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娇霞 《大观周刊》2011,(19):71-72
书法,是一门独特的艺术,也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书法中所透漏的审美和艺术体验,能给人带来诸多的内在思考和心灵震撼。一旦深入学习书法,就会发现它内在的艺术意蕴和美学魅力。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国书法.并分析了书法之中所含的审美及艺术——包括虚和实、形态和情感的特殊魅力,以及其传承和进步之处,从而表达了重视书法美学意向的研究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冯笑 《新闻世界》2008,(9):153-154
意境是文学作品所描绘的生活情景或自然景色与作者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融合而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意境是中国古代诗歌最重要的审美特征,也是中国古代诗学、美学及其它艺术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中国古代的诗、词、文、曲、绘画等都讲究意境的创造,意境被广泛用于各艺术领域.是中国古代艺术家、理论家的独特创造,也是最富于民族特色的理论。  相似文献   

3.
影视艺术是视听一体、时空统一的艺术,同时又是具有最全面、最完整地再现现实生活能力的艺术.本文借助于中国古代传统美学的"形神"范畴,考察影视艺术对"形神"关系进行把握的一般规律和特殊手段,旨在为国产影视创作者提供一个新的创作视角,用本土美学概念提升影视艺术的美学价值和内涵.  相似文献   

4.
所谓经典,其魅力在于常读常新。美学一科来自西方,尽管美学所讨论的问题在中国古代经典中也有很丰富的体现,但是由于中国古代本无美学,要梳理出一种中国美学经典资料汇编来殊为不易。正如张法教授所言,中国古代有文论、诗论、书品、画品,等等,但是就是没有一本以“美”命名的著作(《中国美学经典·总序》)。不仅如此,中国古代也没有集中讨论什么是“美”的著作。  相似文献   

5.
赵圆圆 《大观周刊》2011,(33):87-87
西方风景油画受古希腊哲学思想的影响,关注着人与自然存在的距离,强调天人分离。要求科学精确地对待艺术表现出一定的真实性,因而西方重在以写生再现真实的自然;中国山水画主受儒、释、道三种哲学思想的影响,强调的是天人合一,以散点构图,讲究“意在画外,境由心生”。  相似文献   

6.
程智 《大观周刊》2011,(27):28-28
中国传统建筑木雕装饰艺术在技艺和工艺美学方面有很高的成就,通过对传统建筑木雕艺术的功能和特色的分析,阐述了传统建筑木雕装饰艺术。本文浅析了我国古代传统木雕工艺的生成和发展,它鲜活地镌刻在历代宫殿和古民居的建筑装饰、家具和木雕艺术品上,虽然它们在精神层面的要求不同而导致表现效果的不同,但它们所凸显的中国气派和民族风格的文化内涵是共同的。  相似文献   

7.
李英 《新闻世界》2009,(5):139-139
各门类艺术都是相通的。这是有史以来,不同门类艺术名滴们共同认可的一句至理名言,也是推动艺术发展、践行双百方针的永恒理念。为了探讨这一理念在艺术发展中的意义和作用,首先必须领惰何谓艺术。笔者认为,艺术是一种精神产品.是人们进行情感和思想交流的一种文化形式,是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包括小说、诗词、书法、绘画、雕刻、工艺、音乐、舞蹈、  相似文献   

8.
赫伯特·曼纽什教授所著的《怀疑论美学》是第一部系统介绍怀疑论美学思潮的学术专著。一位西方著名学者自以为最重要的一部专著首先在中国出版中文版,而后再在欧洲出版德文版、英文版,这件事情本身不仅表明作者把中国作为世界文化发展的源泉,致力于把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到西方的积极态度,而且也显示出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同时,也说明改革开放中的中国正在为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作出新的贡献。《怀疑论美学》是根据作者1988年在中国举办一系列讲座修改加工而成的,也是他接触中国文化。受中国老庄哲学思想影响,将西方怀疑论与中国老庄哲学比较研究的结果。在本书中,他运用怀疑论精神,集中对艺术和美学中的一系列问题作出了自己的解释。他认为艺术的本质,不在于它追求一种超自然的存在,也不在于它对现实的忠实反映,或内在感情的表现与抒发,而在于对现实的批评。这种批评并不是简单的指责与发难,而是对表面熟悉的事物检讨与发问,从而得出新的发现与新的选择。同时。艺术家也不是什么天才,而是一个时时在内心中进行独白与自我对话,对自己和周围的事物时时进行发问与对话,从不为自己的行为规定一个固定的目标和固定程式的人,也就是说要反对僵化。作者这些观点很有商讨的必要,所以我们邀集部分专家学者座谈《怀疑论美学》。  相似文献   

9.
高腾 《大观周刊》2013,(3):10-11
油画艺术作为源于欧洲的绘画艺术.传人中国至今不过百余年.基于中国而言还是它襁褓中的婴儿.潜力无限的同时很多的未知也在等着我们去探索去发现。中西方的油画无论是从时间、地域或是文化和审美差异上皆有不同,虽然中国油画于西方油画而言是传承关系.但这些因素差异决定了中国油画必然不同于西方油画,  相似文献   

10.
这位美国漫画家的话,不仅表明他对中国人抱着友好感情,而且说明他从我国古代艺术作品的漫画造型中,发现了中国人亦富于生活情趣和幽默感。其实,外国友人们只观赏到我国古代文化艺术宝库中的凤毛麟角,但,仅此点滴接触,已使他们惊叹不已。从我国已发现的古代都城、村镇遗址、陵墓、石窟寺院之中,以及发掘出来的古代玉石器皿、铜器、瓷器和石刻、石碑上,也有许多漫画造型艺术作品。这些作品的人物、动物造型夸张,并且有虚构遐想的漫画式的构思特点。这方面的例子是不胜枚举的。  相似文献   

11.
邓喆 《兰台世界》2014,(6):120-121
在中国的传统艺术中书法是重要组成部分。从唐朝盛世中的书法大师颜真卿进行了解,他的书法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美学意义,颜真卿高超的书法技艺,创造出无数的书法名作,我们从他的《郭虚已墓志》来对其书法艺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大观周刊》2010,(39):F0002-F0002
“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艺术,从甲骨文、金文演变为大篆、小篆、隶书,至定型于东汉、魏、晋的革书、楷书、行书诸体.书法一直散发着艺术的魅力。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涵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写字,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汉字书法为汉族独创的表现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瓣,无图的画,无声的乐。咱们古老的艺术可不能丢,这也是亨德森开设这个课程的目的之一。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的传统艺术中书法是重要组成部分。从唐朝盛世中的书法大师颜真卿进行了解,他的书法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美学意义,颜真卿高超的书法技艺,创造出无数的书法名作,我们从他的《郭虚已墓志》来对其书法艺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李丽 《新闻爱好者》2010,(8):136-136
写意是我国传统美学体系中所独有的理论原则,它最先是从我国的传统绘画艺术创作论述中提出的,后来戏曲也移植它,并把戏曲、绘画、书法等艺术界定为写意艺术。从表象上看,写意与写实是相悖离的。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历史上每个时期的艺术风格取向及其变迁,都与该一时期相应的艺术理论有着协调呼应的关系。繁荣活跃的创作活动不仅需要正确的思想理论做先导,同时也为更进一步的理论研究提供了客观依据。所以,高水平的理论研究成果,常常是因现实的需要而产生,是时代的要求,是历史的必然。近年来,我们在书法史学、书法美学、  相似文献   

16.
我国古代的艺术传统,不管是绘画、书法,还是诗文的创作,大都主张形神兼备,神完气足,传神写照。形似与神似的关系,简单说来,形似是艺术表现的基础,神似是艺术表现的高级境界。严羽《沧浪诗话》说:“诗之极致有一,曰入神。诗而入神,至矣,尽矣,蔑以加矣!惟李杜得之。他人得之盖寡也。”刘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以来,在我国的人文科学建设中,美学无疑是卓有成就的学科之一。这不仅体现在对美学基本理论的探讨上,也体现在对中国古代美学理论的整理和研究上,更体现在对西方美学理论的翻译和介绍上。不无遗憾的是,时西方美学理论的翻译介绍,较集中的成果主要是在80年代后期。那时,有几个出版社或联合或分别地出版了一批美学译义从书,极大地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使人们了解了西方美学的发展状况,促进了我国美学理论的研究和发展。可是在90年代以后,这种翻译和介绍的势头大大缩减,虽然尚有些零星的译作面世,但是较大规模的从书却难得一见…  相似文献   

18.
关于艺术本质的争论一种见解是,“再现生活”或“形象地反映生活”都是艺术本质的重要方面,但,作为艺术的定义则忽略了表现艺术家思想情感的重要方面。若把艺术的本质简单地归结为情感的表现,又忽视了艺术必须以生活为蓝本,再现生活的这一重要特征,可能导致艺术脱离现实,甚至为某些远离人民的,表现那些与时代精神格格不入的“个人心灵奥秘”提供理论的借口。再者,感情只是在对生活认识的基础上才会产生,而且,离开了特定的景物、事象,就无从表现。所以,在艺术中,再现生活和表现情感是完全一致的,不可割裂,都是艺术的重要特征。艺术的本质还有  相似文献   

19.
陈志刚 《兰台世界》2017,(15):109-112
汉末、魏、西晋是诗、书、画结合的积蓄期,东晋是我国诗书画结合的真正开始。从诗与画结合的方面看,诗歌的抒情传统与绘画的传神思想在东晋初次相遇,我国古代诗画相通的大门被叩开。从诗与书结合的方面看,以"二王"书帖为代表的东晋书法中的抒情成为诗与书结合的纽带,可谓之"书法文学"。从书与画结合的方面看,东晋书法、绘画都要求体现书写者的人格理想和美学情趣,书画深入融合已经达到了我国古代文艺史上的最高潮。  相似文献   

20.
让西方美学接受中国美学需要一定的时间,把中国美学纳入西方体系是否有削足适履之嫌呢?也许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会使中国的美学类推到文化都得到西方的聚焦,到时候应该是西方学者来续写这本《20世纪中西美学原理体系比较研究》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