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农业的增长主要通过生产要素的增加和单位生产要素产出量的提高两种途径来获得.发展农业,实现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必须不断地提高要素的生产效率,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文章主要运用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模型对闽台两地1997年-2007年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福建省农业的产出增长主要依靠生产要素投入的增长来实现,属于粗放型增长方式;而台湾地区农业的发展主要依靠技术进步,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来实现,属于集约型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发达国家典型事实理论的基础上,基于TFP增长率及其增长率,发现中国第三产业的TFP增长率超越了第二产业,位于三产之首,而且技术对第三产业的产出增长贡献最为明显。而第三产业内邮电运输业、饮食业和文教卫生科研事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强,国民经济发展对邮电运输业、商业和金融保险业的推动作用强,从而我们提出发展第三产业和发展第三产业高新技术部门的相关建议,以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  相似文献   

3.
采用Malmquist TFP指数,基于海西经济区19个市(除抚州市)1994-2008年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各市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及其成因。在样本考察期间,海西平均全要素生产率达到效率前沿面。1994-1999年间,主要是技术效率的提高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而在2000-2008年间,主要是技术进步的提升使得全要素生产率出现了正的增长。虽然总体上看全要素生产率达到了效率前沿面,但是从Tobit模型回归结果看,产业结构的调整、外资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不显著,总体经济并没有向着真正的集约型增长方式发展。人力资本还未达到促进技术进步的阀值。进出口、科学事业支出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4.
1998年后TFP对于广西工业经济总量增长的贡献确实超过了要素投入。对影响TFP增长的因素进一步分解发现,资本密集型工业对于TFP增长贡献较大缘于规模效应而非产业结构升级。在"重规模"、"重投资"的传统产业政策推动下,广西劳动匹配相对资本投入较为缓慢。其原因包括劳动力匹配速度慢于资本、合格的专业化劳动力缺乏、劳动力市场存在"劣币驱逐良币"等情况。据此提出相关对策:在产业政策上,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两化融合";在就业政策上,加强劳动力有效供给,完善劳动力市场信息,减少劳动就业的交易成本,提高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匹配度。  相似文献   

5.
选取安徽省1990-2006年数据,以进口、出口和FDI作为对外开放的替代变量,并测算出全要素生产率数据,运用VAR模型分析了对外开放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同时实证检验了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得出的实证分析结论认为,安徽省对外开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通过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传递的,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经济增长产生的贡献较小,目前安徽省经济增长主要还是由要素投入增加引起的。  相似文献   

6.
根据索洛余值法及C-D生产函数,运用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估算了四川省1991~2008年间的总量生产函数及各要素贡献率,得出:四川省经济增长方式属于严重的资本驱动型.因此,可以通过放宽民营经济发展的条件、用信息化带动产业化、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等措施来维持四川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7.
经济增长应该更多地表现在其增长的质量上,可持续性直接关系到经济增长的质量,它是实现未来经济高质量基础上健康快速发展的关键。从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角度并利用计量经济模型可以对陕西的经济增长进行实证分析,从而为今后陕西经济的发展提供宏观层面上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9.
10.
刘伟  张辉 《高校理论战线》2013,(4):98-118,158
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经济体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过程中,如果没有发生相应的经济结构转型,那么就很难实现国家经济地位的根本改变。通过分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中结构高度的演变,可以发现,我国从1998年开始进入产业结构高度演化的加速发展阶段,截至2010年我国已经完成了工业化进程的三分之二;我国经济的增长与产业结构的高度演进虽然有一定时滞性,但二者整体上是相互吻合的。  相似文献   

11.
采用定伯根改进的C—D生产函数模型,估算出1979-2007年新疆资本和劳动投入的产出弹性系数分别为0.512 55、0.487 45。进而利用索洛余值法得全要素生产率、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对新疆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60.32%、31.14%、8.54%。  相似文献   

12.
文章结合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和环境污染综合指数法,将环境污染因素纳入三峡库区重庆段农业TFP评价中。研究结果显示:在考虑环境污染情形下2005-2014年三峡库区重庆段农业TFP年均变动值为1.013,技术进步指数为1.014,技术效率变化值为0.999;考虑环境污染情形下的农业TFP显著低于不考虑环境污染情形下的测算结果,表明三峡库区重庆段农业发展呈现出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方式;技术进步是三峡库区重庆段各区县农业TFP增长的主要动力,也是造成各区县农业TFP差异的主要因素;在空间分布上,重庆主城-长寿-涪陵-江津、万州-开县-云阳-忠县两片区的农业TFP增长较快。  相似文献   

13.
通过阐述生产率测算理论基础的历史演进,对劳动生产率和多要素生产率的经济含义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建立了信息技术要素分解的生产率测算框架,实证研究了美国战后40年来生产率增长的速度和要素贡献,指出了90年代中后期美国生产率增长恢复的主要动力来源于信息技术进步和信息产业的发展,提出了生产率测算中遇到的问题与挑战,强调了我国实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应该使用规范的增长测算制订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4.
基于索洛余值法估算出福建省1979—2006年间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并就此对福建经济增长贡献做简要分析。分析表明:(1)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福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经过80年代高位水平波动后,进入90年代呈现微增趋势;(2)1999年之后,全要素生产率经济贡献趋弱。充分表明福建经济增长呈现的资本驱动特征,是一种较为典型的资本投入型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5.
16.
17.
尹宽 《唐山学院学报》2019,32(1):99-108
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对我国31个省市2000-2015年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估算,并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这16年间,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处于上升态势,原因在于我国技术进步率的提升;分区域来看,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是得到改善的,西部和中部下降的原因在于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下降;从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上看,技术引进、自主创新能力、对外开放水平和政府因素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为正,基础设施建设和制度因素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为负,产业结构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在统计学上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全面审视投入-产出过程中区域经济增长的非均衡性,须对产出增长中的要素投入贡献和技术进步贡献作出识别,以明确区域经济增长的效率差异。在测算1978年以来我国省际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差异测度方法和泰尔指数分解方法分析了区域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的效率差异,以揭示区域经济增长效率的非均衡性。分析表明,初始改革对地区生产效率的激励是非均衡的,地区间差异对全要素生产率的非均衡性贡献度较大。  相似文献   

19.
选取1995—2014年统计数据,测算安徽省八类能源碳排放总量,并通过构建脱钩模型对安徽省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安徽省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在大部分年份中呈现出弱脱钩状态,与实现强脱钩还有一段距离。基于此,提出了安徽省应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发展低碳经济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基于传统方法和线性回归模型方法研究三大需求要素对温州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温州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投资和消费,净出口由于受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波动较大。因此,温州必须发挥投资效率,拉动内需,同时提高出口质量以促进经济平稳和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