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瀑布》是叶圣陶先生写的一首新诗。全诗运用比喻,对瀑布作了生动形象的描绘,读来使人有身临其境,耳闻其声之感。教学时,应注意抓住比喻句,通过朗读,引导学生体会瀑布的声、形、色诸方面的特点。此外,还要抓住诗中的一个关键句子,即“这般景象没法  相似文献   

2.
诗词与其他文艺形式一样,同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艾青在《诗论》中说:“一首诗必须具有一种造型美,一首诗是一个心灵的雕塑?”这种造型,这个心灵的雕塑就是指诗的形象。所谓形象就是人所能感觉到的物质的形态与特征。朱自清在《诗与感觉》一文中指出:“任何一些颜色、一些声音、一些香气、一些味觉、一些触觉,也都可以有诗:”  相似文献   

3.
【教材分析】 《画》这首诗紧扣“画”这个谜底,抓住画的形象特征展开描述。节奏明快、清新洗练。课文选用的一幅画,画上山清水秀,花鸟成趣,一派生机勃勃。课文图文对应,能使学生有滋有味地循图读文,感悟自然景象,从而受到美的熏陶。  相似文献   

4.
正所谓"诗眼",指的是在诗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对表达主题、深化意境、突出形象起关键作用的高度概括的词句。诗眼是诗的灵气所在,抓住诗眼,便可理清诗歌的情感脉络,就能领会诗歌的意境和主旨。诗眼一词最早现于苏轼的诗句:"天功争向背,诗眼巧增损。"(《僧清顺新作垂云亭》)。诗眼是一首诗的关键,因此古人十分讲究炼字,如杜甫在《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中讲到:"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卢延让《苦岭》诗云:"吟安  相似文献   

5.
《红岩》中的成岗是以陈然为原型塑造的典型形象.“任脚下响着沉重的脚镣,……”这十二句诗以《我的“自白书”》为题首次出现于《在烈火中永生》一书,继之收录于《革命烈士诗抄》。这首诗不是陈然烈士遗作。陈烈要写的诗只留下一个标题,一个中心思想。一九六三年,《红岩》作者罗广斌谈到,在写《在烈火中永生》时,为了突出烈士形象,以陈然临刑前要写一首诗的打算和他在刑庭上威武不屈的气概等史实为依据,由几个人共  相似文献   

6.
《诗经》中《雅》、《颂》多叙事诗,《风》是抒情诗。诗与画主要是创造情景交融的意璄。但诗的意境(?),不能象绘画那样直接为视觉呈现出具体鲜明的形象。语言是观念性的,需要欣赏者的理解、思考、分析和联想,在想象中呈现形象。 苏东坡称赞王维的诗画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与画表现出同样的艺术境界,有同样的艺术效果。如:  相似文献   

7.
最短的诗:我国古代最短的诗为《弹歌》,载《吴越春秋》,全诗只有8个字:“断竹,续竹;飞土,逐肉。”我国当代诗人顾城曾写过一首题为《生活》的诗,通篇只有一个字:“网”。形象地揭示了生活的纷繁复杂。  相似文献   

8.
闻一多先生的《色彩》一诗被选入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三册,在教学中师生均感到有较大难度。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一是作品难懂。这是一首意深旨广的人生哲理诗,托物言志,通过写绿、红、黄、蓝、粉红、灰白和黑七种颜色,揭示了生命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不同意义,表达了诗人热爱生活、感受生活的情怀。二是学生对此类作品差不多是首次见到,更缺乏生活体验。因此,笔者在教学该诗时,帮助学生了解了作者及写作背景后,指导学生充分诵读,然后,抓住该诗寓抽象于形象的特点,主要用以下方法开启《色彩》这道教学之门。首先,“加入”。诗偏重于抒情言志,即便…  相似文献   

9.
屈原《九歌》中的《河伯》和《山鬼》两首诗,都描写了男女之间的爱情。这本来为我们深入研究这两首诗的思想内容,提供一把很重要的钥匙。但是,由于近代一些人,根据史籍中记载的西门豹严打“河伯娶妇”的故事①,抓住“河伯娶妇”中的“河伯”,与《九歌》中《河伯》同名,一口咬定《九歌》中的《河伯》,就是写“河伯娶妇”,并由此推断《九歌》都是写“人神恋爱”。所以,我们研究《河伯》和《山鬼》诗之间的关系,先要简略了解“人神恋爱”论。  相似文献   

10.
一是“钻到学生心里出题目”。郑板桥曾说“:做诗非难,命题为难。题高则意高,题矮则诗矮,不可不慎也。”每次作文命题,我总是先让学生进行讨论,然后收集这些闪烁的智慧之光,再稍加修饰琢磨,确立几个可供选择的文题。从孩子心灵出发的文题,成人有些无法理解,但学生觉得这是自己写作成功的第一步。我的作文教学中就有学生自拟的闪光文题,比如写四季景色的《聆听季节的精灵》;写马蜂入侵课堂事件的《“蜂”波》;写人物的《吾家有弟初长成《》小山村·教师·我》;写意象小诗的《叶儿青青《》一个人的精彩》等。二是“抓住时机趁热写作文”。抓住…  相似文献   

11.
诗有内意和外意。外意是指诗的字面所显现出来的,即景物形象;内意是指诗的景物形象所包含的诗人的感受和真情实意。诗家有句行话,叫“外意要尽其象,内意要尽其理。”梅圣俞《金针诗格》中写道:“诗有内外意,内意欲尽其理;外意欲尽其象,内外意都要含蓄,方入诗格。”这就是说,诗的写景状物必须要逼真形象,要栩栩  相似文献   

12.
钟嵘《诗品》认为阮籍的《咏怀诗》源出于《小雅》,王夫之《古诗评选》则认为出于《国风》。分析阮籍《咏怀诗》产生的时代背景、个人遭际、诗歌旨趣,并征引南朝颜延年、沈约等人对《咏怀诗》的体裁、形象、表现手法、语言等方面的评价,笔者认为《咏怀诗》从风格体制来说,应该是源出于《小雅》,并有所发扬光大,且对后世的“咏怀”、“感遇”一类诗歌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史记》中司马迁塑造了一系列生动的侠客形象,赞颂了他们可贵的侠义精神,唐代诗人深受其影响,诗歌中出现了大量的咏侠诗,对《史记》中的形象和精神进行了继承和发扬。本文试从"侠"的形象、"侠"的精神这两点着手,分析《史记》对唐代咏侠诗的影响,并对李白的咏侠诗进行个案研究,从中解读《史记》和唐代咏侠诗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诗,是心灵弹拨的文字音乐,是活的雕像。中国是一个诗的王国,作为一个炎黄子孙,要继承发扬民族文化,必须了解中国古代诗词的创作特点,从而深刻理解古代文化的精髓。一、形象,诗美的核心诗的形象美是艺术美的核心。鉴赏者应从形象入手,把握诗意。诗的形象具有变形性、幻想性、含蓄性和多义性等特点。如:“黄河九曲天边落,华岳三峰马上来。”(莆兹《送李佑三赴陕西会方》)“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赴龙门。”(李白《今天渡河》)时空被主观性感调遣、改造。这是变形、幻觉产生的美感。诗的形象美又是一种含蓄的美。诗人总喜欢把自己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5.
《卫风·氓》是一首以爱情为题材的叙事诗。诗中讲的是一个古今中外反复上演的"痴心女子负心汉"的故事。全诗六章,情节单一:一二章写婚前,三四五章写婚后,第六章写结局,整个故事是在抒情女主人公的追述中展开的。分析抒情女主人公的形象应是教学这首诗的重点之一,而抓住抒情线索则是分析女主人公形象的一个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什么是”诗眼”?“诗眼”是指“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魏庆之《诗人玉屑》)。历代诗人在作诗填词时,都要反复锤炼,推敲字词的生动、形象、贴切、华丽。所以杜甫曾说“新诗改罢自长吟”。孟郊写道:“夜学晓不休,苦吟神鬼悉。”贾岛的“推敲”故事,更是成为诗人铸字炼句的佳话。 在教学诗同时,我们也应细心体味诗人炼字的用意所在,要结合诗词形象思维的艺术创作规律,咀嚼“诗眼”。有些字看上去倒也平常,但一经诗人洗炼的安排,就有特殊而深刻地表现力;有的字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有的字创造了浓郁的意境;有的字点染了艳丽的色彩;有的字勾画了动人的形象;有的字具有重迭映衬或反复递进的关系;有的字起到了强调的作用。教师应抓住这些富有特殊表现力  相似文献   

17.
诗中的声音能调动起读者的各种感觉,用鲜明的、活生生的形象去感化读者。 《论语》云:“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诗歌是灵动的语言,诗中的声音会创设出活灵活现的形象。让读者兴奋起来,置身于其中,为之悲,为之乐,为之迷恋不已!《诗经·卫风·氓》中“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相似文献   

18.
用外语翻译唐诗,要做到“保存着它的丰姿”是极不易的。英译本《唐诗一百首》(100TANG POEMS)中,关于王翰《凉州词》一诗的翻译,就由于译没有弄清本诗的意蕴,因此译作既未体现出“唐人气魄”,还有损于唐代守边将士的形象;关于韦应物《滁州西涧》一诗的翻译,虽然译本忠实地传达了原作的意思,译笔也严谨、畅达,但唐代格律诗的音乐美却荡然无存。另外,《英译唐人绝句百首》一书,对上述两诗的翻译可谓语言生动、形象,也具备英诗特色,但对王翰《凉州词》一诗中意思的理解上也存在错误,而对韦应物《滁州西涧》一诗的翻译,在意旨和情调上都与原诗有了些出入。  相似文献   

19.
《瀑布》是一首诗歌,全诗描绘了瀑布雄伟壮丽的景象,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河无比热爱的深厚感情。整首诗共三节,每节都有比喻句,形象地描写了瀑布的声音及样子,是诗中的重点句。抓住比喻句进行教学,可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更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语言基本功的训练。  相似文献   

20.
李瑛的《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是一首托物言志的佳作,诗人所深情吟咏的“一棵树”具有鲜明的象征意义。诗人以“一棵树”为母体,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献身人类事业的崇高伟大的艺术形象。诗歌是形象的艺术,诗的形象(尤其是抒情诗的形象)的实现总是与艺术想象分不开的。艺术想象是由一个形象而创造新的形象的艺术方法。《我骄傲,我是一棵树》这首诗中,“一棵树”的象征意义即新的形象的实现,亦是诗人借助于树的形象和特点进行艺术想象的结果。艺术想象作为一种方法,从宏观上决定了一首诗或一篇文章的美学取向,而要实现一个形象到另一个形象的转化,还有赖于多种艺术手法的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