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跨界民族研究是我国边疆学的重要内容。我国西部与邻国跨界民族的形成十分复杂,有着深远的历史根源。疆域的变迁、民族的迁徙等多重情况的相互叠加是其重要成因。同一民族分布在不同的国家,政治上区别为不同国家的民族。跨界民族与国家的关系是政治隶属关系。在我国,跨界民族与国内其他民族的关系是统一国家内部各民族和而不同、彼此交融、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我国跨界民族聚居地方隶属多民族统一国家格局,不仅拥有历史继承性,而且具有现实延续性,并在时代的进程中不断巩固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古代中国民族观与国家统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代中国民族观包括对国内不同民族关系认识层次上的夷夏观和对中华民族与他国关系认识层次上的新华夷观两方面的内容。古代中国民族观对多民族国家统一、政治统一和国土统一有极其深刻的影响。以古代民族观为基础的国家统一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多民族统一国家,民族关系是否和谐,关系着整个国家的团结与稳定,关系着现代化大业的顺利实现.分析毛泽东关于民族区域自治的思想与实践、民族平等团结的思想,对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民族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多元文化作为当今世界文化发展的一种趋势,对学校的德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我国是多民族统一的国家,和谐民族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一背景下,在民族地区学校及藏汉杂居区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多民族统一的国家。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由蒙古族建立并占统治地位的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封建王朝,在历史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我国历史上大多数朝代是由汉族统治者掌握政权,对以蒙古族为统治者的元朝,史学界曾出现种种非议和责难是应该认真分析研究的。元朝发展农业等一系列措施,对元朝社会乃至后来历史的发展都有重大影响,其建立是历史的一个发展和进步,是少数民族和汉族关系的一个大融合。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所以民族是否团结关系到社会是否统一、稳定,对我国未来的发展影响重大,因此如何有效实施公民教育增强各民族对国家的认同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社会工程。公民教育工作需要从多个层面和广泛角度去思考,利用当前国内的政策研究、制定以及评估,才能取得效果。本文就我国多民族对国家的认同以及公民教育展开研究讨论,希望能够为我国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保护世界文化遗产打造文物旅游精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典皇家园林和皇家寺庙群;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的历史见证.在造园和建筑上,综合运用多种传统技艺,博采汉、藏等多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是中国古典园林与寺庙建筑艺术的集大成之作,也是世界古典园林与建筑宝库中的不朽篇章,具有丰富的多民族历史文化内涵,更是一座天然民族文化宫和中国古代文化的露天博物馆.  相似文献   

8.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种族、多民族聚居生活的地区。千百年来,几十个民族在天山南北辽阔的土地上生息繁衍、和睦相处,共同建设美丽家园。历史经验证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合作始终是新疆民族发展历史的主流,是新疆社会发展进步的生命线。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多民族国家,其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世界民族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传统体育和民族舞蹈作为民族文化中的一部分,是经过历史淘洗沉淀下来的两块文化瑰宝,虽然它们现在有着明显区别的不同的社会活动模式,但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是呈交缚、分化、吸纳、共生的关系向前推进,通过对它们的历史渊源研究,从而为民族文化的研究特别是传统体育和民族舞蹈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各兄弟民族共同缔造了祖国的历史,并共同开拓着祖国的未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民族和民族问题的普遍原理,结合中国国情和具体实践,创立了正确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理论,制订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毛泽东同志十分重视我国民族问题,认真总结了我国民族工作的丰富经验,提出了一整套关于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理论和政策,构成毛泽东思想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拟从民族关系,民族发展,民族干部的培养等几个方面,对毛泽东同志关于少数民族问题的理论试作肤浅的分析,由于本人学识肤浅,文中不足与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各位专家给予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1.
引导人们正确看待和处理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是现代多民族国家实现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发展的一个重要保障。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是辩证统一的一对矛盾体,二者既有差异性又有一致性。只有正确认识并积极促进二者的协调统一,才能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强化国家认同感,从而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屡次以中国少数民族人权问题为借口干涉中国内政。当前,中国政府面临着对外扩大交流与对内协调民族关系的双重任务,因此人权问题特别是保障少数民族人权仍然是党和国家的重要任务之一。只有保障少数民族人权,才能协调民族关系,保持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稳定与繁荣。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顺利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证.在新形势下,高校强化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构建和谐校园,同时也有利于抵制民族分裂,促进社会稳定和中国梦的实现.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存在着教育内容陈旧、教育方法单一、缺乏统一的领导和良好的师资队伍等问题,需要从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原则、丰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内容、创新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途径三个方面进行改善.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兄弟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而每项传统项目都有其美的内涵,通过对民族传统体育美的形成、特点及价值进行阐述,旨在对民族传统体育进行弘扬和传承。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的解决、民族地区的发展关系着祖国统一和边疆地区的稳固。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概念,中国式现代化是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时代智慧和时代方案。从民族发展的角度分析,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不仅是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实现多民族共同富裕、多地区协同发展的关键举措。因此,从中国式现代化内涵的视角分析,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维度可以概括为:人口发展维度、共同富裕维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维度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维度。  相似文献   

16.
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政治环境和“天下一家”语境下,四裔归属意识的不断增强,是秦汉时期的“中国”认同获得空前发展的根本机制。郡县制管理体制机制下东西南北各地、各族居民先后被“编户化”而统称为“秦人”和“汉人”,意味着在秦汉王朝疆域版图之内各族居民在共同的政治、经济、文化政策下,相互认同而实现的空前民族统一,体现出当时东西南北各族对以秦汉王朝为代表的“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维度下的全方位认同。这是中国古代国家形态、民族内涵及其关系格局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转机,这种直接以统一帝国疆域划定的规模空前的统一民族共同体的出现,对于后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凝聚,具有重要的奠基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元朝建立后,统治者为了稳定社会秩序和巩固国家政权,开始在文化教育领域大力推行"遵用汉法"的文教政策和教育措施.尽管这些文教政策和教育措施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这些政策和措施的制定与颁行,对于促进中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发展,对于各民族之间文化与教育的交流和融合以及缓解民族矛盾、维护民族团结却都发挥了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从当今世界的现状来看,民族与国家的不一致性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如何协调民族与国家的关系、多民族国家如何选择国家建构形式,是多民族国家繁荣发展的关键。而且国家结构形式问题也是无产阶级建设和巩固其政权以及向共产主义过渡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就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国家建构形式的思想进行简单的论述,以求证马克思、恩格斯对多民族国家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采取何种国家结构形式的最主要设想。  相似文献   

19.
张岩 《职大学报》2022,(2):15-17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如何通过陈列展览讲述好中国故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展览人必须要思考的问题。文章通过包头博物馆《表里山河——包头古代历史文化陈列》的设计与实践,探讨通过历史类陈列展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文化产业是中国整个文化产业发展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地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充分利用当地富有特色的文化资源,促进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以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例,从现状、存在的问题、解决办法等方面进行民族地区科技能力普及与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关系的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