响甚至决定周朴园行为的潜意识,从而也使周朴园这个人物形象具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对周朴园的这种情结以及由此而生的潜意识进行深入分析,有助于更清楚、更真切、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曹禺为我们塑造这个人物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5.
余华在写作之前,曾经有过5年的牙医生涯,这很容易让人联想起有过相似的“弃医从文”经历的鲁迅、郭沫若。这只是一种巧合,余华喜欢上文学跟牙医经历并没有什么直接联系,倒是跟“大字报”有关。余华说,他念中学的时候,迷恋上了街道上的大字报,看着那些认识的人,怎样用恶毒的语言互相谩骂,互相造谣中伤对方。有追根寻源挖祖坟的;也有编造色情故事的,同时还会配上漫画,漫画的内容就更加广泛了,什么都有。“在大字报的时代,人的想象力被最大限度地发掘了出来,文学的一切手段都得到了发挥,什么虚构、夸张、比喻、讽刺……应有尽有。这是我最早接触到的文学。”对于写作,余华有句名言说。“写作就是这样奇妙,从狭窄开始往往写出宽广,从宽广开始反而写出狭窄。这和人生一模一样。从一条宽广大路出发的人常常走投无路,从一条羊肠小道出发的人却能够走到遥远的天边。”  相似文献   

16.
清代乾嘉年间文人屠绅的小说,好以古涩文字写荒诞内容,这种独特文风的成因:一是当时社会思潮、学术风尚所促成;二是受圈内朋友的影响;三是自身经历、修养、性格所致。  相似文献   

17.
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意思是质朴多于文采,就像个乡下人,流于粗俗;文采多于质朴,就流于虚伪、浮夸。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才是个君子。这句话是孔子对君子人格的规范。  相似文献   

18.
崛起的土家族作家群重视乡村经验,主动汲取土家文化传统的养料,把握土家民族精神性格的精髓,借用民俗来表达自己的民族之思,体现为民俗写作。民俗成为了民族精神与文本意蕴的双重载体,小说作品具有强烈的民族特征的同时也体现鲜明的个人风格。对土家族作家民俗写作的揭示和讨论,进一步总结和反思民族文化传统与当代文学之关系都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罗伯·格里耶曾三次访问中国,他无疑是最受中国读者关注的法国当代小说家,这一点连格里耶自己都感到意外。从上世纪70年代末,格里耶几乎所有的作品都被翻译成中文,他的影响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达到高峰。但真正读他作品的人,也许并不比谈论他的人多。有人说余华的创作受了格里耶的影响,而余华自己否认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20.
网络写作的出现和发展对传统写作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同时也消解着传统写作的精神主体。本文通过分析后现代解构主义的社会哲学思潮对网络写手的影响,写作主体以及写作精神的变迁,网络写作的商业化等要素来阐述网络写作对传统写作精神主体的消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