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跨层次分析理论方法,整合了团队层面和个人层面因素,探讨了科研团队内部知识共享氛围对成员个体知识创造的影响机理,建立了一个理论模型,并提出对应的理论命题.研究揭示:除了直接促进作用外,科研团队内部知识共享氛围不仅直接促进成员知识创造,还通过个体的知识增长对其产生间接作用,并正向调节创造性人格与成员知识创造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高校科研团队内部隐性知识共享绩效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高校科研团队为研究对象,构建了高校科研团部内部隐性知识共享绩效的影响因素模型,对江苏省8所高校243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数据进行信度分析和效度分析,通过因子分析将隐性知识共享动机分为生活动机和社会动机,然后分析团队成员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对隐性知识共享相关指标的差异性,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高校科研团队隐性知识共享绩效影响因素进行路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团队成员人格对成员隐性知识共享动机有显著正向影响;隐性知识特性对高校科研团队隐性知识共享绩效存在显著负向影响;成员隐性知识共享能力、团队隐性知识共享环境和团队成员间信息对称性对隐性知识共享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3.
调查显示,高校科研团队成员虽然具有知识共享意愿但还不十分强烈,知识共享存在明显动力不足现象。高校科研团队教师和研究生两个群体的知识共享动因存在明显差异,前者更加看重知识共享带来其在团队中地住的提升、能够得到其他人的认可和尊重、获得职业发展机会和承担更多的重大科研项目;而后者更看重知识共享可以收获更多的知识、促进人际关系以及得到分享的乐趣与成就感。  相似文献   

4.
从知识转移过程与知识吸收角度构建高校科研团队知识增长影响因素模型,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对已构建的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知识主体、知识特性、知识环境和团队特征4个因素影响高校科研团队的知识增长,其中知识主体与团队特征因素路径系数相对较大,对知识增长产生较为显著的正向影响。认为可以从发挥知识主体的主观能动性,重视知识质性在团队知识增长中的作用,搭建交流平台、完善激励政策,调整组织结构、营造共享氛围等方面采取措施,促进高校科研团队的知识增长。  相似文献   

5.
李霞 《软科学》2012,26(6):83-87,91
在界定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知识共享行为、学习行为及团队绩效之间的关系,并构建概念模型,以国内25所重点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为样本,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其进行检验与修正。研究结果显示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的资源充足度、认知冲突、信任、变革型领导、成员异质性对知识共享行为具有正影响;情感冲突对知识共享行为具有负影响;信息获取、信息分布过程对学习行为具有正影响;知识共享行为对团队学习行为具有正影响;学习行为对团队绩效具有正影响。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提升团队绩效的知识共享行为、学习行为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6.
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围绕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隐性知识共享意愿展开研究,构建了研究模型,以国内26所重点高校的科研团队为样本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其进行了检验和修正。研究结果表明:个体特征(需要满足度、利他主义、荣誉感)、内部机制(人际信任、团队凝聚力、授权式领导)、支撑性框架(自我效能、资源充足度)对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隐性知识共享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支撑性框架维度中的成员异质性对其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最后,根据以上研究结果提出了提高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的策略及建议,为提高其科研创新能力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相似文献   

7.
分析高校科研团队知识共享社会网络特性,认为它是一个典型的1-模社会网,并以某高校系统工程科研团队为例,假设科研团队内成员之间每共同拥有一项科研成果,即认为彼此之间发生一次知识共享活动,在此基础上收集整个科研团队近5年的相关数据,构建了该科研团队知识共享的社会网络;从整体网的视角对该科研团队知识共享能力进行了具体研究,主要包括网络黏性测量、中心性测量、核心—边缘测量、凝聚子群,以及结构洞测量等五个方面的内容;对五个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并给出了提高高校科研团队知识共享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很多专家学者开始关注团队的知识共享问题,对团队的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和后果变量的研究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但本文从团队归属感的角度出发,对高校科研团队这个特殊群体的知识共享作了更深刻的阐述。本文系统地梳理了中外学者关于科研团队和知识共享的概念、维度和相关研究,提出了团队归属感的概念并提出研究设想。  相似文献   

9.
 科研团队是科技创新活动的主要组织形式,但团队运作并非一定就能带来较高创新绩效。在科研团队内部,成员之间的价值观差异和知识交流障碍对于团队的科技创新活动来说尤为重要。从知识管理和知识创造的视角,科研团队成员之间的知识交流、知识共享和知识整合,对于科研活动的创新绩效影响和作用机理非常值得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相关变量测量量表的修订,选取北京、广州两地重点高校80支科研团队进行问卷调查,获取大样本数据,通过统计分析,揭示了科研团队成员学科背景特征、团队成员之间知识交流共享和知识整合对团队创新绩效的影响,明确了加强知识管理对于提高科研团队创新绩效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虚拟科研团队中的信任、冲突与知识共享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高校虚拟科研团队中存在的知识共享方面的问题,结合虚拟科研团队的特点,分析了虚拟科研团队中存在的不同类型的信任和冲突及其对于知识共享的影响效果,探讨了它们在虚拟科研团队形成发展过程中的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从信任和冲突的角度,提出了在不同发展阶段促进知识共享的一系列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隐性知识保护与知识共享是互为条件、互相促进的.高校科研团队可以通过对成员所拥有的可以显性化并且能够分享的那部分知识建立相应的知识所有权制度,鼓励成员进行知识共享.高校科研团队协调好二者的互动关系,对其科研创新和知识产品的价值转化具有重要意义.建议通过明确团队共同情境化任务、构建团队内部知识市场、营造高关怀团队氛围、建立密切性组织关系和制定公平的科研评价以及利益分配制度等五种主要途径提高二者的互动效率.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调查的方法对2004-2013年10年间,有关高校科研团队知识共享研究的论文进行统计,从时间、期刊来源、著者、关键词多方面进行了统计及分析,探讨了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总结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期望对该领域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从知识创新与知识整合的关系入手论述知识整合是实现知识创新的关键环节,揭示知识整合是高校科研团队知识创新集体理性态势体现的内涵,并从团队成员的知识结构、团队的组织结构和团队的知识创新运行模式等方面剖析高校科研团队的特征。在上述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从知识整合任务、知识整合所需知识、知识整合参与人角色和知识整合模式等方面论述面向知识创新的高校科研团队内部知识整合的特征,最终从知识整合目标、知识整合过程、主体之间的知识整合关系、主体参与团队知识整合的意愿等方面论述面向知识创新的高校科研团队内部知识整合的内涵。  相似文献   

14.
大学科研团队知识共享的社会网络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冯博  刘佳 《科学学研究》2007,25(6):1156-1163
 本文从大学科研团队成员在团队中所处的网络位置与其知识共享行为的关系研究出发,通过对9个科研团队的问卷调查和分析发现,个人在“学习咨询网络”的结构位置中心性受到个人在正式组织结构中的职务、科研工作协作网络中心性、科研任务相依性的正向影响,以及科研工作负荷性的负向影响。而个人在“友谊关系网络”的结构位置中心性,则仅受到科研网络的正向影响,以及科研工作负荷性的负向影响。知识共享行为受到职务、科研协作网络、学习咨询网络、友谊关系网络等变量的正向影响,而受到科研工作负荷性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5.
团队合作所产生的创造力已经成为科技领域的主要发展动力和创新模式。随着团队运作的不断成熟,团队知识创造行为会局限于已形成的惯例、程序和观念,限制了成员创新行为的选择,产生团队核心刚性,导致团队创造力的下降。针对这一现实问题,基于惯例视角,运用演化博弈理论研究团队创造力的演化过程以及演化稳定策略,探讨有利于合作知识创造的成本、收益分配机制以及监督与惩罚机制,并通过数值分析证明了结论的正确性。最后根据研究结论对高校科研团队创造力的有序和持续演化提出了理论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基于惯例视角的高校科研团队创造力演化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团队合作所产生的创造力已经成为科技领域的主要发展动力和创新模式。随着团队运作的不断成熟,团队知识创造行为会局限于已形成的惯例、程序和观念,限制了成员创新行为的选择,产生团队核心刚性,导致团队创造力的下降。针对这一现实问题,基于惯例视角,运用演化博弈理论研究团队创造力的演化过程以及演化稳定策略,探讨有利于合作知识创造的成本、收益分配机制以及监督与惩罚机制,并通过数值分析证明了结论的正确性。最后根据研究结论对高校科研团队创造力的有序和持续演化提出了理论建议。  相似文献   

17.
钟琦  李骁 《现代情报》2016,36(8):143-150
团队知识共享对提升团队的效率至关重要,如何促进团队知识共享也成为当下的研究热点之一。从线上与线下两个维度,对高校研究生科研团队内部的知识共享行为进行量化分析及对比研究,并进一步对情感信任这一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探讨。在构建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对通过问卷调查所收集的有效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线上知识共享行为与线下知识共享行为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与线下方式相比,线上方式更有助于提高成员之间知识共享的广度和深度;情感信任会同时对线上与线下的知识共享行为产生正向影响,相比较而言对线下的共享行为影响程度更大。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我国大学知识共享行为处于何种水平、受何种机制影响,本研究提出了大学科研团队知识共享的概念模型,探究大学科研团队内知识共享的知识治理机制,并结合中国情境分析了知识治理如何通过主人翁精神的中介作用及学科归属感和科研网络的调节作用来影响知识共享行为。基于409份对中国大学科研团队成员知识共享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表明:正式和非正式知识治理对知识共享均有显著影响;中国特色的主人翁精神对正式知识治理与知识共享的关系起部分中介作用,对非正式知识治理与知识共享的关系起完全中介作用;学科归属感能调节非正式知识治理和知识共享的关系,而科研网络则能调节正式知识治理与知识共享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从社会交换理论的视角,对知识型领导影响科研团队知识共享行为的作用路径进行实证研究,检验了领导成员交换以及团队成员交换在知识型领导与科研团队成员之间的中介效应,并验证了组织公平感知分别在领导成员交换、团队成员交换与知识共享行为之间的的调节效应以及对于领导成员交换、团队成员交换中介作用的调节效应.采用结构方程模型与回归分析方法对通过问卷调查获取的472份有效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领导成员交换与团队成员交换分别在知识型领导与知识共享行为之间发挥显著的中介作用,且交换关系质量越高,越能促进团队成员知识共享行为.组织公平感知不仅正向调节了团队成员交换与知识共享行为之间的关系,而且正向调节了团队成员交换在知识型领导与知识共享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0.
杨建超  尹洁  吴洁 《情报杂志》2012,31(8):182-187
增强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内部知识转移绩效时于提高组织学习能力、促进组织蓬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来自于江苏省高校科研创新团队成员的136份有效问卷调查,从知识特性、情境特征、知识源特征、知识接收者特征四个方面,实证研究了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内部知识转移的关键影响因素.经过统计检验,验证了知识因果模糊性、学习文化、制度支持、知识源沟通编码能力、知识接收者沟通解码能力、吸收能力、团队规模、团队结构对于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内部知识转移绩效的显著性影响.通过识别关键影响因素,提供管理策略,以促进知识转移绩效和知识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