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李文石 《世界发明》2002,25(3):20-20
2001年,在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里,一组不同寻常的测谎实验在进行着,实验的背景内容提示如下:希尔正在攻读研究生,如果他未能通过即将来临的考试难关,那么他将因考试不及格而遭勒令退学。  相似文献   

4.
5.
李文石 《世界发明》2002,25(11):14-15
测谎器(Iie detector)或称多道仪(polygraph),是用来帮助确定某人是否正在说谎的电子测量仪器。测谎技术包括测谎器、测谎师、受试者、测谎模式和评价体系。其中, “测谎模式”指符合心理学的测谎问题流的编制方法; “评价体系”是对测谎数据的手动或自动分析和判别方法。受试者座姿为背向或侧向于测谎师,以避免不必要的生物反馈。  相似文献   

6.
王秋峰 《科教文汇》2008,(12):141-141
测谎技术运用于刑事案件领域,可以筛选犯罪嫌疑,排除无辜;有助于侦审疑难案件和“无头”案件;有助于突破犯罪嫌疑人的心理防线;有助于解决口供的矛盾。但对测谎技术应该理性看待,不应对其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或不合理的期待。  相似文献   

7.
颜海剑 《科学中国》2006,(12):26-29
司法部门一直有一个梦想。希望发明一种技术可以准确可靠地判断一个人是否在撒谎,就像血液检测技术可以通过DNA的相关性来判断两个人是否具有血亲关系,酒精测定仪可以通过对司机的呼吸空气进行分析而快速判断司机是否酒后驾车。确定一个人是否撒谎是非常困难的,但人们并没有停止尝试。  相似文献   

8.
测谎仪在实践中已得到广泛应用,但测谎结论的法律定位还存在诸多争议。从测谎结论的理论及形成过程、证据属性角度、实践及负面效应角度的分析来看,目前在我国,测谎结论不宜作为诉讼证据使用。  相似文献   

9.
测谎奥秘     
不久前,全国检察机关首期多频道心理测试(测谎)技术培训班在昆明开课。负责研制测谎仪的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和公安部的专家为66名反贪和技术部门人员讲授测谎技术专业课程。至此,测谎技术已全面介入中国的公检法系统。  相似文献   

10.
人类并不是唯一会说谎的灵长类动物,但是由于具备独一无二的智商和语言能力,人类的谎言往往很难被识破。科学研究显示,大多数人很难判断别人是否在说谎,就连经常和谎言打交道的警察、探员、法官和海关人员也不例外,他们做出的判断,正确性只有53%左右,一点也不比其他人高出多少。  相似文献   

11.
目前,随着测谎技术的发展,这项技术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和争议,测谎技术作为一种高科技刑事侦查技术、应用于刑事侦查、具有其合法性和有效性。因此明确该技术的基本原理,充分发掘其在办案实务中的作用,肯定其证据能力与证明能力,规范测试程序,保障被测人人权、遂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2.
13.
脑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知识窗》2012,(5)
最新研制的一款计算机软件能够跟踪分析人们的眼球,进而分析他是否是说谎者。  相似文献   

15.
陆明华 《知识窗》2007,(12):23-23
嚼米审判:17世纪的测谎方法即带有一些生理科学色彩。印度人发现说谎的人总是嘴发干,因而发明了东方国家普遍使用的“嚼米审判”.让每个嫌疑人放一把炒米在嘴里,嚼两下子吐出来,说谎者由于唾液分泌少,吐出的米明显比诚实者少。  相似文献   

16.
它能用来搜寻恒星周围的尘埃云,为探测太阳系外的类地行星做准备。  相似文献   

17.
腾讯科技讯(悠悠/编译)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目前,最新一款计算机测谎软件能够准确地探察分析说谎者,其精确率超过了经验丰富的警察。  相似文献   

18.
<正>制造"完美测谎仪",一直是诸多科学家和科幻小说家的梦想。一旦这种设备诞生,就能准确判断人们的谎言,揪出罪犯,令真相大白于天下。可构建这样一架机器真能成为现实么?虽然测谎设备在一个世纪之前就进入了大众视野,但它的发展之路却并不顺畅:长期饱受各种科学论证和审查,直至今日仍不能作为庭审的正式依据。苍白的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3):I0004-I0005
美国犹他大学的科学家研发出了一款测谎仪,可以通过追踪眼球的运动,来判断某人是否在说谎。研究人员相信这种眼球追踪技术有望取代传统的测谎仪,具有很好的商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百科知识》2005,(11S):40-40
日本科学家发现了学习能增加脑神经细胞的部分机理,为“大脑越用越灵”找到了科学根据。研究人员在实验中用电极刺激实验鼠的脑切片,并使人为刺激程度与“西塔波”产生的刺激程度相同。他们发现,这种刺激使神经祖细胞发育成了脑神经细胞。人在记忆某些东西时产生的“西塔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