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沟通与交往是<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新设课程,也是聋校新课改的一大亮点.沟通与交往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一种素质,而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与交流的工具.聋人之间的交流要使用自己的母语一手语,聋人与主流社会人们间的交流则要用汉语书面语.聋生因听觉受损伤,学用书面语的效果很不理想.严重影响聋人和正常人的沟通与交往及其他各个方面的发展.因此,聋人与主流社会人们间的沟通与交往成了世界级的大难题.要克服这个难题,关键是解决语言问题.  相似文献   

2.
<正>一、《沟通与交往》课程设置及实施现状聋人的问题主要是一个沟通的问题。《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提出了《沟通与交往》课程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主要内容包括:感觉训练、口语训练、手语训练、书面语训练及其他沟通方式和沟通技巧的学习与训练,其主要目的在帮助聋生掌握多元的沟通交往技能与方式,促进聋生语言和交往能力的发展。如何有效实施这门课程,各地聋校并没有有效和成熟的方式。"沟通与交往"课程究竟应该包含哪些内容?如何具  相似文献   

3.
语言是人们在社会中沟通与交流的工具。在聋校,听障学生的语言主要有口语、手语和书面语三种,其中手语是听障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沟通与交往的主要手段。然而在聋校往往还有一些听障生,他们既没有口语能力,也不会打手语,书面语水平也很低,因此他们常常表现出"沟通障碍"。笔者与同事针对班里一名"沟通障碍"聋生,跟踪观察其在家与在校的种种表现,采取多个措施对其实施了矫正和转化,帮助他逐渐走出了“困境”。  相似文献   

4.
沟通与交往是国家颁布的聋校新设课程,是聋生在社交活动中学习使用汉语和手语进行信息交换和符号转换,并能进行跨文化交往的社会言语交际类的实操性课程。教师要认识聋人社交中的“玻璃罩”“鸿沟”的特征,从“沟通”“交往”两个关键词入手深度认识课程性质,培养学生积极沟通以及跨文化交流的素养,处理好话题与主题、虚拟与真实、汉语与手语、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以及集体教学与分类指导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现在聋人运用手机短信进行交流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短信之所以如此受到聋人的欢迎,其主要原因是它克服了有声语言和手语需要运用听觉和视界进行交流的障碍,克服了地域空间的限制。在短信交流中,聋人使用的是主流社会的语言一书面语,长期使用有利于聋人的书面语能力的发展与提高。这不得不使我们想起当前的聋校语言教学面临的困境,许多聋生上了九年,[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聋校课程的实施必须遵循聋生身心发展规律,增设具有聋教育特点的课程,其中沟通与交往课是新课程的一大亮点,在沟通与交往课程的设计中根据聋生的特殊需要选择适合他们的方法帮助他们掌握多元化的沟通交往技能与方式,促进聋生沟通与交往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一直以来,聋校语文教师把提高和发展聋生阅读水平作为教学的现实归宿,旨在通过阅读教学,让聋生较准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实现聋人与聋人之间、聋人与健全人之间的广泛沟通和交流。而现实情况却是,许多聋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较弱,有的不能正确理解文本中句段之间的内在联系,有的抓不住文本的主要内容。这些问题的产生,是因为聋校阅读教学中缺少思维训练的缘故。教师应着眼于鲜活的文本,引领学生展开深入阅读,有目的地发展聋生思维能力,进而全面提升聋生的综合语文素质。  相似文献   

8.
比较聋人和听人的语言形式的异同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提出聋教育的根本性任务,即在聋人手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将聋人手语直接转换成听人书面语的能力,培养、发展和提高聋人学习、理解、运用听人书面语的能力,为更好的回归主流社会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9.
聋校新课程设置方案增设了两门课程,其中一门是《沟通与交往》。该课程旨在帮助聋生掌握多元的沟通交往技能与方式,促进聋生语言和交往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课堂中良好的师生沟通与交流是学生学好数学知识的关键。本文通过对聋生问卷调查和老师一线教学的了解,虽借助现代媒体技术能强化师生间沟通,但聋校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彼此之间的沟通障碍还是一直是客观存在。通过分析产生沟通障碍原因,提出了"尊重聋人手语为本"、"综合运用各种沟通方式"、"用心沟通提升效果"等方式,以期改变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与聋生沟通与交流的方式单一,切实提高聋校数学课堂教学师生沟通与交流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沟通与交往课是《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新设课程,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也是聋校新课程的一大亮点。该课程具有鲜明的聋生教育特点,旨在帮助聋生掌握多元的沟通与交往技能与方法,促进聋生语言和交往能力的发展。本文从沟通与交往课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等方面对聋校低年级沟通与交往课程的有效实施提出个人的理解和看法。  相似文献   

12.
《聋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沟通与交往(四年级)》在整体框架结构上延续了第一学段的单元和课文组织形式,引导聋生在常见的生活场景中学会与人交往,潜移默化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育聋生健全人格,并系统编排交际功能和语言点,引导聋生进一步掌握口语、手语、书面语等沟通方式。教师使用教材时,应重视手语教学,充分整合学科资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同时关注聋生个体差异,引导聋生用多样化的方式与人交往,促进聋生沟通与交往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现代信息社会里,网络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网络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给人们带来无穷资讯和便捷的交流,使得聋人之间、聋人与健全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变得更为畅通和便捷,也为聋人学习提供了新的空间、环境及资源。因此,聋校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聋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为他们应  相似文献   

14.
聋文化作为聋人在交往中形成的群体特征,首先在聋文化研究的缘起中揭示了研究聋文化是为健听人与聋人可以达到有效沟通这一根本目的服务的。其次主要梳理了"聋文化"观的理论内涵、亚文化的特征和基本构成要素,另外比较中美"聋文化"观的差异,总结了聋文化研究对于聋教育的影响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的聋人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但聋人对现代汉语的学习和运用仍难尽如人意。针对聋校语文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可以从四个方面提高聋生的语言能力:第一,正确认识聋人学习现代汉语的能力;第二,合理开展双语教学,促进手语和书面语转化;第三,加强阅读写作,内化语法规则;第四,拓展语言环境,强化书面语的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6.
《沟通与交往》是聋校新设的特色课程,担负着帮助聋生掌握多元的沟通交往技能与方法、促进聋生语言和交往能力发展的重要任务。认真贯彻课改要求,紧密把握课程特点,遵循差异性、实践性、多元化、生活化的课程实施原则,积极推动教学实践,对高效达成课程目标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书面语是聋人与健听人交流过程中最公平的交流方式。因此书面语对聋人而言相当重要。如何促进聋人书面语发展,成了一项重要的社会和现实问题。针对当前聋人学生书面语学习的现状,提出提高聋生书面语表达能力的对策,帮助聋人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写作习惯。  相似文献   

18.
手语是聋人沟通与交往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沟通方式。依据《聋校义务教育沟通与交往课程标准(2016年版)》编写的沟通与交往教材承载了培养聋生手语沟通能力的重要任务,教材精心穿插手语内容,系统安排手语沟通要点,梯度设计手语实践活动。教师应充分依托教材内容,着力引导聋生学习规范手语的打法,掌握手语沟通的基本方法与策略,发展聋生手语与汉语之间的转换能力,为聋生今后自由选择沟通方式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一、问题的提出 聋童因为听觉障碍导致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和“思维残疾”,严重影响他们与主流社会的沟通交往和自身发展。聋人倍受语言障碍的困扰.常因语言能力低下、思维发展缓慢而影响终生。因此,形成发展聋生语言文字能力是聋校一项极其重要的特殊补偿任务,它直接影响着聋校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怎样才能有效地培养聋生语言文字能力,解决他们的沟通问题.是聋校教师长期探索和最为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自去年《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颁布一年来,我曾多次参加关于聋校新课程的教师培训。在培训中发现,老师非常关注两门课程,一是沟通与交往课程,一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前者的关注,是必然的,因为这是聋校新增设的课程,大家都期待这门课程的实施,能够多少改变聋生因听力障碍而带来的沟通与交往的滞后。而对后者的关注,则更多地体现了老师们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和深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