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浒传》成功地塑造了一群典型的英雄人物形象,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但其艺术形象的典型性也是有局限性的,瑕疵即是人物形象的典型性不够,人物性格不够丰满、复杂和深刻,显得单一,呈匾型状态。笔者欲通过探讨《水浒传》的人物形象塑造问题,提高自己鉴赏古典小说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座次表是"石碣天文"的组成部分,它代表着上天垂象,是一种天意的象征,不是宋江个人的造作.如果考虑到水浒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而民间艺人甚至普通民众很可能都是创造者,这样,从深层次来讲它是一种民意的代表,不过在作者的加工提炼下,它就是一种作品中人物的塑造提纲,对人物的塑造有着极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主题方面,《金瓶梅》与《水浒传》关系十分密切,离开《水浒传》,就很难全面、深入地理解《金瓶梅》的主题思想。《水浒传》真实反映了封建社会的根本矛盾的冲突形式:“官逼”与“民反”。以蔡京、高俅为代表的封建黑暗势力的恶行是作为梁山英雄人物的生活背景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没能深入细致地刻画统治阶级各种人物荒诞腐朽的生活内幕和卑鄙恶浊的内心世界,这便由后来的《金瓶梅》来完成了。《金瓶梅》的故事,是由《水浒传》中西门庆、潘金莲的故事衍演而成。以西门庆一家发迹、兴盛到衰败为主线,写出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种种黑暗腐败与荒淫无耻。作为《水浒传》副线的“官逼”成了《金瓶梅》作者调动各方面艺术手法来着力描写的主线。当然,《水浒传》中体现“民反”意向的事件、人物、情节在《金瓶梅》中也得到了一定反映。因此,不可简单地把《金瓶梅》的思想内容说成“昏暗一团”,把《金瓶梅》作者的思想说成“绝望”。而“民反”一条暗线的被忽视,可能与其“崇祯本”对“词话本”的删改有关  相似文献   

4.
小说是一种散文体的文学样式,但在中国古代小说文本中,却往往有一些非散文的因素——诸如韵文、骈文之类不时出现于其间,我们可以称之为"特殊语言"。有时,它们虽然也以散文的面貌出现,那就是诸如行话、隐语、俗语、方言、歇后语等。这些"特殊语言",不仅在小说作品叙事或写人时发挥了散文很难达到的特殊作用,有时还能以"代言"的方式展现书中人物的个性特征。更为有趣的是,上述问题又引起了中国古代小说批评者们的高度重视。正因如此,如果我们对这些"特殊语言"视而不见的话,就等于丢掉了中国古代小说"语言艺术"研究的半壁江山。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文学史上《,水浒传》中塑造的英雄好汉家喻户晓,但笔者却对作品中的几十个女性形象给予了更多关注。这些女性人物不仅有效烘托了男性人物形象,而且使得整部作品更加生动、丰满,更有思想性、可读性和艺术性。笔者着眼于作品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塑造,对其艺术塑造特色作了深入剖析,深化了对当时社会心理和女性生活世俗状态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6.
在小说中,林冲的出场,是在鲁智深拳打镇关西,落发为僧,辗转来到东京,看守大相国寺菜园之后。此时林冲本是携妻张氏来相国寺还香愿,见了鲁智深使禅杖,不觉入神,因此忘情喝彩。随着这一声喝彩,一位武艺高强。侠骨柔肠的水浒英雄豹子头林冲,出现在读者的面前。以下简要分析《水浒传》中人物的塑造。  相似文献   

7.
宋江作为《水浒传》的主人公,当前对其研究不可谓不详。但对于水浒故事流传过程中就已经产生的宋江字"公明",以及到了《水浒传》才赋予宋江"面黑"的介绍一直以来缺少应有的关注。实际上,《水浒传》的作者是按照瘟神的意蕴塑造宋江这一人物形象,这也是《水浒传》开始便铺张扬厉叙写瘟疫的原因所在。如此,宋江字"公明"以及"面黑"的介绍便得到合理的解释。另外,这也可以从小说的结构布局、创作意图两个方面得到证明。  相似文献   

8.
《水浒传》中人物所作的诗词仅有十首,其中酒后诗有五首,而这之中有四首是宋江所作,这一叙事现象在《水浒传》众多人物的许多相似塑造中显得独特。因为酒后诗是宋江冲破理性樊笼的心理的真实写照,分析这四首酒后诗,能清建认识宋江的“忠”与“义”的相互关系以及他的人性的发展和其中的矛盾冲突。  相似文献   

9.
10.
英雄传奇《水浒传》关注绿林好汉的生存困惑及理想境界,描摹出现实生活的广阔画卷。其中的饮酒描写,千姿百态,粗粗数之,“饮酒”、“吃得大醉”、“置酒设席”、“尽欢而散”等场面何止百处,节节意蕴丰满.段段令人击案。正是“渔父”、“农夫”,以及中下层吏民的平凡之酒,使《水浒传》在人物塑造、情节结构上取得极高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1.
谈金圣叹对《水浒传》的修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浒传》的众多版本中.贯华堂本一枝独秀。金圣叹锦心绣手.在该书中砍掉了120回本中的招安故事.使小说“官逼民反”的主旨更加突出;删汰了一些不必要的诗词.使小说的结构更加紧凑;修改了一些错字病句.使小说的语言更加通顺畅达;润色了有关人物的描写,使小说中的形象更加鲜明。金圣叹对《水浒传》的精心修改.使该书更完备.更流行.其功非小。  相似文献   

12.
金圣叹评点的《水浒传》,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小说理论著作。不独理论贡献卓越,而且从体式、理论、批评方法等方面,影响了整个清代的小说评点,成为竞相师法的评点典范。因此,金批《水浒传》在中国小说批评学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学术上的范式意义。  相似文献   

13.
发生在北宋微宗年间的宋江起义.在历史上只有零星的记载。从南宋起,宋江起义的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成为“说话”艺人喜爱的题材。南宋罗烨《醉翁谈录》记载了以“水浒”故事为题材的“说话”名目,如《青面兽》、《花和尚》、《武行音》等。它们还是各自独立的故事,尚未成为一个整体。宋末元初的《大宋宣和遗事》为我们展现了《水浒传》的原始面貌,主要写了杨志卖刀、智取生辰纲、宋江杀阎婆惜三件事,末尾提到张叔夜招安,宋江征方腊,封节度使。这表明“水浒”故事从独立的短篇开始联缀成一体。元代出现了一批“水浒”戏,现在保存下来的有六种,如《李适负荆》等。  相似文献   

14.
《水浒传》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但其艺术定位却往往失之准确。《水浒传》是把以主观想象色彩为主导的武侠小说,与写实性很强,反映社会世俗生活、政治斗争、军事斗争融合在一起的小说。它虽然不是武侠小说,却保留了许多武侠小说的特点,不同于写实性很强的小说。  相似文献   

15.
《水浒传》续书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续书研究形式本身的局限性阻碍了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致使目前以“水浒”为母题的小说研究难有所突破。而“水浒小说”研究弥补了《水浒传》续书研究的不足,研究更加客观、准确,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了以“水浒”为母题的小说研究,并对其他母题小说研究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天人合一”观是儒家和道家学说共同的内在精神基础。《水浒传》深受“天人合一”观的影响,这是一个复杂的化存在。作在梁山英雄造反与招安问题上也一直存在着思想上的矛盾、冲突、困惑。小说展示了以血缘为纽带的纲常化理秩序已成为“天道”而恒久不变,农民起义只肥是纲纪失常时的权宜之计。“替天行道”虽说是梁山泊聚义的行动纲领,但恢复天道只有两种途径:一是改朝换代;二是改良,包括接受招安。一种无奈的结局反映了强烈的化冲突和内心矛盾。  相似文献   

17.
王鹏程 《文教资料》2012,(4):3-4,18
《水浒传》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反映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生动地描写了梁山一百单八将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以"四大奸臣"为代表的统治阶级,曾作为北宋文官武将的一分子而存在,小说中出现的官号更是数不胜数,有些名称类似,实则千差万别。这也反映了北宋中央集权强化,官僚机构庞大,官吏人数众多的特点。因此北宋时期中央官制的建立与演变,实际上反映了北宋不同于以往朝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模式。本文对《水浒传》中"四大奸臣"的官制进行考证,总结其形成的特点,从而使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分析北宋历史。  相似文献   

18.
《水浒传》中阮小五鬓边所簪石榴花不仅是标识文脉的闲中"针线",还是画龙点睛的写人"识具",而且是一种古已有之的"簪戴"遗俗。《水浒传》中的男子簪花现象虽与史籍所载宋人婚仪、筵宴、节典、刑狱等簪花习俗相吻合,但既非宋时风尚的机械摹写,也未满足于妍媸对比或花面相映等感官愉悦,而是成为作者借以凸显人物、营造气氛、推动情节的契机。  相似文献   

19.
冯娇 《考试周刊》2011,(5):25-26
小说《水浒传》通过描写众位好汉被逼上梁山的遭遇,展现了北宋末年的社会状况。宋江的活动贯串《水浒传》全书,正确评价宋江,关系到正确评价《水浒传》。本文以忠义为线索,分析宋江人生发展的不同阶段所展现的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20.
《水浒传》和《神雕侠侣》从广义的角度看,都属于武侠文化的范畴,但英雄和侠客文化内涵毕竟有别,英雄呈现出浓度的杀戮倾向和血腥味,人物也较具古典色彩,侠客则跳出了江湖快意恩仇的窠臼,人物性格丰富,英雄追求建切立业,难免忍辱负重;侠客淡泊功名,因此能够笑傲江湖。英雄和侠客有其产生的文化渊源,英雄是侠义文化流变中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