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玉年 《考试周刊》2007,(26):56-5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学生新型的学习方式。这对于边远山区的教育来说难度很大,这里的中学生基础差、知识面不广、反应能力较低。因此在教育教学中往往有许多教师有这样的同感:讲了很多遍的问题,学生还是不懂,或是一知半解。这是学生的问题吗?我想也不尽然。本文针对边远山区的中学生的特点及教师经常出现的同感,粗浅地谈谈在边远山区中学数学教学方法上的一点认识,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课外阅读是中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获取信息、扩大知识面的重要渠道。《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中学生应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并推荐80篇优秀诗词供学生课外背诵。然而,当前边远山区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很不乐观,因此,加强指导边远山区中学生课外阅读显得格外重要。  相似文献   

3.
以情动情─—山区彝族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初探李建堂无可讳言,目前中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方面仍存在着许多缺失。特别是对一些边远山区且文化、经济较为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的彝族学生来说,过细的思想政治工作犹为重要,如果忽略了对这些彝族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教育,或者把规章...  相似文献   

4.
如何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是值得探讨的具有现实意义的重要问题。通过对电大舟曲工作站的学生(大部分都在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山区工作和生活)的调查,以求初步了解他们对人文素质教育需求程度,并对电大开放教育如何满足边远山区学生这种需求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正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边远山区由于情况特殊,它不但与城镇的小学教育有很大的区别,而且与山外的一般村寨小学教育也不尽相同。因此,新形势下,如何开展边远山区的教学工作,是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值得研究和探讨的课题;重新审视边远山区的办学模式和方法是我们当前面临的紧迫任务;采取撤并方式、集中寄宿教学是当前边远山区教育的热门话题。从1999-2000学年度起,我们在本乡最偏远的小河江村进行了一次边远山区村办小学寄宿班的尝试。 洞井瑶族乡小河江村是灌阳县最偏僻的行政村之一,土地面积占该乡的四分之一,人口…  相似文献   

6.
覃海波 《广西教育》2013,(18):11-12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从农村到城市都得到了蓬勃发展,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大大的提高。但是,由于长期受特定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我国边远山区学校的教学依然存在着诸多困惑,其中,最为突出的表现在高中英语学科教学上。一、边远山区高中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1.学生基础差,学习动力不足由于受条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边远山区高中生源主要来自周边各乡镇的  相似文献   

7.
当前,部分职业学校的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问题,特别是边远山区中职学校的学生较为严重,这无疑加大了学校管理的难度,也严重影响、制约了学生的发展。文章运用问卷调查、实地走访、考察等方法对边远山区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并根据调查结果从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学生主观因素等方面进行成因分析,从而为后续实施教育、进行心理干预、整体提高边远山区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少数民族地区学校多处在教育教学条件相对落后,学生思想素质较城镇学生薄弱的边远山区,作为物理教师应如何提高自己的业务素养,以适应边远山村教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网络时代中学生的道德和道德教育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困惑和价值失落,站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如何探索当代中学生道德教育的现实走向,更加科学地加强和改进中学生的道德教育,培养中学生与现代化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道德人格和道德主体精神,提高中学生的道德情操,使中学生走出道德冲突与困惑,这既是道德教育在网络时代所要承担的重要任务,也是一项值得思索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我国当前的经济、教育水平,决定了中学教育必须担负双重任务。受过中学教育的学生,只有一部分能升入高一级学校,而大部分人将直接进入社会的各行各业。中学生德智体诸方面的质量如何,关系到各方面多层次人才的素质,直接影响者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把青少年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本文试就加强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承担着祖国未来的建设和发展。青少年时期的道德和法治教育是初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也是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必经过程。以农村中学的道德法治教育为研究对象,分析农村中学生的学生特点和农村中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中的问题,探讨提高农村中学道德法治教学的的改革策略。  相似文献   

12.
华昭君 《文教资料》2011,(22):137-138
本文从具体实例出发,在充分肯定当前中学生的主流是积极的、有道德的前提下,提出了进一步促进中学生道德成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探讨了应依据中学生道德成长的特点规律,让学生在"教育"与"自我教育"的互动中,自主建构起积极的道德意识、能力与素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心理健康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的一个重要内容,教育工作者应该全面关心中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不少教育工作者只关心中学生的身体健康,忽视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健康,这种倾向应该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9,(89):127-128
山区学校的道德与法治教育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山区学校地处偏僻,教育水平具有不可避免的落后性,闭塞的发展环境造成山区孩子的道德与法治意识较为薄弱。在价值观形成的少年时期,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具有必要性,而生活化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本文将围绕如何推广山区学校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发展,提出关于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5.
郭菊艳 《考试周刊》2014,(66):178-178
<正>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开展,新课程理念深入人心,结合当前农村学校适龄入学儿童人数不断递减,特别是边远山区学校班额普遍在10人左右的情况(转往条件较好的县、镇学校)。如何根据教育教学形势的发展,努力改变由大班额教学模式、策略转向小班或微小班化教学,真正体现学生主体意识,落实小班或微小班化教育理念,切实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真正实现高效课堂教学,是我们这些坚守在边远山区教育一线的教师必须面对和深思的一个问题。因为建设高效课堂是  相似文献   

16.
边远山区的办学条件落后,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也呈现出不容乐观的状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城乡差距的进一步拉大,人们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已经和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尽管学校绝大多数的教师能够安贫乐教,耐得寂寞,敬业爱岗,但部分教师中师德失落的现象时有发生,这种倾向对于边远山区的教育产生着极大的损害。以下就此作一深思。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教学是农村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剖析当前边远山区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了注重小学语文课程改革、提高语文教育师资力量和教师整体素质、加强教育资金的投入等改善边远山区农村语文教学效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对边远山区信息技术教育的调查和分析,目的就是为揭示山区教育技术教育的现状和就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相应设想。我们首先看看凉山州边远山区几所具有代表性的学校,通过对其信息技术教育状况的调查,我们可以通过对这些调查信息的分析,了解到边远山区信息技术教育所存在一些问题。1制约边远地区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因素分析1.1经费投入不足,制约着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展。因地处远边山区经济落后,学校收入较少,学校不能在信息技术教育方面投入大量资金,经费不足给正常教学带来诸多问题。如缺少课堂教学实用的工具与软件。由于经费所限,不能购进好的软件资源,再先进的计算机也只能作摆设。1.2信息技术课的师资不足,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在边远山区从事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师,教育文凭普遍偏低,在一个省级示范学校从事信息教育的教师只有3人,且其中有2人是大专文凭,在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文凭基本上就是中专水平,在教学过程中很多问题自己都不能解决,对学生进行教育将存在很多教学问题。1.3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问题,教学模式还是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在计算机教育才兴起几年中,有很多教师还没经验或是受数、理、化等其他学科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影响较大,大多采用讲解式...  相似文献   

19.
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通过分析边远山区中等职业教育在以就业为导向的发展过程中受区域经济、传统文化、就业观念及办学条件、招生环境等因素影响,而出现的制约学校发展的问题,提出发展边远山区中等职业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汤蓉 《考试周刊》2011,(59):151-152
在中学历史道德和情感教育过程中,教师在学生健全人格的教育和培养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从中学生的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人格培养的必要性,健康人格培养方法和存在问题来论述现代教育中中学生道德和人格的形成和培养,得出如下结论:重视道德和人格教育,是青少年健全发展的客观需要;重视学生人格建塑,是现代学校面向未来社会所作出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