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校本教研是以教师为主体、立足本校、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有效的教学研究活动,对小学教师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但当今小学校本教研存在着校本教研流于形式、教师主体意识不强、对校本教研没有准确认知、校本教研制度不完善、校本教研中缺少引领型骨干教师等问题。本文通过原因分析,提出具体措施,旨在提高校本教研效能,实现学校和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刘毅 《中国基础教育》2006,(1):20-22,11
“校本教研”为新形式下教师的发展提供了个有效的平台。“校本教研”就是一种融学习、工作和教研于体的学校性活动和教师行为;它通过学校内教师广泛开展各种活动,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提高技能,深化专业知识,更新教学手段和观念,从而推动教师专业化和教师的发展。本文从我校校本教研实施的四个层面、校本教研的七个模式和校本教研得以实施的四个保障三方面论述了我校高中英语教研组在一个学年里是如何进行校本教研的探索与实践的,并阐明了校本教研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校本教研是一种基于学校、以学校教师为主体进行的教学研究活动。文章从理论与实践结合层面诠释对校本教研的认识和实施校本教研的意义。指出校本教研的要点和做法——教师反思、同伴互助的专业引领,归纳出校本教研的两种组织形式。讨论了校本教研与传统教研的属种关系、与教育科研的交叉关系,特别强调了反思性、课题化校本教研模式。主张应从参与度、深度、结合度三个方面对校本教研实施评价。  相似文献   

4.
在校本教研中关注教师实践性智慧是实现校本教研目标的有效途径。通过个性化自我设计、互动式集体教研、反思式自主教研、引领式帮扶教研、专题式系列教研五种校本教研模式,有效提升教师实践性智慧。  相似文献   

5.
在教师专业成长空前重要的今天,究竟应该营造一种什么样的校本教研文化,用一种什么样的教研文化让教师沐浴其间?笔者认为,校本教研的核心在课堂,落脚点在课堂,课堂的成败决定课改的成败。事实也证明学校几乎所有的教研活动,都是在围绕课堂这个中心旋转。所以,校本教研的精髓应该是“以课(堂)为本”的教研。怎样实现“以课(堂)为本”的校本教研目标,实践证明营造“把课挂在嘴边”的校本教研文化是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陈家尧 《今日教育》2005,(12):38-39
教师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因素,随着新课程的推进,教师的素质成为一个事关新课程成败的关键因素,大力推进以校为本的校本教研制度建设,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已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潮流。教育部提出“创建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基地建设”,以制度的形式推进校本教研的开展。但是随着校本教研的深入实施,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校本教研追求的目标不能只是一种制度的建立,它更应是一种文化的重建。  相似文献   

7.
校本教研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平台,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保证。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传统的校本教研模式已滞后于教育改革的步伐,让教师产生了“教研倦怠症”,教师的“教研倦怠感”让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8.
校本教研能够提高藏区城镇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也是解决藏区城镇小学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问题非常有效的一种尝试。这些问题的存在,要求不断强化藏区城镇地区小学的校本教研意识,积极调动教师在教研方面的内需,通过自主教研这一方法使校本教研在藏区的城镇小学中呈常态化状态。  相似文献   

9.
虚拟校本教研是在基于网络环境下开展校本教研的一种教研方式,它是对传统教研活动的一种延伸。由于网络具有开放性、共享性和互动性等特点,使得校本教研能突破时空限制,方便校内教研人员、学科教师以及校外专家广泛地参与,因而有利于促进校本教研工作的全面普及,形成学校人人参与教研的局面,有效地推进校本教研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校本教研作为一种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新模式,受到许多中小学的重视。进一步明确校本教研的内涵,是校本教研的"新坐标";强化校本教研的意义,是学校教师进行校本教研的"引力磁场";校本教研的行动研究是激活教育教学科学化与艺术化生成的"愿景构想"的对策集。它需要构建起三级校本教研的工作流程,打造出校本教研的特色。  相似文献   

11.
课例研究:校本教研的有效方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课例研究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行为,提高了校本教研的实效,已成为校本教研的一种有效方式。课例研究作为一种“草根研究”,可以防止校本教研过多行政干预;关注长期目标,改进校本教研过多注重短期效果的弊端;是一种共享的专业文化,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关注学生的发展,给校本教研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2.
“校本教研”为新形式下教师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平台。“校本教研”就是一种融学习、工作和教研于一体的学校性活动和教师行为。本文从中年英语教师现今面临的语言表达的危机出发,提出话题式校本教研这个概念。并列举实例说明话题式校本教研的特点、可行性及其效果。  相似文献   

13.
在课程改革的进程中。“以校为本的教育教学研究”(简称校本教研)已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包括一线校长、教师的关注。校本教研有何意义和价值?目前遇到了哪些问题?笔者认为校本教研虽不是一个新生事物,也应该澄清校本教研的相关概念,以利于一线教师的实践;校本教研只是一种研究方法,无需制度化,更不可标准化;校本教研也不是标签。可以随意的贴等。  相似文献   

14.
立足校本视野与追求个人意义是校本教研现状的一种反动。有效校本教研必须以校本视野为立足点,这意味着,教师向同行"打开教室门",并与外部研究者"若即若离"。追求个人意义是校本教研有效的关键,这意味着,教师要研究个人当下的小而具体的实践问题,并通过知识管理发展合理的教师个人实践知识。  相似文献   

15.
于丽华 《甘肃教育》2023,(12):34-37
教研工作是保障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支撑,强化校本教研,必须突破校本教研面临的瓶颈,改革创新教研模式,“网格化”校本教研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文章以甘肃省酒泉市的学校为研究样本,梳理酒泉市学校校本教研现状,深入理解网格化校本教研的内涵要义,提出创建“网格”教研共同体,是提升校本教研实效性的有效举措。学校要构建网格化校本教研研修机制,形成跨学科、跨学段融合的教研体系,同时要重视教师自身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校本教研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然而许多学校在实施校本教研制度的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引导,形式单一,内容单薄。致使校本教研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下面,介绍几种校本教研的模式。  相似文献   

1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教师发展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要求教师不断学习、反思、成长、进步,不断更新观念,适应课改的需要。科学、有效的校本教研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校本教研的重要性正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日显突出,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研究的主要形式之一。如何发挥校本教研的优势,让课程改革稳步前行,我校在教研组创新课校本教研活动中进行了有效的尝试。  相似文献   

18.
立足校本视野与追求个人意义是校本教研现状的一种反动。有效校本教研必须以校本视野为立足点,这意味着,教师向同行“打开教室门”,并与外部研究者“若即若离”。追求个人意义是校本教研有效的关键,这意味着,教师要研究个人当下的小而具体的实践问题,并通过知识管理发展合理的教师个人实践知识。  相似文献   

19.
践行新课改的教育理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必须依托校本教研才能得以实现。而传统的校本教研,形式单一,教师参与的热情不高,收获不大。如何走出校本教研的困境?寻找一种行之有效的校本教研活动,成了当务之急。"同课异构"活动,不仅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而且为校本教研注入了活力。  相似文献   

20.
<正>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是当前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任务。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很多,其中,扎实搞好校本教研是一种针对性强、低成本、高效益的关键途径。校本教研要想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建设以校为本、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