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纲要(试行)》提出"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这就为教师研究"生活化"教学提供了理论准备。随着新课程的全面推进,"生活化"教学具备了可能的载体。新一轮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强调和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信息课程的内容在知识传授的基础上一定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在人类活动中的轨迹,贴近学生实际的现实生活,不断沟通生活中的信息和教科书上的知识的联系,将生活和学科知识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2.
数学学科作为工具学科,它的教学必须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学以致用,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生活化"。课程改革提倡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要让学生学一些具有现实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内容,使他们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初步学会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一、捕捉信息,挖掘生活中的资源  相似文献   

3.
教育的生活化是当前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而信息技术是一门基础性的工具课,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生活离不开信息技术。这就要求教师在知识传授的基础上一定要充分考虑让信息技术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不是枯燥无味的,而是富有生活气息的,从而乐学、愿学、学好。  相似文献   

4.
李杨友 《广西教育》2014,(21):117-118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教育的"生活化"是当前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课堂教学改革应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倡导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也需要生活化,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要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情境之中,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更好地习得知识。教师应拉近学生的生活世界与书本世界的距离,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现实生活的内容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与信息技术的紧密联系,使信息技术课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相似文献   

5.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强调教育与生活的联系,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把"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作为生物学课程的四大基本理念之一。教科书的编写,应该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建立生物学知识与学生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尝试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与生物学有关的问题;教科书应该为学生的未来职业选择提供参考,为学生的未来生活奠基。  相似文献   

6.
黄雷 《地理教育》2008,(1):32-32
地理新课程改革理念要求:“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贯彻落实这一要求,重要的方法是结合学习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或生活经验,创设富有生活气息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学习地理和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感受地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真正体现地理知识的价值和无穷魅力。以“中国的天气与气候”为例:  相似文献   

7.
教师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人文素养,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收集身边的有效资源而成为教学的辅助手段,如何切实地利用有效媒体与其它学科整合仍然是课程改革的核心和主要问题。所以解决这个问题的主要方式就是要加强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加强教师引导学生对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共享、比较的力度。从而使我们的学生和老师能在现实生活中处处彰显信息时代的伟大魅力,使我们的信息技术真正走进课堂、走进我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8.
数学学科作为工具学科,它的教学必须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学以致用,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生活化".课程改革提倡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要让学生学一些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内容,使他们深切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初步学会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一、捕捉信息,挖掘生活中的资源知识是前人在生活中积累经验和提炼出的规律,因此,数学源于生活,每一个知识点总能在生活中寻觅到它的蓝本.  相似文献   

9.
<正>课程选题背景与意义随着教育从“知识核心时代”走向“核心素养时代”,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课程改革指明了新方向。核心素养时代的教育应从现实生活中创设有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获得学科基础知识和技能,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不断提高创新和实践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与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日益成为各领域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之一,信息素养也成为一个生动而富有挑战性的概念。现行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文化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重要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作为重要目标之一。信息素养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国内信息技术教育作为基础教育必修课的时期,可以双管齐下:一是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二是在综合实践活动和其他课程中渗透信息技术。  相似文献   

12.
魏晓静 《学苑教育》2012,(14):43-43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对我们的课堂教学与学生的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程标准”提出要构建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调动全体学生参与学习的激情,促进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实现语文教学生活化是提高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语文教学生活化是指将语文教学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元素,在教材与生活中...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新版课标的教学建议,以及信息科技课程教学理念、劳动教育理念和项目式学习的相关理论,尝试在信息科技课程中渗透劳动教育学习项目,引导学生积极探究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运用多学科知识、多种方法解决问题,不断提升学生的信息科技核心素养和劳动素养。  相似文献   

14.
<正>生动课堂是课堂本真意义的回归,它使学生"主动"互动",动得"有序"有效"。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的"核心素养"培育成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教育是发生在学校教师和学生的生活中的教育,课程是学生的课程,课程教学应该在学生的生活世界中关注教育意义的建构,在现实生活中关注师生之间的对话与理解,追寻富有意义的、充满人性的教育。"因此,生本教育理念指导下的生动课堂应该成为我们课堂的常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试验)》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课程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  相似文献   

15.
教育是发生在师生之间的真实生活世界中的社会活动。课程是学生的课程,课程教学应该在学生的生活世界中关注教育意义的建构,在现实生活中关注师生之间的对话与理解,追寻富有意义的、充满人性的教育。如何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发现每位学生的特性,使他们都能主动参与到信息技术学习活动中,是每一位教师必须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郝惠  顾蔚 《中学生物学》2006,22(1):34-36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在世纪之交开始启动,这次课程改革与信息时代相交融,信息素养的培养被列为学生的必修课,亦成为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渗透于各个学科之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已成为教育界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信息素养内涵与结构的国际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素养是个人成功适应信息化社会和实现自我发展的关键成分,所以各国际组织和国家均将信息素养遴选为核心素养框架中的重要指标和关键成分。信息素养也是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中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系统梳理信息素养内涵的历史演变和核心素养框架中信息素养内涵与结构的国际比较,我们归纳了信息素养的内涵,并从中提炼出综合性、过程性、工具性和批评性四个主要特征,同时发现信息素养结构注重综合表现、基于问题解决的创新和与评价体系之间对接的国际共识。在我国课程改革和学生信息素养培养中,应注重建构具有时代特征的信息素养内涵与结构,开发基于现实生活情境的主题和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8.
杜海龙 《快乐阅读》2011,(25):19-20
信息素养作为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公民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和创新。信息技术课应建设成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最佳课堂。  相似文献   

19.
培养学生信息技术能力为核心的信息素养,是新一轮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职校生是未来的技术劳动者,如今信息技术在劳动中的应用是广泛而深入。职校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提高他们在生活和工作中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适应社会需求,显的尤其重要。本文分析了新形势下职校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重要性,提出通过课程开发、改革课堂模式和构建符合信息素质培养的教学环境,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职校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新课改下的课程资源已经打破了传统的以教材为主要课程资源的局面,文章从信息科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这一切入点入手,阐述了信息科技课程资源开发的几条途径:最大化开发教材类资源;珍视学生资源,充分挖掘和巧用学生生活和经验;关注课程中动态生成的资源。从多方面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