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民办教育已经进入稳步发展的阶段,一大批有特色、质量高、声誉好的民办学校(以下简称民校)在全国各地居于民办教育发展的潮头。然而,民办教育发展的条件仍需进一步改善,发展的环境尚需进一步优化,学校的管理还需进一步规范。因此,对民校进行监督管理的督导评估已是刻不容缓的工作。本文试就民校的督导评估问题发表若干管见。一、评估目的的指导性开展民校的督导评估工作是落实“16字”方针的重要措施;是引导民校规范办学行为,优化学校的教育过程,是促使学校壮规模、创优质、上等级的重要环节;是保障学校投资者、管理者、教…  相似文献   

2.
“名校办民校”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中的一种特殊现象,是一个在教育实践中约定俗成的特定概念。从有关政策和操作实践来看,所谓“名校办民校”特指公办学校以种种方式参与举办民办学校的行为。从其实际内涵与办学模式考量,称“名校办民校”为“公校办民校”应更准确。  相似文献   

3.
“名校”办“民校”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面对教育资源紧缺、社会追逐优质教育的现状。“名校”办“民校”本是件可让学校和社会双赢的事,然而近几年却陷入了重重责难的尴尬境地。从当前情况看,名校的民校办与不办、上与不上,已经是个无法继续听之任之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近一两年来,各地公办名校(中小学重点学校)纷纷与房地产开发商等社会力量“联姻”,输出“名校”品牌,大搞“名校”办分校。“名校”办分校的具体形式,就是“名校”出让校名冠名权,派出校本部师资,与房地产开发商等社会力量联办民校,形成了“名校办民校”的态势。据估计,广州市与房地产开发商等社会力量联办的民校近50所,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我国其他城市也出现“名校办民校”风潮。一、“名校办民校”的利弊得失“名校办民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成了教育界最富争议性的话题。人们褒贬不一,是拓宽了教育投入渠道还…  相似文献   

5.
随着“名校办民校”模式在全国的普及,近几年来“名校办民校”已成为我国社会各哥关注的焦点。本文在研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名校办民校”的内涵、动因及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以期对“名校办民校”的研究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6.
名校办民校的形式一般有4种:(1)由名校在校内利用已有的资源(包括校舍、教师)独立举办民办学校,俗称“校中校”。(2)名校将收购的其他学校办成民办学校。(3)名校与民校合并组成教育集团。(4)名校与企事业单位联合举办民办学校。形势喜人1.名校的优质资源得到了低成本扩张名校是多年文化积淀和长期高质量办学的产物。经过多年的努力,这些学校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但因资金不足,在规模上难有大的突破。通过名校办民校,名校增强了造血机能和竞争力,从而更快地做大做强。2.盘活了薄弱校、民办学校的资源和社会上的教育投资资本名校拥有一流的软件…  相似文献   

7.
“名校办民校”并不是最近才出现的新鲜事,对此现象的争议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自前不久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报道了某地“名校办民校”的情况后,质疑和否定的声音渐渐占了上风。  相似文献   

8.
言文 《教育文汇》2004,(6):13-14
“名校办民校”蜂拥而起,且成为一些地方重要的教育发展政策。但这一做法在教育系统内部的争议最为激烈,观点针锋相对。  相似文献   

9.
1997年9月,香港教育统筹委员会(以下简称“教统会”)以《优质学校教育》为题,发表了第七号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提出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行动计划。为推动该计划的实施,特区政府专门拨出50亿港元设立了“优质教育发展基金”。近几年来,“优质教育”成为香港教育界和广大家长关注的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10.
《新教育(吉林)》2007,(4):62-62
2007年9月5日《中国教育报》发表了记者李伦娥的有关文章。 名校办民校在弥补优质教育资源和政府财政教育投入不足方面确实起过很大作用。但这一做法的负面效应逐渐凸现,特别是“民校”和“名校”的高收费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这与政府倡导的教育公平不协调。  相似文献   

11.
名校办民校“如今正成为一些地方重要的教育发展政策。但在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常委、苏州市副市长朱永新却在他的提案中鲜明地指出:这种做法应该及时停止!  相似文献   

12.
《广东教育》2004,(5):64-65
事件:近几年,名校办民校成为部分省市的重要教育发展政策,有些省市表示将充分利用本地名校优势吸引更多的资金合作办学。而苏州市副市长、教育学家朱永新则提出:停止名校办民校。他认为:“名校办民校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在利用国家培养的师资和长期积累的优质资源,让学生家长掏钱买他们  相似文献   

13.
《教育文汇》2004,(11):9-10
当前,全国各地纷纷掀起“名校办民校”的热潮,并声称这种做法是进行办学体制改革实验,目的在于做大做强优质教育资源,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要。但在运行中,“名校办民校”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已经危害到教育公平,扰乱了基础教育的正常秩序。  相似文献   

14.
公办名校办民校,这是个颇受非议的办学模式。但是,我校迅速做大做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实践证明,这个办学模式是完全可行的。我们白城一中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是吉林省首批办好重点高中。1998年以来,我校先后创办了两所“国有民办”分校,因而迅速步入了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启动产业 发展事业我们认为,学校教育具有基础知识产业的特点。这一认识来自于我们的实践。我校所在的白城市,其所辖的5个县(市、区)中就有4个属于国家级或省级贫困县,我校的国拨办学经费只够支付教师工资和部分冬季取暖费。虽然我校是当地的“龙头校”,但无论是…  相似文献   

15.
读了《中小学管理》2001年7-8期刊登的《“封闭式管理”质疑》(以下简称《疑》)一文,笔者对文中的有些观点不敢苟同,现不揣浅陋,陈述一二,以就教于方家。不合理吗?“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等等,是反对“封闭式管理”的重要依据。然而,生活能代替教育吗?社会能  相似文献   

16.
信息     
江西“八不准”严格规范师德,江苏文明学校命名不搞“终身制”,湖南规范“名校办民校”。[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近一两年来,各地公办名校(中小学重点学校、等级学校)纷纷与房地产开发商等社会力量“联姻”,输出名校品牌,大搞名校办分校。名校办分校的具体形式,就是名校出让校名冠名权、派出校本部师资,与房地产开发商等社会力量联办民校,形成了“名校办民校”的态势。据初步统计,目前仅广州市公办中小学中,名校与房地产开发商等社会力量联办民校的就有近50所,且数字还在不断刷新。一、名校办民校的有利之处名校办民校极大地调动了社会各界办教育的积极性,从而激活、发掘和获取了社会的投资支持,同时也增强了学校自身的造血功能,大大拓…  相似文献   

18.
杭州教育局正在进行声势浩大的教育办学模式的大改革。其改革的基本目标是实现学校教育的集团化。充分利用名校效应,在基础教育阶段实行“名校+新校”、“名校+民校”、“名校+旧校”、“名校+弱校”等的发展模式。这种教育发展模式的本意是将“名校”这块“蛋糕”做大,起到“做大做强”的规模效应,以期达成“依托名校发展优质教育,进而实现教育公平”这一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9.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简称“华附”)在广东是家喻户晓的名牌中学。华附在保证“招生不减、班数不减、质量不减”的同时,近年来,积极参与举办民办学校,相继在广东各地与民间资本结合办起多所民办学校,并在社会上赢得良好的口碑。通过“名校办民校”,华附把自己先进的办学理念、育人方式和教学经验带到了  相似文献   

20.
阿梅 《教育》2009,(2):5-5
读了《教育》旬刊2008年第34期关于“名校办民校”的调查,感觉很有价值,深受启发,也想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