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政治文明与法治建设有着密切联系,一方面,政治文明对法治有其内在的依赖性。政治文明,体现在文明的政治中。文明的政治必以民主和基本人权保障为基本标志。政治文明以民主和人权保障为实体要素、根本要素。法治无论是对于民主还是对于人权保障都是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2.
要弄清这个问题,首先必须搞清楚什么是政治?1,政治是一个社会问题。什么是政治呢?它首先是一个社会问题。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说:“人天生就是一个政治动物”。既指出了人的政治属性,同时也道出了政治的社会属性,因为人一来到这个世界就是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存在的,马克思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说政治是社会问题,因此它应从“众”从“公”,离开了“公众”政治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其次,研究社会问题,不能不研究社会的细胞——家庭。一切社会问题,都可以从家庭找到答案,社会不过是一个更大的家庭。当然,恩格斯认为家庭不是从来就有的,…  相似文献   

3.
4.
钱学森、孙凯飞、于景元曾提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问题。“政治文明”的概念马克思、列宁虽使用过,但长期以来这方面的思想理论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我们想在此进一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以求教于同行们。  相似文献   

5.
6.
7.
8.
张家荣  高鹏 《科教文汇》2008,(12):137-137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我们党在全国代表大会的文件中,第一次明确地对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出的规定,  相似文献   

9.
杨绍兰 《现代情报》2007,27(8):199-202
企业信息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上全面进行的从运作手段到运营模式的根本性变革,其目标是要通过强化信息运作,对企业工作流程进行改革和优化,以增强企业适应市场变化运行中的自我调节和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0.
实现中国梦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的精神旗帜、价值追求和理想目标,代表着新一代领导集体的精神风貌与责任担当;也回应了人民的期盼与梦想。两者有着内在的关联表现在:二者都内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中;二者都内在于弘扬中国精神之中,中国梦的实现过程也是中国软实力提升的过程;二者都内在于凝聚中国力量之中;实现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都需要不断改革。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同等重要,加强科普法治建设是保障我国科普工作顺利开展的首要任务。文章立足于完善法制体系、实现法治目标,系统回顾了我国科学普及法律、制度建设的发展脉络、现状与成效,进而结合当前的发展形势指出了我国科普法治建设面临的挑战与问题,在总结世界各国科普领域的法治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当前我国科学普及法治建设的思考与展望。  相似文献   

12.
法治理念是法治建设的理论向导,法治建设是在法治理念指导下的法治实践,二者呈互动之态。法治理念的发展需要法治建设进程的推进以提供思想原料,而法治建设只有在选择对法治建设历史经验客观总结、理性追求和逻辑升华而形成的法治理念时才会顺利推进。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之间的关系为我们提供了考察法治建设进程与法治理念之间的关系实例参照。  相似文献   

13.
上海作为国际性大都市,目前有2400多万常住人口,上海法院、司法局官方微博、微信却同受众互动甚少,未能发挥其应有的影响力。本文对新媒体受众的观点和需求展开调研,对调查数据进行科学统计和分析,全面客观地总结上海各级人民法院、司法局运用新媒体平台开展网络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基本情况,并提出促进上海法治新媒体建设的有效方法,以期为上海法治新媒体的健康长效发展奠定理论基础、规划前进方向,使新媒体在传递法治理念、凝聚法治共识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新民主主义政治文明的价值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民主主义政治文明是中国特殊国情下的创造,凝聚了中国共产党人与中国人民的政治智慧。尽管新民主主义政治文明的星火燎原实践只有短短的十几年,但其首创性在中国共产党思想宝库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仍然熠熠生辉。新民主主义政治文明实现了从王朝国家向民族国家、从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的转变,是中国共产党推动中国政治发展的伟大实践;新民主主义政治文明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阶段性成果的重要组成,是人类政治文明宝库中的奇葩;具有现代化取向的新民主主义政治文明,开创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新民主主义政治文明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15.
吕汇 《科教文汇》2021,(10):47-48
在刑法学教学中进行思政教育是培养德法兼修法治人才的必要环节,刑法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应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德法兼修的法治人才的原则,以社会重大热点问题与典型案件为依托,充分挖掘思政元素,有机融合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同时改革考核方式及教学评价体系,使课程思政教学规范化。  相似文献   

16.
毕强  纪晓萍 《情报杂志》1994,13(1):11-14
通过考察情报接受的基本过程,引入了两个重要的情报心理度量:前导接受和观念接受。并以观念接受为逻辑起点,分析探讨了情报接受过程中的认知图式效应。认为确立情报接受模式和概念,不仅有助于我们揭示情报接受活动的内在机制,而且为情报接受学全面展开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如坚持不懈地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工作,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建设,高校"两课"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等。但也应看到,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的变化。其中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因素。强调个人价值忽视集体利益;只求索取,不思奉献;纪律松懈,甚至违法犯罪等现象的普遍存在。这就需要开展素质教育,而且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是辩证统一的,不应偏重其一,应同步并举。  相似文献   

18.
姜萍 《科教文汇》2020,(5):141-142
活动设计是活动开展的方案和设想,是活动教学实施的前提和基础。本文结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活动教学设计案例,分别从活动主题、活动内容和问题探究三个方面论述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活动设计的有效策略,以期为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活动教学的实效性提供有价值的策略指导。  相似文献   

19.
郭卫 《科教文汇》2011,(13):195-196
法治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保证,他对于人们的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社会生产等一系列活动都有着沟通、规范以及保障的功能。法律权威是实现法治的一个重要支点,是维护社会生活生产,维护社会在良性秩序中运行的基础和根本。本文在阐述法律权威在当代社会秩序中缺失的表现和原因的基础之上,进一步阐述了在和谐社会中树立法律权威的原则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
王美珍 《科教文汇》2020,(6):159-160
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学科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它的德育建设和法治教育功能较强,是促使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关键性因素,也是提升学生法治观念、建设依法治国社会氛围的决定性因素之一。然而初中阶段的学生由于自身辨别意识较低,加之不良的诱惑随处可见,因此,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就很容易形成阻碍,导致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呈现低效甚至无效的现象。在这一背景下,笔者展开了关于如何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希望对同仁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