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选取热度、绿度、干度、湿度等作为评价指标,运用惠州市遥感数据、气象资料等实现评价指标的空间量化和表达,以ENVI-IDL和GIS为技术支撑,对惠州市生态稳定性进行评价,为惠州市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改善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从2010年到2019年,惠州市的MRSEI值(改进的遥感生态指数值)由0.365上升到0.375,说明期间惠州市的生态环境得到了一定改善,惠州市的生态环境总体较为稳定且趋于向好;惠州市的MRSEI值与人口密度的变化较为同步,而与人均GDP和降水量的变化较为不同步。  相似文献   

2.
广东省惠州市机关第一幼儿园创办于1997年,是惠州市示范幼儿园、惠州市绿色学校、惠州市卫生保健工作先进单位、惠州市食品卫生A级企业、广东省一级幼儿园、广东省学前教育协会实验基地。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事实论证了惠州市的言语交际与惠州市的经济发展的关系,说明了后者引起了前者的显著变化,而前者的显著变化又促进了后者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要利用这两者的密切关系,进一步促进惠州经济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利用保山市气象站43年来的降水资料,分析了隆阳区年降水的时间序列特征。得出以下结论:自1959~2001年保山隆阳区年降水呈现总体上升的趋势。其中降水变化经历了1963~1970年逐渐上升,1971~1987年下降,1988年后迅速上升3个阶段。从降水年代际变化情况来看,该降水序列表现出不稳定的5~7年周期。降水年际波动幅度在1975.1980年和1991~1996年两段时期较小,但波动较为频繁。  相似文献   

5.
惠州市是广东省第一个建设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地级市。该制度的建立,为惠州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但随着经济转轨、社会阶层分化与文化多元化,当代中国媒体在运作和传播方式上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应敏锐地把握住这种新的变化,正确看待惠州市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成效与实践当中存在的不足,提高党和政府调控新闻传播的能力、凸显新闻发布活动传播效果、逐步实行新闻发言人专职化和专业化、更加注重新闻发言人制度与传媒及公众之间的良性互动,进一步完善惠州市的新闻发言人制度。  相似文献   

6.
2011年1月26至29日,由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主办、惠州市教育局承办、惠州市第一中学协办的广东省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改革新阶段成果展示交流会在惠州市第一中学降厦举办。  相似文献   

7.
雷国富,惠州一中现任校长,中学物理高级教师。曾任学校教务主任、政教主任,市教研室副主任、主任。2006年任惠州市教育局副局长,2007年8月兼任惠州一中校长。先后获得惠州市优秀教师、惠州市杰出教师、广东省南粤教书育人优秀老师等荣誉称号;曾两次获得省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惠州市城乡教育联动发展探索与实践》获省一等奖。为广东省教  相似文献   

8.
冯旭 《广东教育》2011,(12):4-6
作为广东省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三大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之一的惠州市,近年来教育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大发展: 2008年,惠州市在全省率先实现教师待遇“两相当”。2009年,惠州市比省定时间提前两年成功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提前一年全部解决代课教师问题。  相似文献   

9.
根据武都区气象局19592008年的月降水资料,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武都区近50年来降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武都区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降水主要集中在52008年的月降水资料,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武都区近50年来降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武都区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降水主要集中在59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79.1%,尤其是1983年,年降水量达到近50年历史最高值,年平均降水量为574.25mm,但1997年,年降水量减少到近50年历史最低值,年平均降水量为225.41mm,是近50年干旱较严重年份.进入21世纪年降水波动不大,2006年以后降水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曾建文  邓威 《广东教育》2005,(12):43-43
2005年11月8日上午,惠州市科协在惠阳区实验小学隆重举行惠州市首所“科普特色学校”挂牌暨“千场科普影视进校园”活动启动仪式。惠阳区实验小学被惠州市科协授予“惠州市科普特色学校”称号,惠州市科协副主席邓森宏,惠阳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邓小明,惠州市各县区科协负责人,惠阳区教育局领导,惠阳区各中小学校长和惠阳区实验小学的全体师生参加了这一仪式。科普教育以影视为媒介  相似文献   

11.
用气候倾向趋势分析、相关性分析、距平和方差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对楚雄州辖区内10个县气象观测站近50年(1961-2010年)的气温、降雨资料,按年度、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5个时段,分析了楚雄全区域,中部、西部、南部和东北部区域的气温、降雨量、降雨日数的演变。结果表明:近50年来楚雄州气温升高明显,暖冬现象突出,春季升温快,年降雨量和大雨降雨日数增加,秋季降雨量和年降雨日数减少,年降雨量变率增大;尤其是近15年楚雄10县(市)平均气温16.4℃,较前30年增高了0.2℃;大雨以上的降雨天数平均增加了1~3天,其中,暴雨、大暴雨日数明显增多,年总降雨日数和小雨日数明显减少,春季降雨量增加,秋季降雨量减少,相当年份雨季提前结束1个月左右,雨季呈缩短趋势变化。  相似文献   

12.
梅州市近50年来气候统计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53年~2006年梅州市气候资料。运用线性回归方程、相关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梅州市近50年来气温、降水和风等气候指标的特征与变化。分析表明:梅州市多年平均气温为21.3℃;冬季气温变异系数大,温度变化幅度大,稳定性差;全年温差小,最热月与最冷月平均温差小于加℃,热量资源丰富,全年积温>7600℃。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526.2 mm.,年降水变差系数较小,尤其春夏季降水相对集中而稳定;梅州降水以中雨和大雨为主。暴雨和特大暴雨比例不多。仅占4.82%。季风特征明显,风速小,多年平均风速为0.96m/s,大风天气少。  相似文献   

13.
利用1982—2010年洞庭湖流域GIMMS NDVI数据及30个气象站点月降水量数据,采用线性回归和Arcgis空间插值方法,研究洞庭湖流域NDVI时空分布特征,变化趋势及其与降水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1)生长季多年平均NDVI值空间分布特征呈中部低,西、东和南部高的格局,NDVI和降水空间分布总体具有较大一致性,在流域北部、东部、西北部及中部呈正相关,而流域东北和中南部NDVI值的分布受降水影响较小。(2)过去29年流域NDVI呈波动性增长趋势,夏季NDVI值最大,春季值明显小于夏秋季;NDVI与降水量的同期变化相关性不显著,相关系数为-0.15,与滞后3个月的NDVI相关性最好。(3)流域NDVI变化趋势区域差异较小,整体以增长趋势为主,仅洞庭湖区附近出现降低,与降水的变化趋势分布在流域西部、北部和东北部地区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4.
楚雄州干旱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楚雄州1952年以来历史发生的干旱史料,对1971年~2003年近30多年的降雨资料做距平分析,以此来研究近30多年来楚雄州干旱发生的时间、空间分布规律;运用天气学理论解析形成楚雄州干旱的天气气候成因,并运用天气动力学理论揭示了楚雄州年平均降雨量较周边地区少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5.
陕南汉江谷地气候干旱化及其生态环境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陕南汉江谷地17个测站1953—2000年气温、1961—2000年降水及1961—1999年区内汉江平均流量和最大流量实测记录,对气象数据和水文数据分析后得出结论:陕南汉江谷地近年来气候呈现干旱化趋势,其气候变干表现在3个方面:①年降水量减少,且趋势强;②降水年内分配很不均匀,夏增秋减趋势很明显,而最大3个月降水量也呈减少趋势;③地表径流量减少,减少趋势明显.陕南汉江谷地生态环境在干旱化的气候背景下继续恶化,各种环境地质灾害频繁发生,水土流失呈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元代徽州地区的文学创作特征,从地域上讲,创作主力主要集中于中东部和南部地区;从创作体裁来看,主要以诗文创作为主,并且创作成果远远超过同时期的广德路、池州路等安徽淤其他地区。“曲”为元代“一代之文学”,但徽州在元代却仅有2首小令传世,戏曲创作无人问津。这种创作现象的产生,与徽州地区理学积淀、宗族文化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近59年阳江市汛期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此文利用阳江市1954—2012年每月的降水数据,运用线性倾向估计、距平曲线及滑动平均法,对阳江市汛期降水(4-9月)的基本气候特征及异常变化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阳江市降水年内分配不均;汛期降水量在59年内存在微弱上升趋势,有明显的干湿时段,年际变化大。阳江市整个汛期的降水异常变化幅度较前、后汛期都要小;相对于前汛期,后汛期的异常变化对整个汛期降水量变化的贡献要大。  相似文献   

18.
近32年来洞庭湖流域气候变化规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近32年来洞庭湖流域30个气象站点1982—2013年的气温和降水数据,采用趋势分析法、MannKendall检验法和Morlet小波分析法对气温和降水量的年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时间上,1982—2013年,洞庭湖流域内年平均气温变化在15.6~17.7℃之间,年均温呈现显著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为以0.38℃/10年;年降水量在975.2~1 833.6 mm之间,降水量呈下降趋势,气候倾向率为-18.9 mm/10年。(2)空间上,整个流域气温上升,增温幅度较大的地区是流域东北部,有五峰(0.98℃/10年)和长沙(0.7℃/10年)两个极值中心,其他区域增温幅度较小;流域内大部分区域降水量呈递减趋势,递减幅度较大的区域是流域北部和东部,而桑植、吉首、沅江和道县等部分地区降水量呈递增趋势。(3)气温呈上升-下降趋势,1998年为气温突变年份;降水量呈递减-上升-递减趋势,降水量突变点出现在1993和2009年。(4)洞庭湖流域年平均气温存在6年的强显著周期,还有14年和23年尺度的变化周期;年降水量存在3年的强显著周期,6年和16年尺度的变化周期。近32年来,洞庭湖流域总体气候呈现明显暖干化趋势。  相似文献   

19.
徽州传统学术文化传播分徽州区域内传播和区域外传播两类。前者导致徽州区域内学术文化的整合,徽州学术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一体化现象;后者是徽州学术文化向其它区域的扩张,并由此深刻影响了中国传统社会后期学术文化的发展风貌。徽州传统学术文化空间传播具有传播方式的多样性、传播空间的不平衡性、传播强弱程度的时段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基于Mann-Kendall法的酒泉市近50年气候变化特征及突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酒泉市所属6个站点1959-2008年的气温和降水资料,采用滑动平均、趋势分析和MannKendall等方法,分析该地区的气候变化的特征.结果表明:在全球变暖背景下,酒泉市的气温突变明显,而降水突变不明显.近50年来,酒泉市年平均气温和各个季节的平均气温呈显著变暖趋势,其中年平均气温在90年代中后期发生了突变,酒泉市东部的突变年份早于西部的突变年份;酒泉市年降水量呈微弱增长趋势,酒泉市东部的增长幅度略小于西部.这表明气候突变在酒泉市不同的地区会有不同的体现,突变时间不同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