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大学德育环境对于陶冶学生情操,引导学生积极向上,促进学生健康成才,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全面发展人才具有重要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大学德育管理的软环境在育人上,显得更为重要。创新大学德育管理的软环境需要建立开放的课堂环境、人文的校园环境、科学的制度环境和健康的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2.
软环境是一种影响别人选择的能力,如有吸引力的化、意识形态和制度等。大学德育软环境的构建,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大学精神传承、人际关系重构、校园化建设和管理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3.
关于大学德育创新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大学德育比较强调学生的规范性,但缺乏创造性,需要不断创新。大学德育创新不仅需要创新大学德育理念,做到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体现尊重原则和服务意识,坚持情感教育和实践体验相结合;还需要创新大学德育机制,创建科学的德育评价体系、形成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建立以自我需要为核心的多元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4.
论创新的大学德育管理的主体队伍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德育管理是大学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信息网络时代的到来,大学德育管理创新变得越来越重要和突出。实施大学德育管理创新,人才队伍是关键。本丈认为,其主体队伍应该是“两课”教学管理队伍、学生工作专职队伍、大学管理队伍和学生干部队伍。加强这四支队伍在大学德育创新工作的建设,显得极为迫切和重要-本丈从他们的观念、知识构成及工作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的创新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软环境建设是高校德育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它预示了学校的发展方向。本文主要着眼于软环境中“三环”的管理:“内环”-以“人”为本的管理核心,“中环”-以营造和谐校园氛围为目标的管理特色,“外环”-以制度为依托的管理方式。“三环”环环相扣,从而提高德育实效。  相似文献   

6.
软环境建设是高校德育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它预示了学校的发展方向。,本文主要着眼于软环境中“三环”的管理:“内环”——以“人”为本的管理核心.“中环”一以营造和谐校园氛围为目标的管理特色,“外环”一以制度为依托的管理方式。“三环”环环相扣,从而提高德育实效。  相似文献   

7.
学生的个体是大学德育的行为载体。德育行为的合理性、教育性、思想性、现实性、针对性以多样性,对大学德育的效果和质量有着关键的作用。因此,当前大学德育要达到高水平、高效益和高质量,必须防止三种消极性德育行为,处理好德育行为中的四对关系。  相似文献   

8.
论高校德育软环境及其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充分发挥高校德育软环境的正向功能,构建一个优化的高校德育软环境是高校必须面对而又必须努力加以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旨在通过对高校德育系统中的子系统即高校内部软环境的分析与研究,以期引起人们对高校德育软环境的重视,并为高校德育软环境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试论大学软环境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才是科教兴国的生力军。大学是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的摇篮,大学不仅需要良好的硬环境,更需要良好的软环境。笔就是软环境的含义,我国大学软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建设的内容以及怎样建设大学软环境进行了粗浅分析。以期教育工作在大学快速扩招的今天高度重视大学软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0.
陈思拉在《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发表文章指出,对外开放的扩大,国际经济、科技、教育全球化趋势的日益明朗,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相互渗透以及各种信息的涌动,决定了把大学控制在净化的学校环境中是不可能收到实效的,实施开放性或动态性的德育管理才符合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需要。大学德育管理的开放性有两个方面:一是向社会开放。在德育管理的环境上要扩大到社会和家庭,建立学校、社会、家庭有机结合、互相协调的管理网络体系。在德育管理的内容上要创造各种条件,使大学德育与社会现实有机结合起来。在德育管理的途径上,要善于解决大学生思想上的实际矛盾,引导大学生正确分析、对待社会生活中的诸多矛盾,实现思想和现实的统一。二是向世界开放。大学德育面向世界,已经成为发展趋势。我们培养面向世界的高层次人才,就必须研究其他国家,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在大学德育方面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了解他们的特点与方式,把大学德育置于一个更高更广泛的时空,通过比较、分析,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吸收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与理论。  相似文献   

11.
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从社会发展和教育自身发展的历史必然出发,分析了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性,从不同侧面阐述了创新教育作为素质教育核心目标的重要意义。在反思传统的教育模式的基础上,提出要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增强创新意识,树立新的知识教育观。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引起人们生活方式和分配方式的变化,出现了社会价值现念多元化局面。学校德育应通过创新来面对挑战。学校德育创新主要应强化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理直气壮的弘扬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念——集体主义;联系学生生活实施德育;采取活动化的实践模式来保证学校德育的正确方向,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知识经济呼唤通才教育——对21世纪教育创新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从三个方面探讨了通才教育的有关问题:一是科学技术复杂性探索的演进,二是通才教育理论的国际探索,三是我国应如何开展通才教育。  相似文献   

14.
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之我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素质教育是对应试教育的扬弃,是为适应市场经济和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而开展的教育: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两密不可分的,21世纪需要素质教育,更需要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15.
实施创新教育 培养创新型人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从德育、课程教育、学校学生管理及学生课外科技实践活动等方面着手,强调了创新教育的重要意义,指出了只有实施创新教育,才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6.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与普通高中的学生相比,厌学心理严重、社会责任感不强等,因此中职生德育教育也就成为当前中职教育面临的新课题、新任务。本文作者长期担任中职学校德育教师,通过分析中职学校学生德育问题的成因,提出中职学生德育的几点思考,以期为中职学校德育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素质教育与创新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改革束缚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传统观念   传统教育观的基本特点是重知识传授,把培养熟练掌握已有知识的书生型人才作为教育目标。由此必然导致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观念和以讲授、灌输为主的教学方法体系,从而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能动性、个性发展的多样性、差异性以及学生智能的培养,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和发展。改革束缚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传统教育观,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前提。   创造性的教育观把教材的讲…  相似文献   

18.
创新教育的目的是要教师成为引导者、促进者。这就要求教师在不同内容的教学中,充当不同的角色。具体为导演、舵手、记者、主持人、裁判员,并在与学生的关系上建立平等互助的关系,实现朋友似的交往。如此,才能更好地发挥引导者与促进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创新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而人的创造性思维又是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重要内容。所以,创新教育必须把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作为重点来进行。 一、关于创造性思维 创造是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前提,人类正是靠着创造的伟大精神,才有了今天这样的文明。而创造是离不开人类的创造性思维的,正是由于人的创造性思维,才使今天的世界充满了生机和光辉。创造性思维是人的一种独立的思维形式,是人类所特有的,它既包括集中思维,又包括发散思维;既包括直觉思维,也包括逻辑思维;还包括直觉、想像、灵感以及潜意…  相似文献   

20.
德育环境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体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创设优良的德育环境尤其重要。加强德育环境建设,应该发挥学校德育环境的主导作用,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网络,努力优化、净化、美化学生的活动空间,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出一片明净的天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