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内需主导型经济发展战略实施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目前,我国存在着一系列不利于内需扩大的制约因素,消除这些制约因素的影响,及时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由出口导向型向内需主导型的转变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的发展,我国银行的个人信贷业务有了一定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我国经济增长从传统的供给或生产主导型逐步向需求或消费主导型转变,并受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中出现的供大于求现象及有效需求的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应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刺激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商业银行必须大力发展个人贷款业务。  相似文献   

3.
进入90年代,韩国开始对其经济发展战略进行新一轮调整,其目标是将其原先的依附型政府主导型的外向型经济转变为自主型市场主导型或民间主导型的外向型经济,实现产业结构由资本密集型向技术、知识密集型升级。随着此轮调整的实施和逐渐见效,韩国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与开发的地位和作用也日渐重要。  相似文献   

4.
制约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因素主要有:1.经济增长方式的路径依赖。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过分看重数量的增长、追求经济增长速度是形成目前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原因。2.不合理的价格体系是经济增长方式难以转变的经济根源。3.整个社会对经济形势的评价标准和现有官员的考核体制是经济增长方式难以转变的制度原因。消除制约因素,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应当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1.转变思想观念,树立科学发展观。2.建立消费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模式。3.以体制创新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我国实行已久的出口导向型战略的负效应日益显现,但若实行内需主导型战略,其负效应同样明显,在实践中也将难以为继。而内外需互补型发展战略不仅可以避免上述两种战略的不足,确保实现经济安全及全面增长、促进就业等多元目标,而且适合中国国情,应成为中国长期对外经济发展战略的正确选择。为此,有必要以丁伯根设计的开放经济宏观政策模型为基础性模型,并进行丰富和扩展,构建更为具体和综合性的经济政策体系,以确保我国内外需互补型发展战略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近十年来,广东省的经济增长方式总体取得了较好的正向转变,但是其中部分年份有波动甚至下滑。集约型经济、市场主导型经济、消费拉动型经济和发展型经济增长方式都已经跨入"中度偏高"的行列。这说明,广东省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集约程度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增长的质量也相应提升,市场主导经济的能力也得到了较大的增强,但是由于部分指标的制约,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总体水平均未能实现本质性突进。  相似文献   

7.
以内需为主保增长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出口导向型外贸战略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这一增长模式固有的诸如引起宏观经济外部失调、导致产业结构不合理和国内利益分配不均衡以及加剧国际贸易摩擦等缺陷,影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出口导向型增长模式举步维艰;另外,我国也长期存在投资过度、投资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继续通过扩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空间十分有限.因此,为了保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增长,实行内需主导型经济发展战略,扩大国内需求尤其是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将成为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我国经济由工业主导型向服务主导型经济的转变,经济转型升级势在必行。其中,创新驱动是企业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为企业输送大量人才的高校也将为经济转型升级适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和转变。创新创业教育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观念的认同和接受度的缺乏、政策制度不完善、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实践活动脱节和教育模式以及评价体系不成熟。基于经济转型升级的视角,根据隐性知识的教育和知识三角战略的实施,提出加强对创新创业理念的认同感,完善高校学生创业制度,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协同各方力量加强实践活动,以及建立成熟的教育模式和评价体系等。  相似文献   

9.
中国:加入WTO与改革的新阶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加入WTO,开放进入新阶段,改革也进入新阶段。开放倒逼改革是改革新阶段的突出特点。在开放的倒逼下,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国有垄断部门及服务业的改革进程、以行政审批为重点的政府改革大大加快。政府改革成为改革新阶段的重点之一。加入WTO,政府下一步的改革面临四大转变:从政府主导型经济向市场主导型经济转变;从优先经济目标向优先社会目标转变;从审批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从行政控制体制向依法行政型体制转变。结构性改革成为改革新阶段的主要难点。加入WTO,结构性改革面临五大任务:经济体制改革同经济政策的关系;产权制度改革同收入分配政策的关系;稳健的金融体制改革同货币政策的关系;城市与农村经济改革的关系;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主导型经济增长方式在给我国带来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和后果。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现有经济增长方式的弊端,采取措施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在历史的演进中,伴随社会的变化、尤其是产业经济的变化,日本的职业教育不断发展,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模式。尽管战后经历了一系列改革,基本特征仍未发生根本变化。这同日本长期实行的社会发展战略是相吻合的。赶超欧美的经济目标、外需重于内需的供求结构、拿来主义的科技战略、国家(企业)本位的社会观念制约和规定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只要这些基本的制约因素没有出现根本的带有整体性的变化,职业教育模式就不可能有重大转变。  相似文献   

12.
一、运行艰难的外需主导型经济 1、外需主导型经济的形成过程 (1)第一次石油危机前后的日本经济发展模式考察一下国内需要和国外需要对于日本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就会看到(见图(),给予出口增长的作用始终较大。不过,在直至六十年代后半期的高速成长时期,进口的增加也较大,外需的作用平均起来看小于内需的作用,国民经济的成长全部靠内需的大幅度增加来实  相似文献   

13.
依靠内需特别是居民的消费需求推动经济增长和推进社会发展成为我国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但消费主导型社会的建立是一个涉及经济转型和社会改革的复杂系统工程,受到诸多条件和因素的制约与影响。在经济层面上,以知识创新和服务为基础的第三产业必须成为经济结构的主体;在社会层面上,以专业化、职业化为特征的中产阶层必须成为社会结构的主体,并形成知识密集型的人力资源结构;在可持续发展层面上,必须构建资源节约型的内需模式;在制度层面上,需要建立完善的工资增长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形成民主化的利益协调机制。只有充分厘清中国进入消费型社会的各种约束性条件,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社会改革。  相似文献   

14.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与国际金融危机不期而遇,要求我们把保增长、扩内需与调结构、上水平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推进发展方式转变,为中国经济长远发展打下更加牢固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基于区位特征、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基础等县域实情,选择适宜的特色经济发展战略模式,能有效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本文分析了安徽省宁国市特色经济发展面临的优势和劣势,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宜于宁国市特色经济发展的战略模式——“产业主导型特色经济发展模式”,并提出落实该特色产业发展模式、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具体发展战略与措施。  相似文献   

16.
我国经济可持续增长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增长方式在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征,经济增长方式及其转变具有阶段性规律。我国目前的经济增长方式仍表现为"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特征,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推动生产要素适时优化升级,培育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要素基础。当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采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体制创新、技术创新等一系列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7.
受美国金融危机及全球经济减缓的影响,中国的出口增速回落,一些中小型出口企业经营面临困难.中国长期以来依靠出口和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如何有效拉动内需,使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转变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内外需失衡的这一矛盾入手,提出了必须以内需为主,外需为辅来拉动中国的经济增长.并在深入分析当前内外需失衡现状及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在世纪之交的关键时刻,党中央高瞻远瞩,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站在历史和政治的高度,落实邓小平同志“三个大局”思想和“三步走”战略目标的重大举措;是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政策作出的重大调整;是缩小东西部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它不仅是中国经济发展重心的重大转移,也是中国经济实现向内需主导型发展模式的转换.这一战略的实施对于促进中国经济的腾飞,缩小东西部的贫富  相似文献   

19.
鉴于中国“政府主导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基本特征,加入WTO对中国最直接和最强烈的冲击就是对政府的冲击。由此,便产生了中国政府如何通过进一步改革以应对WTO规则的严峻问题,文章从新的高度和新的视角,深入思考如何积极推进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国家经济安全的风险不仅来自于国外,也来自于国内,因此国家经济安全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之间具有深刻的内在联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控制国际金融危机等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风险;加快转变内需与外需关系的处理方式,有利于维护国家经济主权安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关系的处理方式,有利于维护国家基本经济制度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