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郝俊 《父母必读》2014,(11):48-48
在其他场合,你可以锻炼孩子独立,但在过马路时,还是先别让他独立了,一定要牵着他的手过马路,因为这关系到他的人身安全。 警示台 近年来,儿童因过马路发生的伤亡事故骤增。原因有两点:一是汽车越来越多了。2005年,平均每4名幼儿才对应1辆民用车。而到2012年,每1名幼儿就有1辆民用车相对应。二是儿童自控力、安全认知能力、反应灵敏度和身体活动性都比较差,而且绝大多数孩子并不能意识到独自或跑着过马路的潜在危险,如果让他们自己过马路,很容易出危险。  相似文献   

2.
幼儿在园期间,孩子们每天接触最多的就是体育活动和游戏。孩子最喜欢的活动是游戏,孩子身体茁壮成长离不开体育活动的锻炼,如果将这两者结合起来,让孩子们能在玩中学,趣中练,从而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同时孩子的能力也能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3.
张九红 《教育艺术》2023,(11):61-62
<正>众所周知,幼儿期是一个人身体生长发育最快的阶段。这个阶段他们不仅在生活上需要细致照顾,而且需要科学合理的体能训练,来促进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幼儿阶段也是孩子获得各种能力的敏感阶段,做好幼儿体能训练,是这个阶段幼儿教育的侧重点。依据我国教育部的要求,结合孩子身体发展规律,制定幼儿体能锻炼计划,对幼儿进行一系列合理的体能锻炼,促进幼儿体质健康发展,是学校和教师义不容辞的义务。  相似文献   

4.
游戏在促进幼儿身体,个性和智力发展等方面具有独功效,儿童不是因为年幼而游戏,是因为需要而游戏,幼儿为独立的人,是有不同于成人的生存状态,生命特性和生活方式的人。儿童喜欢游戏,游戏是儿童生活的基础,让游戏来伴着孩子成长,这将对他们的全面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幼儿时期无论是孩子的身体还是大脑都处于快速成长的阶段,而幼儿教师通过将游戏与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以孩子接受并且喜欢的教学方式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幼师力所能及的帮助,让幼儿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和培养。  相似文献   

6.
曹文霞 《考试周刊》2013,(25):192-193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健康儿童是国家宝贵的资源。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也产生了一系列影响心理健康的社会环境因素,生活节奏紧张,独门独户的小家庭增多,社会行为不良,以及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不当等问题都威胁着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教师不能把保育工作狭义地理解为对幼儿身体的保护、关心、照顾、营养及锻炼,还要注意幼儿心理过程的发展,培养他们健康的人格。在从事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幼儿的言行正体现了其心理发展的过程,让我们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寻本探源,从根本上帮助幼儿纠正这些问题行为,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7.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简称《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一般不少于两小时。"户外活动是一日活动组织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它不仅可以锻炼幼儿的身体,增强幼儿的体质,还可以在活动中培养幼儿不怕困难、团结合作的品质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基于此,我园特别重视幼儿的户外活动质量。那么如何让幼儿户外活动更有趣味性,让幼儿更主动地参与进来呢?游戏化的形式正是激发幼儿内驱力的有效手段,让幼儿在玩中学才能真正促进幼儿身体的全面发展。因此,提倡让户外活动游戏化,通过让活动环境、内容、指导和评价的游戏化,激发孩子对户外活动的兴趣,提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户外活动的目标、内容、组织形式、活动评价等更科学合理,有效推进幼儿园健康活动科学组织的总体水平。  相似文献   

8.
通过影视作品揭示日本幼儿健康教育中健康行为方面的特点,使用内容分析法对一部日本儿童影片中幼儿健康行为进行取样并编码,并使用SPSS16.0进行数据的处理。日本幼儿健康行为中积极行为(76.69%)、指向他人行为(57.14%)、心理健康行为(48.50%)与安全生活行为(35.71%)等发生频率较高;日常健康行为、饮食健康行为、安全生活行为、身体锻炼行为、心理健康行为、关于身体疾病行为等六个方面的成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日本幼儿健康行为成绩的性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中日幼儿健康行为存在一定的文化差异,日本幼儿健康教育某些内容值得学习与借鉴。  相似文献   

9.
杭州大学儿童心理学专家7月上旬对萧山市220多名3至7岁的幼儿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认知能力测查。与此同时,日本大阪教育大学和筑波大学的专家们也对日本幼儿进行了同一内容的测查。 测查结果表明:在总共18类指标中,中国儿童分辨数的概念、分类、时间、序列等能力较日本孩子强,而在运动、组合、容积、空间转换等方面则日本孩子强于中国孩子。  相似文献   

10.
现在,早期教育已深入人心。年轻的父母一见面就谈论着如何教育孩子。那么,如何进行早期教育呢?一、要当孩子的玩伴。玩是孩子的天性。父母要把玩具当教材,要引导孩子在玩中学习,在游戏中发展儿童的聪明才智。游戏是儿童最主要的活动,是促进儿童智力发展的最好的活动形式。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游戏是发展各种才能的重要的智力活动,是扩大和丰富儿童观念范围的有力手段。”我国著名幼儿教育家陈鹤琴也指出:“游戏对幼儿身心发展有很大作用,它可以锻炼幼儿身体,培养幼儿高尚的道德行为,发展幼儿智力。”通过各种形式的游戏,如唱歌…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7,(46):186-187
孩子的智慧在他们的指尖上,加强训练孩子的动手能力,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仅可以锻炼孩子手的协调能力,促进儿童大脑的发育,还可以提升孩子的能力,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而动手能力培养的关键期是在儿童期,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是也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幼儿全面、和谐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情境教学是幼儿园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体育游戏的目的在于让孩子在游玩中获得欢乐,增长知识,提高运动能力等。在幼儿体育游戏中,教师结合幼儿的特点,利用教学资源与教学环境创设生动的情境,让幼儿在认知活动、身体活动、情感活动、语言活动上得到快乐的游戏享受。作者结合教学实例从园区环境、游戏材料、身体发展、儿童经验等多角度着手,以期带给孩子不一样的情境体验。  相似文献   

13.
孩子身体活动不够、锻炼不足,是导致其学习困难的重要原因。人的一生各阶段都应进行身体活动,坚持锻炼。在儿童少年阶段,这种身体活动尤其重要。上小学的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如果因为上学就限制孩子的户外活动,后果将是严重的,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身体发育和学业成绩。据调查,某市小学的一年级孩子放学后能在户外玩耍、活动、锻炼一小时以上的约1/3,完全没有户外活动的约1/3,其余1/3的孩子户外活动时间只在10~20分钟,也就是说,有60%左右的孩子身体活动量太少,严重不足。对这个问题,我们要有充分的认识。1.发展身体是孩子成长的需要。孩子生…  相似文献   

14.
球,是幼儿喜爱的玩具。球类活动不仅能锻炼幼儿的身体、发展基本动作,还能培养幼儿灵敏、机智、勇敢等品质和活泼的性格。因此,我们小班很重视开展球类活动: 一、让每个孩子都有一个球。根据小班幼儿的特点,每人都要有一个球。限于经济条件,还不可能由幼儿园供给,我们就在家长会上宣传开展体育活动的重要性,动员家长为孩子买。这个建议得到了家长的支持,自此,班上每个幼儿就都有一个大皮球了。二、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教孩子拍球,要先引起幼儿玩球的兴趣,如让他们看老师滚球、拍球、跨球、两人传球、跑着拍球、踢球,使幼儿看得跃  相似文献   

15.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园体育要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技能的协调发展,增强幼儿的体质。在对幼儿实施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时,体育总是被放在首要位置。"本文从一次体育的课例教学研讨说起,围绕中班年龄段幼儿的"爬的动作技能",针对孩子的已有能力特点开展爬行动作的有效性锻炼。  相似文献   

16.
身体运动与儿童智力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儿童教育是人类最主要问题之一 ,而开发智力的关键时期在儿童时期。对儿童进行智力开发的途径很多 ,其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有目的地让孩子参加体育活动。身体运动能增强幼儿体质、促进儿童神经系统发育、促使儿童头脑灵活、开发大脑的创造潜力 ,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7.
林秀明 《福建教育》2014,(10):35-36
《3—6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教育建议部分中提出:“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多走路、少坐车;自己上下楼梯,自己背包。”质朴的文字描述中传递的教育理念是幼儿的身体锻炼要渗透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将幼儿的体育活动与生活有机融合,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开展体育锻炼。在实施幼儿园体育课程中,笔者就这一理念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8.
幼儿爱玩游戏,尤其喜爱户外游戏。户外是一个广阔的天地,也是一本很好的教科书。有学者指出,幼儿园有必要把孩子的兴趣引向户外,让孩子接触户外自然,充分体验户外活动的快乐。在多年的体育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加强幼儿园户外体育游戏活动的组织和领导。对于锻炼幼儿身体,全面提高幼儿身体素质有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幼儿身体生长发育需要各种营养素。合理膳食,可使幼儿得到充足的营养,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缺乏营养会导致抵抗力下降与疾病的发生。所以必须供给幼儿丰富高质的营养物质。   在全托班中,许多幼儿有偏食的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固然与生理因素有关,但心理因素也起着重要作用。如何改变孩子偏食的习惯,我在实践中得出了几点体会。   一、引起幼儿的食欲   全托班和日托班的孩子生活内容有所不同。多数孩子刚来时天天哭闹;有些孩子则不吃这,不吃那;有的孩子自理能力差,吃饭让人喂。因此,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要相对加强,这使孩…  相似文献   

20.
打着伞的人     
我们先来看看日本的教育:日本十分重视儿童的自主教育,大部分家庭要求孩子做家务,包括吃饭前帮忙做饭,让孩子自己整理房间、自己买东西:十分重视孩子耐寒能力的锻炼,幼儿园的孩子冬天必须着短装,秋天孩子们穿单衣在外面玩水家长基本不过问;还十分重视儿童的抗挫折教育,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