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宁夏镇是明九边之一,在明代的北部边防中起着重要作用.关于它的建置时间有很多种说法,本文在综合各家说法的基础上认为:一个完整军镇的形成,既要有常设的军镇长官,又要有固定的文武官员系统和军事防区.以此为标准,考证出宁夏镇在永乐至宣德间开始形成,正德年间最终确立.  相似文献   

2.
宁夏镇是明代西北边防线上的重镇,驻守着大量的军兵,但是对于驻军的具体数额,学界有着不同的说法。本文从《明会典》的相关记载入手,通过对明代史料的梳理,考订出宁夏镇在明初、嘉靖前期、嘉靖中期、隆庆初年和万历初年的驻军之数。  相似文献   

3.
明朝时期,固原因军事地位的重要而备受统治者重视,并在此设立三边总制府。从成化到崇祯,先后有五十多位总制(总督)在此任职。这些封疆大吏均为进士出身,代表了当时文化的最高水平,亦是文化传播的载体,因此他们的到来必然会为固原当地的教育事业输入新鲜血液,亦会促进当地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有明一代,河南漕粮交兑地经历了多次变化,最后方确定在直隶小滩镇交兑,这其中既受到了自然环境变迁、国家漕运策略调整、地方政府利益博弈等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反映了纳漕民众与运军的诉求,而兑漕弊端、漕粮交兑与区域商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则充分体现了漕运在明代社会各方面产生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三边总制的设立,是明朝政府为解决日益严重的西北边患而采取的重要举措之一,影响深远。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界对此不断有新的研究成果出现,讨论的核心问题主要涉及三边总制的设立原因、设立时间、三边总制的具体人数、三边总制的影响以及对个别有影响力的三边总制的个案研究等。  相似文献   

6.
北宋的军队由禁兵、厢兵、乡兵和蕃兵组成,实行募兵制。镇戎军实行募兵制与征兵制相结合的兵役制度;金陷镇戎军后,仍实行征兵与募兵相结合的兵役制;蒙元时期实行的全民皆兵制度,立国后的安西王府辖境,是蒙古兵、探马赤军、汉军和新附军集中驻防的地区,包括屯军;明代前期实行征兵制,嘉靖以后实行募兵制,固原招募的土兵乡兵是当时一支重要的防御力量;清代前期实行世袭兵制,后期实行募兵制,募兵制在固原表现突出,向荣开清代固原募兵之先河,董福祥甘军招募固原籍兵士最多。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要介绍了固原博物馆馆藏陈列——基本陈列和专题陈列、钟亭、古墓复原馆和石刻馆。  相似文献   

8.
明初为了巩固西北边防,在西北设置延绥、宁夏、甘肃、固原四镇,并广置边堡,重兵防守,形成了庞大的军事消费区,给政府造成了边粮供给的困难。为解决边粮供应难题,明初边粮来源主要有四,一是屯田粮,二是民运粮,三是开中,四是京拨年例银购买,其各自在边粮供应中的比重与作用随着时代不同而不同。边粮是明代整个北边防御体系的物资基础,是军队能否长期驻守,在军事冲突中制胜,并维持西北安稳局势的重要因素和保障。  相似文献   

9.
宁夏固原地处西北内陆,控扼丝路要道,南北交会,贯通东西的地缘特点决定了其在中西方丝路贸易中的纽带作用。结合固原境内的文化遗址、遗存、文物与史料,聚焦历史上的固原丝路贸易,可以揭示固原历史文化演进的新视角:伴随着丝路贸易的繁荣和中西交往的密切,欧洲、印度、西域文明与中原文明在这里汇合,奏响了一曲激越的民族、文化融合的时代最强音,在固原土著文化与丝路贸易的演进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形成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固原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10.
回原境内战国秦长城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通过调查发现,回原境内现存长城主体28段,总长24199.5米,其中敌、墙台152个,沿线烽燧23处,城障14座,城堡、关城5座。  相似文献   

11.
固原方言词汇来源复杂,表现力很强,既保存着古语词的特点,也沿用古白话词,还受本地多民族语言相互影响而吸收融入进来其他民族语言的词汇,还有一些词是固原人民在自己长期的社会生活中根据交际的需要新创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词语.固原方言词语在多民族共处的语言环境和人文条件下兼收并蓄,表现出异彩纷呈、样态特殊的词源特色.  相似文献   

12.
固原新石器考古文化的发现和研究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到世纪末,通过调查、发掘和清理的遗址、遗迹和墓葬约有350处。从时间界域、空间范围和独具特色的实物群体这三个考古学文化的要素来看,显示出了自身的明显风格,是具有浓郁区域特征的原始土著文化。  相似文献   

13.
固原境内出土的彩陶,即以新石器时代为典型代表,形成了固原陶器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高峰;出土的釉陶,以两汉时期为典型代表,形成了固原陶器发展史上的第二次高峰。  相似文献   

14.
固原是一座有着两千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固原历史文化灿烂辉煌,其中不乏固原妇女的创造和贡献。民国时期编纂的一部较为完备的地方文献《民国固原县志》中就再现了民国时期的固原妇女广泛参与各类经济社会活动的状况,对民国固原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她们有着较强的独立意识,并非人们想象中传统的"妇道人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手无缚鸡之力。人们对女性的理解往往滞留在男性制定、灌输的观念中,事实上,正如马克思所说人民群众是人类历史的创造者一样,历史不全都是男性的历史,女性应该是而且也同样是历史的创造者和书写者。  相似文献   

15.
古代的固原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原因,一直扮演着防御漠北少数民族入侵,保障中原的重要角色。历朝都在这里筑城修堡,驻以重兵,拱卫中原的安危。本文在对主要城池进行介绍的基础上,探讨了这些古城堡(寨)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固原在军事防御方面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明代山西镇长城经过长期的大规模修筑逐渐完备,分为内边和外边。本文所要论述的外边长城大体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与山西省忻州市偏关县交界处。这段长城总体保存较好,基本为黄土夯筑,马面、敌楼、烽火台和附属城堡等设施一应俱全。明朝将北边防御区划分为九个军镇,是为"九边",其中山西镇长城在边防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固原方言派生词主要有前缀式和后缀式两种构成形式,比较特殊的前缀有“日、圪、麻、洋”等,后缀有“予、儿、头、凇、货、求予、(不)XX”等。  相似文献   

18.
固原方言属于官话方言中的中原官话秦陇片,在固原方言中,词汇是仅次于语音同普通话具有重大区别的语言要素,具有鲜明的特色.固原方言词汇特点表现在词形,词汇意义,量词重叠,丰富的逆序词以及独特的语气词连用等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20.
固原春秋战国墓地出土的青铜短剑、铜柄铁剑、戈、矛等兵器,是北方系青铜文化中常见的兵器,也是北方游牧民族历史的产物。其中双兽首、蘑菇首等青铜兵器是北方系青铜文化的代表性器物,反映了草原民族杰出的创造力。这些自成系统且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少数民族青铜文化,为区分北方系青铜文化的不同支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