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中国与美国的基础教育相比,人们普遍认为:中国的基础教育是打基础的教育,学生“学得多悟得少”,而美国的基础教育则是培养创造力的教育,学生“学得少悟得多”。中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极大地改变了这种现状。从教学指导思想和教育管理理念以及教育教学实践上,新课改为中国中小学教育的超前、跨越性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  相似文献   

2.
学生课业负担问题是当今实施素质教育所研究的重要课题,下面从学校内部的角度就此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目前学生课业负担现状 由于多年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的教育思想和观念还比较陈旧,对学生课业负担的认识和安排与素质教育要求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学生的课业负担问题,说到底还是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目前,在学生课业负担问题上存在着六多六少:重智育能力培养多,德育、体育、美育及劳动技能教育少;动脑书写作业多,动手实践活动少;本学科知识联系多,跨学科知识联系少;机械记忆模仿多,创新灵活运用少;注重整体学生…  相似文献   

3.
时代呼唤创新教育,创新教育呼唤创新人才,而创新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创新型的教师和充满科学与创造艺术的课堂教学。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着诸多弊端,如:教师讲授多,学生思考少;教师演示多,学生动手少;师生一问一答多,学生探讨研究少;教师启动问题多,学生启动问题少;强求一致多,发展个性少;大课堂形式多,个人小组学习少;机械重复练习多,多层次变式练习少;照本宣科  相似文献   

4.
时代呼唤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呼唤创新人才 ,而创新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创新型的教师和充满科学与创造艺术的课堂教学。长期以来 ,受传统教学的影响 ,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着许多弊端 ,如 :教师讲授多 ,学生思考少 ;教师演示多 ,学生动手少 ;师生一问一答多 ,学生探讨研究少 ;教师启动问题多 ,学生启动问题少 ;强求一致多 ,发展个性少 ;大课堂形式多 ,个人小组学习少 ;机械重复练习多 ,多层次变式练习少 ;照本宣科多 ,智力活动少 ;死记硬背多 ,鼓励创新少。这些倾向妨害和限制了学生与生俱来的个性和潜能 ,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作为教师 ,应该…  相似文献   

5.
访美归来再话数学教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美国的数学教育全表现在课堂,教学气氛相对活跃而实际水平较低.与美国数学教育相比,中国数学教育的优势主要有:中国小学算术训练要比美国广而强;初中平面几何是训练数学思维能力的沃土,中国学生的初中平面几何基础强于美国学生;中国高中毕业生的数学知识水平比美国高中毕业生高;中国中学生的学习时间比美国学生长,学习的知识比,美国学生深奥;中国学生比美国学生有紧迫感等中国数学教育存在这不同于美国的另一种自我封闭.  相似文献   

6.
正著名教育专家叶澜教授指出:我们的课堂存在着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缺乏对学生生命价值的尊重。长期以来,课堂上教师讲解多,学生思考少;个体学习多,合作交流少;传授知识多,探索过程少;学生难以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更谈不上对生命价值的品味。数学课程标准明确了数学教学活动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尊重学生主体的存在。近年来,我们借鉴生本教育理念,实现了学生积极、主动、活泼、健康地发展。一、重视学生主体,让学生成为主人生本教育的课堂完全改变了传统教育中的"老师讲学生听"的局面,让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主动探索、交流  相似文献   

7.
美国历来极为重视中小学生公民教育。自1971年起,美国开始对中小学生公民教育进行全国性教育成就评价,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美国公民教育由四个主要的评价目标组成:评价学生储备的公民知识和公民技能;评价学生对美国民主的核心价值、原则、观念的理解;评价社区和学校中影响学生公民教育的因素;评价要避免歧视,提供有效信息。包含三个方面内容:公民知识,公民技能,公民素质。极大地引导了中小学公民教育,促进了中小学生公民素质的提高。我国应借鉴美国中小学生公民教育评价中的有益经验,促进我国中小学生公民教育评价改革:如中小学公民教育的教学与评价分离;中小学公民教育评价要贴近学生实际;中小学公民教育评价的目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美国,黑人生活困难,受教育的条件差,黑人上大学的人数少.上了大学后,不少黑人学生由于受到歧视,产生孤独感.同时,黑人学生家庭不富裕,造成许多黑人学生中途退学,因此,美国大学毕业而取得学位的黑人越来越少.  相似文献   

9.
很多学校的德育工作说教性强,脱离学生实际,学生主体参与少、体验少,使得德育工作缺少生机与活力,缺乏实效与特色。立足感恩教育,以感恩情怀培育为主线,带动学生全面发展,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本文着重阐述多彩活动,感恩教育显体验性;多方联动,感恩教育显社会性;梯度评价,感恩教育显人文性;阵地建设,感恩教育显长效性,从而使感恩教育深入人心,让每个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凸显学校德育特色。  相似文献   

10.
美国中小学是培养人的基础素质的教育。主要表现如 :十分重视体育、艺术教育 ,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和智商情商的全面发展 ;教会学生基本的行为规范 ,培养学生的诚实品质和文明习惯 ;尊重个性 ,建立自信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美国中小学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及欧洲、日本 ,也不及中国。特别是美国教育不可能突破个人利己主义的价值体系 ,这一点与我国的社会主义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11.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实现教育目标的主阵地,也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生命成长的重要场所。目前的课堂教学,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如下问题:教师讲授时间多,学生自主学习少;教师灌输知识多,学生自主探究少;教师预设问题多,学生互动提问少;教师统一要求多,发展学生个性少。这不仅造成了课堂教学低效或无效,而且影响了学  相似文献   

12.
陆勇强 《教师博览》2012,(12):10-11
看到一则有意思的趣闻,关于教育的。1979年6月,中国一个访问团去美国考察初级教育,回国后,访问团报告中有这样的描述:学生不分品德优劣、能力高低;小学二年级学生仍然不识字;孩子们重视音、体、美教育,轻视数、理、化教育;课堂纪律不好,学生无视老师存在……这个参访团的结论是,美国的初级教育非常糟糕。同一年,美国也派考察团来中国,他们也有考察后的感想:中国小学生上课纪律很好,手放在胸前,除非老师发问,否则学生不敢讲话;中国学生回家还需做作业;以分数排列优劣。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不少学生反映我们的教学中存在着“五多五少”的现象,即教师注重传授知识技能多,进行创造性教育少;课后作业多,课外活动少;理科教学中学生背实验多,动手做实验少;实验时照方抓药多,思维活动少;验证性实验多,探索性实验少。这种评价表明:学生有自我表现和自我完善的欲望,有开发创造力的要求。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状况,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  相似文献   

14.
《世界教育信息》2013,(1):55-59
在美国,开展来华留学的机构主要有政府部门、高等院校及教育组织,它们针对不同范围和层次的教育开展了各类合作和交流项目,使更多美国学生有机会来华留学。当前,美国学生来华留学还面临经费困难,学分、学历学位互认的问题;而我国的项目、渠道及服务也有待提升。我国应进一步加强与美国高校、教育组织的合作;练好内功,为学生提供更为完善的服务;深化高校合作,保持短期学分项目优势,推动长期学位项目发展;支持建立留华学生团体或校友网络。  相似文献   

15.
我校是一所普通小学。在教育实践中,我们感到最大的忧虑是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下,学生负担过重,教学质量不高。学生负担过重主要表现为“四多四少”,即:课堂满堂灌,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机械重复性、惩罚性家庭作业留得多,学生主动学习的少;为了  相似文献   

16.
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独立人格,使学生富有创造精神。应该少些包办,多些自主,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要让学生学会自我发现;要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少些限制,多些引导,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和幻想。少些理性,多些情趣,注意发挥教材美学的教育价值,构建学生完美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7.
一、研究背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了解别的国家的数学课程改革能为我们的数学课程改革提供资源.美国是数学教育大国,比较中美两国的数学教育.美国的教育注重广而博,中国的教育注重窄而深;美国的教育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自主、自立精神,中国的教育注意培养学生严格、严密、严谨精神.美国在创新  相似文献   

18.
中小学的突出问题之一是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其表现形式是作业多,复习资料多,考试测验多;学生休息时间少,睡眠时间少,参加各种课外、校外活动和自由活动的时间少。这几多几少带来的严重恶果是学生体质下降,特别是视力下降。学生把大部分时间用在学习和作业上,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被  相似文献   

19.
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要讲究管理语言的艺术。惩罚教育时,我们要多一些威严,少一些威吓;赏识教育时,我们要多一些恩厚,少一些恩赐;常规教育时,我们要多一些套路,少一些套话。班主任如果能做到这"三多三少",那么我们的教育应该是可以真正走进学生内心深处的。  相似文献   

20.
美国的电化教育(续)[美]冯友竹八、电子计算机在美国教育上的应用(一)电子计算机在美国学校应用的模式教育是一个需要辛勤工作的园地,教师在学校里无论投入了如何大量的工作往往觉得还是不够,这是因为目前学校的学生多,教师少,设备有限,在有限的时间里教师有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