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淑红 《大观周刊》2011,(33):81-81
在现代民族绘画艺术中,林风眠和丁绍光两位先生可谓继往开来,二人在继承前人基础上融汇多种艺术形式运用到自己民族传统绘画中,寻找一种新的绘画风格用来表达中国人传统思想感情。林风眠和丁绍光是两个了不起的艺术尝试实践者,这在绘画史上都是非常有思想、了不起的创新;林风眠和丁绍光那种融合了世界各民族美术文化、绘画技法,运用到自己绘画创作中,他们的绘画技法都结合了当代新的美术思想,给观众一种新的视觉冲击力,把中国现代艺术推向更广大的天地。  相似文献   

2.
唐香花 《大观周刊》2011,(20):245-245
现代的绘画大师们有着超越式的创造,不断吸收世界各民族艺术的营养,均在不同的层面做出了各自的贡献,展示出各自的风格画面,提供给人们新的关感世界。  相似文献   

3.
赵金金 《大观周刊》2011,(18):237-237
德国表现主义对中国绘画的影响主要分为二个时期:20-40年代,80年代至今。20世纪在“西学东渐”浪潮中,西方艺术具有人文精神和文化内质的油画开始在中国传播,并影响了中国传统绘画。  相似文献   

4.
写实作为一种艺术风格,是诸多艺术家共同的追求。徐悲鸿作为中国现代画家,作为金陵三杰的重要一员,是写实风格中国画的领军人物。徐悲鸿一生都在践行写实主义的绘画思想,他的这一绘画思想在20世纪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5.
现代艺术     
《全国新书目》2012,(11):30-33
也许现代艺术较之以往的艺术来说,更具备世界的眼光。有人认为20世纪的头一个十年是现代艺术的起始处,但也有人说是在此前好多年就有了现代艺术征兆,也就是那种反映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20年的新思想、新技术和新的秩序规范的种子。时间的问题一直都有争论,不过关于现代艺术的特质大抵一致,即那时的艺术家们开始使用一种现代意识理解生活,也都开始敏感地捕捉到一切新的变  相似文献   

6.
<正>徐悲鸿是我国现代美术发展的开拓者和引领者,在20世纪初思想界以及文艺界的新旧矛盾中,徐悲鸿凭借科学的艺术精神与社会责任感将西方绘画艺术的精华与我国传统绘画艺术结合起来,在提倡美术革命的时代召唤下求新求变,形成了饱含创新性与时代性的艺术思想精髓,对我国现代美术的蜕变乃至当代美术的发展来说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7.
正印象主义(Impressionism)是19世纪欧洲艺术发展的一个阶段,也是现实主义艺术向现代主义艺术过渡的一个阶段。印象主义吸收了柯罗、巴比松画派以及库尔贝写实主义营养,在19世纪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光学理论和实践)的启发下,注重绘画中对外光的研究和表现。乔治·修拉是新印象主义的倡导者,由他掀起了一场关于绘画色彩技法的革新,创造了"点彩派"或"分割画派"。他以科学的理性从事绘画色彩研究,在绘画  相似文献   

8.
张哲 《大观周刊》2011,(34):79-79
巴布罗·毕加索是20世纪世界画坛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是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更开创了对现代绘画影响深远的立体画派。在他的成长经历中,女性是毕加索绘画的重要题材,对女性的情感表达在他不同时期的作品中表现的淋淋尽致。  相似文献   

9.
侯赛 《大观周刊》2011,(33):77-77,97
后现代主义艺术思潮,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西方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过程中衍化出的一种新的艺术思潮,其观念越来越多地遍及教育、文化及社会各个领域,尤其为当代中国美术教育提供了一片广阔的视野以及新的角度,对调整美术教育理念、学生观、课程观方面不无启示。本文试图通过透视后现代主义艺术观念的理论特征,对现时中国美术教育的诸多方面作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10.
刘婷 《今传媒》2020,(4):153-154
17世纪以来,绘画的风格丰富多彩,约翰内斯·维米尔作为17世纪典型的荷兰风俗画家之一,其绘画作品不同于同时期其他绘画的风格,具有图像和绘画语言风格的典型性和特殊性,对其绘画艺术的解读与研究也数不胜数,形成了一种别具一格的研究特性。本文重点讨论维米尔作品中的图像特质,旨在通过对维米尔创作背景和艺术形式的研究与探索,来探讨其创作过程中独特的个人技法以及这样一种绘画形式对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信息快递     
《国际现代艺术辞典》由著名学者余秋雨教授主编的《国际现代艺术辞典》以20世纪以来外国新兴的、有重大突破性价值的艺术流派、艺术现象,艺术家和艺术作品为主要收录对象,涉及的艺术领域包括戏剧、电影、音乐、舞蹈、绘画、雕塑、书法、建筑以及工业设计等。人类很快将走完自纪元以来的第二十个世纪。  相似文献   

12.
王晨凯  尤佳予 《今传媒》2016,(8):162-163
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写实艺术家之一,卢西恩·弗洛伊德以其强烈而独特的绘画风格,打破了西方五百多年的写实油画传统,开辟了写实绘画领域的全新视野,证明了现实主义写实绘画仍具有极强的生命力。特别是在上世纪中西文化交流日益开放的90年代,他的绘画传入国内后引起了包括忻东旺在内的大批青年艺术家的争相学习,拓宽了国内油画家对写实绘画语言的认知。本文以弗洛伊德为引,重点分析忻东旺和弗洛伊德两人绘画语言的异同,进一步讨论忻东旺作品中的人文情怀和他的作品及艺术观念对于现代美术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白冰 《新闻爱好者》2011,(19):119-120
19世纪后期,以法国为中心并风靡欧洲、影响世界的印象主义绘画,充分借鉴了浮世绘版画的艺术语言,体现出对美术体系独创性的追求。本文从历史和文化背景入手,通过对浮世绘的题材范围、造型样式、审美意趣等方面的研究,探讨浮世绘的艺术风格对印象主义画家在艺术探索和革新上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4.
英语世界中国古典文学数字化传播体现了信息科技和文学遗产彼此结合的趋势。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它经历了分别以联机目录与索引、数据库与万维网、三网融合与全媒体为标志的三个发展阶段,其显著特征是数据化、网络化与交互化。它的贡献表现在为英语世界新媒体艺术创作提供新契机、为相关国家文化产业提供新的增长点、为我国文学遗产跨文化传播提供新视野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齐白石全集》即将问世。这部全集,洋洋大观,共分10卷。全集中许多作品如绘画、书法、篆刻及诗文为首次发表。 齐白石从事艺术创作70余年,为中国和世界留下数以万计的艺术珍品。他在艺术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为世人所推崇。齐生于1864年,早年曾为木工,以后学习绘画、篆刻与诗文。全集收入他早年作品,如19世纪90年代,他选临芥子园画谱,有《黛玉葬花》、《山水》,其艺法清秀,极为细腻。 令人震惊的是,他在20世纪20年代画的几幅《巨石鱼鸟屏》,其画面与现代抽象派画家的作品相近,画中山石奇形怪状,走笔潇洒,着意神奇;而画中的鱼鸟很细小,突出了山石的浪漫笔墨。他在30年代作的风景画,原野中的小屋,荷池中的凉亭,雨后的云山等,其彩笔素雅,清新活泼。  相似文献   

16.
据有关方面反映,全国已有近百家出版社出版以世纪为题材的图书达300多种,随着世纪之交的日子日益临近,此类书出版将高潮迭起。《20世纪纵览》名列上海书市十大畅销书之榜。这类书还有《世界百年掠影》、《20世纪思想家辞典》、《20世纪世界各国大事》、《20世纪世界艺术巨匠》等等,此外还  相似文献   

17.
东晋画家顾恺之是中国绘画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他的绘画艺术在技巧上具有紧劲联绵、春蚕吐丝的审美特征;在思想上突破了先秦以来礼教和政治对绘画的拘束,重视人物的神采和意象,体现出新方法和新的艺术表现目的。  相似文献   

18.
岭南画派在风风雨雨中走过了整整一个世纪。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广东画坛,岭南画派与广东"国画研究会"关于新旧艺术的论争,引发了关于传统中国画现代变革的思考和对西方绘画的认识,促进了中国画的变革与发展,也丰富和活跃了广东乃至全国的艺术论坛,影响深远。20世纪初广东画坛包括岭南画派在内的各种画学主张、艺术追求及艺术风格的生发与形成,都与民族危难、社会变迁、西风东渐尤其是思想文化领域的中西之争、古今之争密切相关,由此发生的中国画的现代变革是广东画人顺应历史潮流的自觉选择。考察岭南画派绘画思想的生成要素和表征特点,将其重置于二十世纪初特定的历史文化情境中,对于探索中国画如何开始现代变革的历史建构,以及如何看待和评价这种现代变革,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岭南画派的诞生、发展过程正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画现代变革的历程。  相似文献   

19.
潘梦媛  盛健奇 《大观周刊》2012,(16):162-163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是欧洲新艺术运动的代表,是奥地利维也纳分离派的领袖人物。他的绘画拥有深刻的象征主义内涵和富于装饰意味的独特形式,赋予19世纪来现代主义的维也纳的神秘氛围,而他的风景画更使他在绘画领域独树一帜、与众不同。本文将较为全面地探究一代艺术宗师克里姆特的绘画创作以及独特的风景画魅力,通过对其绘画艺术形式和绘画主题的研究,重新认识这位绘画大师在风景画领域的崭新探索和其作品的独创价值。  相似文献   

20.
王志城 《今传媒》2016,(6):145-146
安德鲁·怀斯是美国20世纪最具代表性的写实主义画家。他的绘画语言新颖、淡雅、舒朗而简洁。从早期的忧郁、悲戚,到成熟期的转变,再到白首穷经的晚期。以其独立的精神特质和精湛的写实技巧带人们贴近自然、贴近生活、注入灵魂。本文通过对怀斯艺术生涯、社会背景概述,对早中晚期的部分作品结合所处时代背景、个人体验、作品特点等加以分析研究,揭示并深入分析怀斯的独特绘画艺术的内在特质和诗意特色,并探讨其对中国写实绘画的影响和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