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初中音乐教学大纲明确指出: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的主要手段之一.而谈到情感,现代心理学认为:它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是人对客观事物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对于审美来讲,情感反映了人对外界事物的一种特殊的肯定性的美感和体验,这种美感是情感与审美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2.
初中音乐教学大纲明确指出: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的主要手段之一。而谈到情感,现代心理学认为:它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是人对客观事物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对于审美来讲,情感反映了人对外界事物的一种特殊的肯定性的美感和体验,这种美感是情感与审美的和谐统一。在音乐教育中,感情这种心理状态显得极其重要,这种心态往往难以用文字来表达。一部好的音乐作品,常常蕴涵了丰富的、深刻的情感,在教学中需要教师对作品的思想、情感进行认真的分析、理解。通过对歌词和音乐语言的剖析,把音乐所赋入的感情因素渗透给学生,…  相似文献   

3.
音乐是通过有组织的,在时间上流动的音响所形成的艺术形象,来表达人们的审美情感,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它利用声波这种独特的物质材料,按照美的规律,反映作者对生活美丑属性的审美意识,以激发欣赏者的美感,从而引导欣赏主体提高审美能力,陶冶美的情操,净化胸襟和心灵。  相似文献   

4.
音乐是一门抽象的艺术,声音是看不见的,但表现情感的声音却是可感受的,想象力有助于唤起欣赏者的情绪进而产生美感,音乐语言的开掘则是启动想象力的根本。  相似文献   

5.
舞蹈教学是依靠心理因素与生理因素相结合,合理运用教师所掌握的知识,靠人体肢体配合的一种艺术实践活动。舞蹈教学活动是审美活动,也是情感活动。舞蹈可以创造出鲜明生动的舞蹈形象,表现出人们肯定美好、否定丑恶事物的情感、思想、意志和愿望。  相似文献   

6.
美,是人们对接触到的外界事物所产生的一种情感反应;情,是人们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生出的一种情感体验。美感和情感都是在客观存在着的具体可感的形象中得到的。人们常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里的“心”就是思想,就是情感,实际上也是一种审美观,但是这种审美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要经过后天的教育培养。  相似文献   

7.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内心体验。情感的产生是与个体的需要密切相联的。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不同,人对客观事物便抱着不同的好恶态度,也就会形成不同的情感。凡能满足或符合人的需要的事物,就会使人产生愉快、满意、喜爱等肯定性情感体验。反之,则会产生厌恶、愤怒、憎恨等否定性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8.
吴丽霞 《考试周刊》2013,(71):181-181
音乐是一门抽象的艺术,声音是看不见的,但表现情感的声音却是可感受的,想象力有助于唤起欣赏者的情绪进而产生美感.音乐语言的开掘则是发挥想象的根本。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以语言文字为主要审美对象.因此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来迅速感知事物,唤起想象,调动情感实现审美”这一问题值得探讨,笔者认为以下几种方法是行之有效的.一、运用通感,获得美的整体感受美感产生过程中有一个重要心理因素——通感,通过一种感觉去唤起另一种感觉的产  相似文献   

10.
谈情感教育     
潘玲 《教育艺术》2004,(12):41-42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体验。它是在认识过程的基础上产生的,认识对情感起调节控制作用。例如,美好的事物使人羡慕;丑恶的现象令人厌恶,等等。在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外部世界中,凡与人们的需要和愿望发生联系的事物都可以引起情感体验。情感在人的实践活动中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列宁曾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  相似文献   

11.
现代心理学通常把人的情感内容归为两大类:一是肯定性情感,如爱、喜、乐等;一是否定性情感,如恨、怒、哀等。情感的形态多种多样,但由常情而论,情感有正常和反常两种基本形态。正常的情感,要求情感与情态,或者说情感的内容和情感的外形两者统一。例如,痛苦时流泪,高兴时大笑,便是正常的。反常则不然,在反常中,情感与情态不一致,甚至相逆悖。例如大恸而惨笑,肯定性情感表现出否定性情态形式,或者否定性情感却表现出肯定性情态形式。中学语文教材许多地方涉及到“反常情感”,笔者在这里把它们作一个简单的梳理,对我们鉴赏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2.
理性思维一般分为肯定性思维和否定性思维,外化为对现实的情感判断则相应是祝福意识判断和忧患意识判断。当后者外化之前,它表现为忧患意识的理性状态。而否定性思维形式所表现出的直接情感判断就是忧患意识。忧患意识的本质表现为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和认识,它最终表现为理性的情感判断。它不同于作为一种极其普遍而又广泛的心理现象——忧患情绪,也不同于由感觉引起的情  相似文献   

13.
舞蹈是运用人体的肢体动作和形体姿态表现人物和事物,反映生活、传达人们思想和情感的一种艺术活动。它是人类最早出现的艺术活动之一,是人类表情达意的重要工具,是一种直观的、时空的、动态的艺术。在学前阶段开展舞蹈教育,可以让幼儿对真、善、美有更深刻地认识。它不仅对幼儿的身体发育有所助益,而且也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教育。  相似文献   

14.
陈波 《教育艺术》2003,(4):36-36,5
马克思曾说:"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生活中的事物常常以其色彩,首先进入人们的视觉,唤起人们的美感.文学作品,要再现生活中的色彩,自然也离不开色彩词的运用.文学作品中的色彩描写,给人以不同的心理感受.鲁迅在<故乡>这篇小说中,不仅借助色彩词来增强文学语言的艺术魅力,而且还能恰到好处地把色彩词运用到绘景状物、渲染气氛和烘托人物上,发挥其良好的描写作用.让读者有享受不尽的美感.  相似文献   

15.
生活中的丑类总能引起人们厌恶、不快、难受等否定性的情感反应。但经过艺术处理进入艺术殿堂,丑就成了反面艺术典型,具有一种特殊的审美价值。初中语文课本中许多反面人物形象,由于作家们活灵活现地揭露了他们丑恶的灵魂,使这些反面典型成为对实际生活中这些丑类  相似文献   

16.
电化教育的情感效应王富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过程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属性和规律的反映,随之也就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进行反映,因而也就产生了对各种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情感效应。这种情感效应是人在认识活动中客观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什么是情感呢?情感是...  相似文献   

17.
心理学告诉我们,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体验。体验使主体在观赏和享受美时,伴随着紧张剧烈的内心活动、丰富活跃的想象、热烈欢快的情感,产生深层的、令人沉醉痴迷难以言说的特殊的内心感受。它可以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唤起他们的创作灵感,产生自由表达和创作的动机。作文是一种表达,一种交流,是学生精神生活的反映。  相似文献   

18.
侯春凤 《考试周刊》2013,(50):140-141
<正>兴趣是人们在认识、探究事物的过程中,表达出来的对事物喜欢的倾向性,它是一种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的活动。兴趣使人们对其所感兴趣的事物,总是表现出优先注意的倾向,并反映在行动上探究这一事物。学习兴趣作为学习的内在力量,不仅可以使学生渴望知识,而且能产生一种比智力因素更重要的学习动力,这种动力将促使学生对新学的知识产生一种锲而不舍的激情,直到取得成绩。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  相似文献   

19.
世上万物没有一样是无节奏的。自然界的四时代序、潮汐间作、草木荣枯,社会生活的起伏翻腾、浪式推进、时代更替,人体内部的心脏扩收、肌肉松紧、神经张弛……凡此都可理解为差异、矛盾、对立的因素有规律有次序的交替出现,都可看作合乎规则的变化,生命力的跳跃,对立的统一。人类生活既然是这般有节奏地运行着,作为社会生活反映的文艺作品,当然离不开节奏,当然要把这种节奏带到作品里头来。而人的生理心理活动本身,不仅是有节奏的,而且时时受到外界有规律运动的影响与熏陶,因而人们便形成了一种特殊心理生理现象,如劳逸结合的需求,探索矛盾又解决矛盾的期待,亦即节奏美感的要求。可以讲,正是先有对节奏的美感,才逐渐产生艺术的。再者,情感乃是文艺的一个基本特征,而情感活动本身,体现为节奏;情感活动的表现,也要依靠节奏。所以,凡是文艺作品都是有节奏的;没有节奏便没有真正的艺术。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曾说:“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生活中的事物常常以其色彩,首先进入人们的视觉,唤起人们的美感。文学作品,要再现生活中的色彩,自然也离不开色彩词的运用。文学作品中的色彩描写,给人以不同的心理感受。鲁迅在《故乡》这篇小说中,不仅借助色彩词来增强文学语言的艺术魅力,而且还能恰到好处地把色彩词运用到绘景状物、渲染气氛和烘托人物上,发挥其良好的描写作用。让读者有享受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