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经历了“大漠三部曲”的现实主义开掘和“灵魂三部曲”的“神性”写作后,雪漠的长篇小说《野狐岭》转向了对神话、历史和现实的全面整合.《野狐岭》的创作使雪漠又一次“打碎”了自己,不但在写作手法上转向了现实主义写作与神性写作的有机融合,而且在精神层面上转向了自我超越后的现实反观.雪漠如同觉世的苦行僧,在领悟、超越、升华后关照世人的心灵和现实社会.这既是雪漠写作的两次转型,又是雪漠精神的两次超越.  相似文献   

2.
作品信息     
正雪漠推出丝路主题小说集《深夜的蚕豆声》作家雪漠的丝路主题小说集《深夜的蚕豆声》以一位西部本土作家向前来采访的西方女汉学家介绍中国丝绸之路为线索,引出19个在中国西部大地上发生过的故事,全景描绘、立体呈现了"丝路众生相"。近日,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主办的"雪漠‘故乡三部曲’与西部写作研讨会"在京  相似文献   

3.
雪漠的"大漠三部曲"之一《大漠祭》中的民间文化内涵丰富,其文学作品展现了西部浓厚的民间艺术文化。作品中对西部民歌、凉州孝贤文化、道家超脱思想等丰富的民间文化的描写,体现了凉州文化对西部地域人民生活的影响。西部民间文化是雪漠创作的直接源泉,同时也给其他地区人民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了解西部那一群普通的劳动人民最真实的生活图景。  相似文献   

4.
甘肃武威籍作家雪漠的第七部长篇小说《野狐岭》于2014年7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小说以解开蒙汉两支驼队消失之谜为线索,以"招魂"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发生于百年前的中国西部骆驼客的探险故事,把消失了的骆驼客的生活写得波澜起伏、惊心动魄,被认为是"激活读者不曾经历的历史"的"重构西部神话"。《野狐岭》是开放式的话题写作,是最能体现雪漠叙事才能的作品,也是2014年长篇小说界的重要收获,它引起了评论界的广泛关注与好评。正如著名文艺评论家雷达所说:"雪漠回来了!从《野狐岭》走出来了一个崭新的雪漠。不是一般的重归大漠,重归西部,而是从形式到灵魂都有内在的超越。"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西部作家雪漠,他对故乡的情感记忆是刻骨铭心、挥之不去的。西部凉州贫瘠而辽阔的土地,悠久而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都是他文学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富矿"。正是怀着这种赤子之心,雪漠重回故乡,重温故土,怀着"听真话、听实话"的诚恳心态,应邀前来兰州参加由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甘肃省当代文学研究会在2014年12月20日举办的《野狐岭》研讨会。  相似文献   

5.
雪漠的“大漠三部曲”作为西部文学中典型的乡土叙事作品,在昂扬的西部气象背后隐藏着关于乡村与农民的近乎原始般的诉说,使作者的复杂又真实的创作心态得到全方位的展示.  相似文献   

6.
雪漠的"农村三部曲"《大漠祭》、《猎原》、《白虎关》,描述了西部农村的日常生活,表现了西部农民在当代生存困境中生的挣扎与爱的执著,刻画了鲜活生动的西部农民群像,表达了作家对西部农民物质生存和精神生存困境的深切关注。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内蕴与独特的审美价值成为西部小说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7.
雪漠因《大漠祭》而一举成名,引起了国内文坛的广泛关注。他的成功,一方面应归功于其作品丰厚的生活底蕴,另一方面则缘于其作品中所弥漫的浓厚的宗教意识。雪漠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藏传佛教),他的人生观显然受到了佛教教义的影响。但不容忽视的一点是,雪漠的作品中还大量地涉及了西部农民日常生活中的道教文化现象。道教文化像一件五彩缤纷的衣裳,给雪漠的作品增添了几分明丽的色彩和神秘的气息,使得雪漠的作品放射出异样的光彩。  相似文献   

8.
甘肃作家雪漠的长篇小说"大漠三部曲"通过叙述一家农民、一个村庄的日常故事,再现了现代性冲击下的乡土生存。三部曲侧重点各不相同,其中,《大漠祭》表现了乡镇基层官僚宰制下的乡村被动处境,《猎原》再现了乡土自然环境的极度破坏,《白虎关》揭示了现代性对于传统生活秩序与价值观念的挤压。三部曲总体上表现了一种关怀乡土苦难与乡土路向的深重焦虑。  相似文献   

9.
《大漠祭》是作家雪漠的长篇力作,雪漠因之而享誉文坛。而《大漠祭》也被广大读者和评论家们称为真正意义上的西部小说,是一部时下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这部小说和之后的《猎原》、《狼祸》以及再后的《白虎关》共同构筑了作家雪漠的文学世界。本文以《大漠祭》为切入点,运用文本细读和比较的方法,从宏观上对雪漠小说的风格进行解读,挖掘其文本写作在结构上采取的无情节叙事技巧和人物再现。  相似文献   

10.
甘肃作家雪漠的长篇小说《猎原》是新世纪初期比较有代表性的一部生态文学文本。在这部作品里,雪漠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再现了当代中国西部农民在日益恶化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态下卑微而又坚韧活着的生存境况及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显示出的精神文化生态,全面展现了西部农民与自然生态之间的紧张关系,并且深入反思和探究了西部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态和不公正不合理的社会生态之间的隐秘关系。  相似文献   

11.
2014年10月19日,由中国作协创研部、人民文学出版社、东莞市文联共同主办,东莞文学艺术院、东莞市樟木头镇“中国作家第一村”协办的“雪漠长篇小说《野狐岭》研讨会”在中国作协举行.中国作协副主席、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李敬泽,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管士光,东莞市作协主席詹谷丰,东莞文学艺术院副院长柳冬妩出席会议并讲话.雷达、吴秉杰、胡平、胡殷红、吴义勤、贺绍俊、孟繁华、张颐武、陈福民、张柠、李朝全、岳雯等二十多位批评家与会,就《野狐岭》的艺术探索、西部写作、历史写作等议题展开研讨.会议由中国作协创研部副主任何向阳主持.与会评论家认为,《野狐岭》是雪漠小说创作道路上的一个重要调整,也是2014年小说界的重要收获.它延续了雪漠小说一贯的主题——西部文化,又在小说的叙事形式上进行了创新,具有很强的实验性和探索性,是最能体现雪漠叙事才能的一部作品.以下为发言记录(有修订).  相似文献   

12.
甘肃作家雪漠的长篇小说《猎原》是新世纪初期比较有代表性的一部生态文学文本。在这部作品里,雪漠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再现了当代中国西部农民在日益恶化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态下卑微而又坚韧活着的生存境况及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显示出的精神文化生态,全面展现了西部农民与自然生态之间的紧张关系,并且深入反思和探究了西部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态和不公正不合理的社会生态之间的隐秘关系。  相似文献   

13.
雪漠因长篇小说《大漠祭》一举成名。引起了国内文坛的广泛关注。他的成功,一方面应归功于其作品丰厚的生活底蕴。另一方面则缘于其作品弥漫的浓郁的宗教意识。雪漠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藏传佛教)。他的人生观显然受到了佛教“万法皆空”、“慈悲为怀”、“利他主义”等教义的影响。因此,解读雪漠的作品。必须借助佛教文化。  相似文献   

14.
甘肃作家雪漠的长篇小说“大漠三部曲”通过叙述一家农民、一个村庄的日常故事,再现了现代性冲击下的乡土生存。三部曲侧重点各不相同,其中,《大漠祭》表现了乡镇基层官僚宰制下的乡村被动处境,《猎原》再现了乡土自然环境的极度破坏,《白虎关》揭示了现代性对于传统生活秩序与价值观念的挤压。三部曲总体上表现了一种关怀乡土苦难与乡土路向的深重焦虑。  相似文献   

15.
《野狐岭》以其奇伟诡谲的想象、动荡多彩的灵感、灵活跳跃的笔法和富有个性的书写展现了一个不同以往的西部大漠世界。雪漠在现实、现代、后现代不同的文化语境中自由穿梭,通过不同叙事视角的转换构造出互文式、复调式的文本结构,营造了作品亦真亦幻、虚实相生的美学品格,使文本充满张力,难以捉摸与把握。作品中这些看似凌乱的叙述不仅产生了文本的多义性、歧义性和不可解性,更传达出作者对历史、文化、现实和人生的哲理性思考,以及实现超越自我,求得完满人性的终极追求。  相似文献   

16.
甘肃著名作家雪漠的成名作《大漠祭》被誉为一部文学价值较高的作品。雪漠是我国带有爱国情怀的作家,其小说反映其思国忧民的文者风范。当历史的发展倾向于关注百姓的生活时,《大漠祭》作品便应运问世,它散发着特别的泥土馨香之气,以悲悯情怀,书写了我国西部地区一段真切感人的历史场景。从作品中人们可深刻地体会出小说世界里表达的美学价值之浓烈的乡土情结。基于此,本文以《大漠祭》的视角分析雪漠的乡土情结。  相似文献   

17.
甘肃武威作家雪漠的长篇小说《大漠祭》,是一部文学含量浓厚的值得多角度多层面品评的作品。它以写存在写生活为主旨,描绘了腾格里沙漠地区民众生活的风俗长卷,是一部具有教育价值和认识价值的作品,从这部作品中我们可以窥探到雪漠的小说世界中重要的审美内容——那就是他浓浓的乡土情结。  相似文献   

18.
俄罗斯著名作家尤·邦达列夫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创作的长篇小说三部曲《岸》《选择》与《人生舞台》,以凝重的叙事艺术手法,表现出深沉的人类忧思,为读者精心建构了一个笔调沉重的文本世界。文章从作家的思维及作品的慢叙艺术解读三部曲文本世界的沉重性。  相似文献   

19.
《罗杰教授的版本》是美国作家约翰·厄普代克的"红字"三部曲中的一部,在作品的创作中,作家突破以往的创作风格,在叙事实验方面作了尝试。作者运用叙事视角的突破、人物品行中的缺陷的暴露、模糊叙述者与隐含作者伦理取位等叙事技巧,为读者营造出叙述的不可靠性和含混性,从而赋予文本多义性和开放性。  相似文献   

20.
"柔和思辨"是基于文本阅读的一种渐渐深入、合理合情、平和友好的探索性思考辨析。"柔和思辨"式阅读不是敌视性、破坏性、颠覆性的阅读思考,而是变换视角审视文本,通过重组、对比、比较、反问、反思等方式生成阅读困惑,以重新认识文本。在教学《〈史记〉选读》时采用"柔和思辨"的方式,可以较好地引领学生进入文本精神内涵的深处,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蕴含的独特品质,增强阅读传统经典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