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春蚕》详尽叙述了母亲养蚕的全过程,深刻表现了年年养蚕苦,殷殷慈母情。教学时,应紧紧抓住“母亲”形象,进行整体教学。 一、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理清脉络,感知“母亲”形象。 先抓审题环节。问:看了课题,想一下本文该写什么?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然后,让学生自学课文,出  相似文献   

2.
一、析课题《春蚕》(第七册),这个课题属于写物范畴。但是,课文却是忆母亲,追述母亲“靠养蚕换点儿钱,给我们姐弟俩交学费”的事情。那么,作者为什么要以《春蚕》为课题呢?我认为:课文是以春蚕的生长、结茧过程为线索,表现母亲在养蚕过程中的辛  相似文献   

3.
《春蚕》一课的理解和教学建议吉林省教育学院邓治安一、内容理解《春蚕》一课通过母亲为了给子女筹集学费而不辞劳苦地养蚕的事,表现了母亲对子女的真挚的爱和“我”怀念母亲、爱戴母亲的思想感情。文章共写了九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讲养蚕季节怀念母亲;第二自然段讲母...  相似文献   

4.
《春蚕》记叙了解放前,母亲为了供“我”和姐姐上学,每年都要辛苦养蚕的事,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无比的疼爱和深深的敬意。教学这篇课文,让学生理解母亲养蚕的辛苦和作者对母亲的疼爱是重点,着眼于原文对母亲容貌神情的描写过行阅读分析,是理解这个重点的关键。此文有很多处对母亲容貌神情的描写,这些描写集中体现了母亲养蚕的心境和养蚕的辛苦。  相似文献   

5.
五年制第六册第四组14课《春蚕》,出自我国著名文学家茅盾的手笔。课文讲的是从前怎样养蚕和母亲养蚕的辛苦,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母亲的无比热爱。根据课文特点,建议教学时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6.
分析教材这篇课文通过写母亲养蚕的经过,表现了母亲养蚕的辛苦。全文以春蚕的成长过程为线索,着重体现母亲养蚕时的艰辛,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和敬爱之情,教学时要紧紧  相似文献   

7.
一、教学难点及分析《春蚕》通过写母亲养蚕为“我们组弟俩”交学费的事,歌颂了母亲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品格。本文的显著特点,是以母亲养蚕过程为序,将母亲养蚕辛苦和可贵精神融入其中。纵观全文,通篇无“辛苦”一词,而母亲养蚕的艰辛贯穿始终;通篇无“热爱”一词,而对母亲的热爱、崇敬与怀念之情饱含字里行间。这自然就成了本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相似文献   

8.
《春蚕》塑造了一个为了子女而含辛茹苦的母亲形象。教学时,可抓住课题,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理解文章内容。 一、扣题理线索。 在初读课文学习字词后,可扣题思考:母亲为什么养蚕?蚕的生命是怎样开始的?蚕上“山”前怎样喂养?蚕结茧后还要做哪些事情?从而划分文章的段落,理清文章的条理。  相似文献   

9.
《春蚕》是著名作家巴金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   课文并不是一篇纯粹的科普说明文,文中流淌着浓浓的情感,这情感的源头来自本文的主人公——“母亲”。慈爱的母亲靠养蚕来满足自己儿女的最大愿望——供他们上学,将儿女培养成才。在养蚕的过程中,“母亲”付出了极大的热情与艰辛,这艰辛在幼小的“我”看来无疑是一首母爱的颂歌,他由此更加热爱“母亲”,以致几十年后“母亲”养蚕的情景还历历在目,激起他提笔来写这篇散文。   因此,在施教中,应该披文入情,把传授科学知识和体会母爱结合起来。粗读课文,便可感知该文是按春蚕…  相似文献   

10.
五年制语文第六册14课《春蚕》,作者用朴实的语言,缜密的结构,记叙了养蚕的过程及母亲养蚕的辛苦,明为写“蚕”,实则颂人。文章虽然没有对母亲这一人物作具体描述,只是从她那平常的劳动中对其外貌、言行作简单的勾勒,但是母亲这一形象又是那么丰满,那么值得人们尊敬。在教学中让学生把握母亲这一人物的内涵,感受慈母之爱心,增强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是非常重要的。为此,教学时应突出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1.
所谓整体教学,就是在向学生教授新课时先交给学生一个整体印象,先让学生了解课文整体结构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居高临下地分清课文的结构段落,编写好段意,结合课文内容灵活地理解字词。这样,学生对课文的认识就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例如,教学第十册《飞夺泸定桥》,首先要求学生熟读课文,并回答教师提出的以下一些问题。“这篇课文作者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学生:“作者主要写了中国工农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抢夺泸定桥的事。”教师:“红军当时为什么要夺桥,原因是什么?”学生:“红军北上抗日必  相似文献   

12.
导入新课。母亲是平凡的,伟大的,母爱是神圣的,无私的。课文《春蚕》为我们讲述了一位平凡的慈母为供子女上学而饱尝艰辛的故事。让我们一起学习这篇课文,共同感受这位母亲对子女深深的爱、浓浓的情。首先,谁能向大家介绍家蚕?整体感知。学生听课文录音,边听边划记自然段,想一想:蚕的生长大致分为哪几个阶段?分段细读课文学习第一自然段指名朗读,其他学生边听边想:从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回答后,出示幻灯片:解放前,我们家很穷,母亲就靠养蚕换点儿钱,给我们姐弟俩交学费。教师点拨:“就靠”是什么意思?这个词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后,齐…  相似文献   

13.
语言文字训练与文道统一──《春蚕》教学浅谈重庆市石桥铺小学卢静一、钻研教材,探究“文道”统一中“文”的特点。《春蚕》讲迹解放前母亲在春天里养蚕为儿女交学费的事,表现了母亲勤劳无私的慈母之心。读来情真意切,感人至深,这与《春蚕》语言文字的表达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4.
《春蚕》是我国著名作家巴金的作品。课文记叙了解放前母亲为供子女上学而辛劳养蚕的经过,赞美了母亲像春蚕一样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课文题目取名为“春蚕”,既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又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春蚕到死丝方尽”正是对母亲高贵品质的真实写照。一、揭示...  相似文献   

15.
罗有岩 《云南教育》2003,(25):39-40
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以荔枝为线索写了母子间的哪几件事,体会母亲对儿孙的钟爱之情和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细节描写,感受字里行间渗透出的殷殷亲情美。3.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切怀念,表达自己敬爱父母的心意。教学重点:了解课文以荔枝为线索写了母子间的哪几件事,感受字里行间渗透出的殷殷亲情美。教学过程: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1.齐读课题。2.谁来朗读自己搜集的歌颂母亲的名言或诗歌。3.上节课,同学们初读课文后,觉得这篇课文用《荔枝情》做题目更为妥当,这节课我们就围绕这一问题研读课文,寻找答案。二、自主自学,整…  相似文献   

16.
对《列宁和卫兵》一课的教学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整体把握。在学生了解必要的故事背景、初读课文之后,可引导学生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即写了一件什么事。然后,根据所概括的主要内容给课文分段。使其在整体上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为更深层地理解打下基础。 二、逆向理解。在学生知道了课文写的是什么事之后,先指导学生讨论:对卫兵检查列宁的通行证这件事,“一位来开会的同志”是怎样认为的?“洛班诺夫”检查了列宁的通行证之后,是怎样想  相似文献   

17.
《春蚕》是著名作家巴金的文章 ,多少年来一直被选入小学中年级语文教材。文中具体地讲述了一位勤劳的母亲饲养春蚕的全过程 ,字里行间充分反映了母亲养蚕挣钱的辛苦。课文的篇章结构条理清晰 ,层次分明 ,贴近学生的认知实际 ,遣词造句通俗平实 ,浅显易懂 ,读来朗朗上口 ,确实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好课文。随着农村改革政策的放宽 ,许多村里发展了养蚕业 ,使我有机会亲眼看到了村民养蚕的情况。懂得了一些养蚕的知识 ,发现《春蚕》里讲的养蚕方法与现实相比有很多不同的地方 ,因此 ,在教学时有必要作些补正。一、蚕儿孵化。《春蚕》中有这样的叙…  相似文献   

18.
叶圣陶先生说 :“大凡读一篇文章 ,摸清作者的思路是最要紧的事 ,按作者的思路去理解 ,理解才透彻。”修订版大纲中明确说明 :“中高年级的阅读教学 ,要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揣摩文章的思路和表达方法。”明确指出了中年级的阅读“能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句的意思。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初步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如何把这些精神贯穿到教学中去 ?就此 ,我谈谈自己对《春蚕》一课的教学设计。一、理清文脉——导情安排学生通读课文 ,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相似文献   

19.
作文教学应做到读写结合、课内外结合,要注意联系课文作者是怎样表达的,使读写互相促进。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好基础训练中规定的7次作文和教材中安排的3次练笔以外,还应指导学生在课下多练笔,如写观察日记等。一、作文教学应做到读写结合小学语文第八册共有7篇作文,怎样写好这7篇作文呢?我认为:读好相关的课文是写好这7篇作文的有效途径。因此,在写每一篇作文之前,教师都要让学生反复读与之相关的课文。比如,在写第一篇作文《春节期间一件难忘的事》时,教师可对学生说,大家要想把“怎样难忘”写具体,首先应认真仔细地回忆事情经过,把…  相似文献   

20.
[实录]师:“春蚕到死丝方尽”,在作者眼里,母亲就是春蚕,为培育自己而辛劳一生。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吗?生:老师,我觉得课文中的“轻轻地对我和姐姐说”如换成“语重心长地说”更为准确。师:能说说原因吗?(有几名同学举了手)生1:母亲养蚕非常辛苦,她告诉我们学习得用功。用“语重心长地说”好。生2:学费来得不容易,用“意味深长地说”更贴切,“轻轻地说”一点分量也没有。师:是啊,养蚕是何等的辛劳,母亲不辞劳苦地养蚕,正是为了给他们姐弟俩交学费。你们勇敢地向大文豪巴金先生挑战,我佩服你们的勇气!不过,请大家再读读课文,看看有没有什么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