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中国多民族多地域的文化积淀、丰富的自然景观、迥异的风土人情,为油画创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资源。随着人们保护传承和发扬民俗文化的意识提高,绘画本土化和民族化的需要强烈,也为民俗题材油画创作提供了新的机遇。当今出现了许多的油画创作者去表现黄土高原这一题材,黄土高原的文化得到了很大的传播。本文正是通过探索和实践,来拓展发扬民俗题材油画的表现风格,并引发油画题材内容对绘画语言表达的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留学海外的中国美术学子相继回国,以油画为主的西洋画创作和教育模式也被引入中国。美术学校和土山湾画馆等机构或工场成为中国20世纪早期传播西方美术、工艺美术创作经验和知识的两个重要载体。他们开展的美术科目教育活动为中国早期设计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纪录片真实动态的影像符码在传播民族文化、提升民族成员文化身份的自我认同感方面具有先天优势,它是以真实去引发人们思考的艺术形式.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纪录片创作趋向繁荣,而当代纪录片创作更是走向多元化.将当代纪录片置于整个传播体系中考察,可以发现其通过文化策略、情感策略、市场策略、叙事策略诸方面完成了作为提升民族认同感及国家形象的认知中介和载体的自我定位.  相似文献   

4.
封习虎 《大观周刊》2011,(22):80-80
中国的意象油画经历了几代人的努力,中国画的传统意象理论也一直伴随在他们的创作中。在这一过程中,意象油画最大程度地渗入和包含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气质和审美心理,在他们的作品中,都体现了中国化的文化观念、人格境界和审美格调。  相似文献   

5.
封习虎 《大观周刊》2012,(2):213-213
中国的意象油画经历了几代人的努力,中国画的传统意象理论也一直伴随在他们的创作中。在这一过程中,意象油画最大程度地渗入和包含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气质和审美心理,在他们的作品中,都体现了中国化的文化观念、人格境界和审美格调。  相似文献   

6.
赵金金 《大观周刊》2011,(18):237-237
德国表现主义对中国绘画的影响主要分为二个时期:20-40年代,80年代至今。20世纪在“西学东渐”浪潮中,西方艺术具有人文精神和文化内质的油画开始在中国传播,并影响了中国传统绘画。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面孔、中国功夫、中国自然山水等元素频繁出现在好莱坞电影中,掀起了中国元素热潮。入世之后,随着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愈加频繁以及中国的综合国力、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角色地位形象也开始由原来的负面配角向正面不可或缺的角色演变,这一方面是好莱坞电影在全球化背景下产业扩张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也是为进入中国庞大的电影市场好莱坞文化工业采取的商业策略。但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好莱坞电影对中国文化的解构中存在误读,因此活跃在国际影坛中的电影人应该为中国文化的国际形象传播树立榜样,创作出既有中国民族精神又具有世界格调的优秀作品使中国文化得到正确、有效、正面的传播。  相似文献   

8.
李卓 《今传媒》2024,(2):79-82
新世纪以来,少数民族题材的纪录片创作日益活跃,纪录片所承载的民族文化价值及其传播效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以新世纪以来在国内外取得较好传播效果的西藏题材纪录片为研究对象,基于纪录片影像与美学视角,梳理了在跨文化传播中纪录片创作叙事表达的成功方法,总结了西藏题材纪录片的创作发展变化和艺术呈现特点,同时提出创作者应该继续以开放和新益求新的创作心态,更好地利用和发挥纪录片强大的传播优势,旨在为传承西藏民族文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刘俊 《现代传播》2013,35(1):131-132
纪录片是传播民族文化、树立国家形象、提升国家影响力和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也是彰显时代主流价值、平衡社会文化生态、体现主流媒体责任、推动文化自信自强的主要方式。同时思想活跃、青春无限的青年学子是未来中国纪录片创作的中坚力量。因此,为优秀的大学生提供纪录片创作平台与实践支持,对于培养中  相似文献   

10.
武小菲 《今传媒》2008,(2):64-65
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进程中,民俗也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完善.民俗是民族文化最直接的体现者,透过民俗我们可以最直接地发现一个民族的心理和文化特征.中国传播民俗的这种特质恰恰可以被应用到广告文案创作中,使得广告文案更具有"中国特色",使目标消费者产生认同感、亲切感,进而取得理想的广告效果.  相似文献   

11.
民族文化认同的建构:一种解读体育传播政治功能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体育传播为切入点,考察中国改革开放前和从改革开放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以及在进入21世纪后和平崛起三个阶段,分析了官方媒体通过体育传播对民族情感和文化认同的建构方式.中国官方的体育传播具有很强的民族文化建构功能,这种建构功能主要体现在民族情感的建构上.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族文化认同的建构方式和内容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全球化时代及我国后奥运时期,体育传播应以奥运精神的传播和培育以民族精神为核心的文化认同作为传播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创作出了风格独特的民族音乐.民族音乐不仅体现了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而且为我国音乐文化的传播和传承提供了充足的养分.现代社会中国民族音乐要想获得更加广泛的传播和更加深入的发展,就必须立足国际视野,提高民族音乐在国际上的文化认同感,积极拓展国际市场传播渠道,促进民族音乐的全面发展.由王志国所著的《中国民族音乐的国际推广与传播研究》一书从现代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现状出发,将中国民族音乐的特征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传播民族音乐的不同对策,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3.
西藏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既是中国民族文化和世界民族文化丰富性和多样性的体现,也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需要。从新媒体的时代背景着眼,在梳理西藏民族文化的文化元素和艺术意蕴优势的基础上,积极开发西藏民族文化传播的新媒体产业链,力求借力新媒体平台探索西藏民族文化和新媒体传播相结合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4.
王冠伟 《大观周刊》2012,(26):22-23
在中国当代风景油画的发展中,艺术家们一方面学习和借鉴西方现代艺术,另一方面也对中国传统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中国风景油画也开始趋向于写意的表现形式,在油画创作上既受西方现代主义影响的同时也传承了中国传统文人画的气质精髓、美学经验以及绘画技法。在发挥油画原有艺术语言与表现力的同时,融入中国的写意精神和笔墨意趣,形成了当代中国风景油画所独有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电影文化传播策略检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全球化语境下 ,文化传播的单向度特征日益明显 ,双向性诉求被忽视 ,民族文化的主体性和独特性受到削弱。中国电影是中国文化形象的传播载体 ,承担着民族国家的历史重任 :不仅要传播时代的、民族的文化精神 ,而且要树立国际传播视野中的现代“中国形象”。当前中国电影在跨文化传播中存在严重的“失语症”问题 ,本文试图站在国际化的视角 ,从传播内容、传播方式和传播效果三方面入手 ,检讨中国电影文化传播策略上的失误与偏颇 ,探索中国电影的文化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民族学者、媒体工作者和独立导演拍摄了一批反映鄂伦春族和鄂温克族民族文化与生活方式的纪录片,这些纪录片主要创作于20世纪60年代、90年代和新世纪以来这三个时期,跨度之大在中国纪录片创作当中绝无仅有.在对主要创作人员展开访谈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对上述纪录片主题内容和文化标志的分析,探讨了这三组纪录片叙述方式与文化表征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版权作为一种知识产权,代表着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的文化创意,是创作成果的结晶。版权不仅是提高民族文化竞争力、传播力和影响力的战略资源,同时也是可以开发、生产、贸易的一种经济资源。近年来,随着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版权产业正在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中国幅员辽阔,与14个国家接壤,开发利用好边疆省份版权资源,对我国版权产业的国际化传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黑龙江作为边疆省份,特色版权资源丰富,将现有版权资源开发利用是推进中华文化国际化传播的有效途径,也是展现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的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18.
1955年播映的《哈森与加米拉》是第一部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新疆共创作完成69部少数民族题材影片,以鲜明的地域经验、民族特色以及文化内涵在国内以及国际获得较高的辨识度.本文梳理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历程,以民族认同与文化传播为切入点,进一步认识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本质.  相似文献   

19.
吴琼 《东南传播》2020,(12):101-103
主旋律纪录片在中国特定的文化语境下,通过纪实影像内容的传播对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承担着弘扬国家意识形态和传播思想文化的重任,其创作发展轨迹能够反映中国历史与民族文化的深刻变革。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主旋律传播需要面对受众年轻化、时间碎片化问题,尤其是在公众社交平台上,个性化内容使信息"千人千面",主旋律要想"突围",更需要把握公众在社交平台上的行为习惯。短视频化的传播形态成为当下我国主旋律纪录片的全新表达形式,为我国开展宣传思想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本文将从传播形式出发,以文献研究法、个案分析法、描述性研究法为主要研究手段,探讨短视频化中国纪录片的创作变迁。  相似文献   

20.
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需要表达才能传承、传播下去,在多媒体时代背景下,影视作品成为文化表达的一种重要的方式.本文通过探讨《我门》影像创作活动的创作理念和创作手法,总结出影像创作中精神内涵的挖掘和视觉影像的文化表达经验,以期能为中国影像创作中对独具中国特色文化的挖掘、表现、传播、记录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