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唐代玄奘西游到明朝中期长篇百回本小说《西游记》问世,前后经过了将近八百年。在这近八百年中,唐僧取经的故事经过了众多沙门弟子和民间艺人的演绎,人物和情节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取经人由玄  相似文献   

2.
自从动画艺术诞生,文学一直作为其渊薮而结伴同行。文学为动画提供了无数再创作的素材与可能,许多动画经典也因此而产生。作为神魔小说代表作的《西游记》一直是我国动画改编创作的一个重点。在历次不同社会文化历史语境下,《西游记》的动画改编经由故事的改写和情节的重构,孙悟空的形象也开始了属于他自己的72变,他由"神"与"猴"的共同体逐渐成为了一个在现实生活中被赋予了一切基本情感的人。通过叙述的转向和元素的重构来对比《西游记》的动画创作与原著小说的异同,是探究文学作品改编成动画艺术过程中继承和嬗变潜在规律的一种途径,其中孙悟空形象的变迁也正标志着中国动画发展的历程。  相似文献   

3.
孙悟空作为《西游记》整个故事中最具光彩的艺术形象,数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孙悟空集神性、兽性、人性于一身,在他神、兽、人三性合一的形象架构中,人性与神性的结合形成了他强烈的好名意识和勇于反抗的本质性格;人性与兽性的结合形成了他诙谐、乐观的性格。  相似文献   

4.
杨婧 《华章》2013,(32)
《西游记》中孙悟空变化多端、有勇有谋、视权利为无物、积极造反、乐观向上、至情至性,反映了人类本性对自由的追求。因此,而成为许多人理想的寄托和象征,因而人们习惯于把《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看做一个喜剧的角色,然而,孙悟空在《西游记》中实则是一个更为深层次上的悲剧形象。  相似文献   

5.
在作者吴承恩意识中,欲望是丑恶的,有欲望的女子便理所当然是丑恶的,她们是作为唐僧师徒对立的反面角色而存在的,而这些女性的最终命运,也是与其欲望紧密联系的,有欲望的没有好下场,没有欲望的受人顶礼膜拜,一句话,女性(雌性)的形象塑造,取决于是否有欲望。  相似文献   

6.
区别于道教神话传说中的刻板神仙形象,《西游记》中的神仙形象被赋予了别具一格的个性特征,并借助隐喻的手法挖掘出神仙形象中关于人性的更深层次的内涵,使人们受到深深的感染与启发,这也是《西游记》作为文学经典源远流长的重要原因。基于此,深入探究了《西游记》中典型的神仙形象。  相似文献   

7.
丝绸之路《西游记》部分故事情节原型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唐玄奘取经到《西游记》问世,故事演变历经三个阶段约800年历史,取经人物由少到多,取经故事由简单到复杂.但因《西游记》故事本属虚构,正史、方志无所稽考,所以其原型故事只可能以口耳相传的形式流播于民间.其中一部分故事基于玄奘取经的真人真事而又作了传奇化处理,另一部分故事则有可能出现于《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产生后、《西游记》问世前.这类故事应是《西游记》部分情节的故事原型,而且多来自丝绸之路.  相似文献   

8.
写作的本质是生命化的。孙悟空作为《西游记》中的主人公,自然是吴承恩精神思想和心血的凝聚与外化。我们将目前保存较为完整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本子和吴承恩《西游记》本子中的孙悟空形象加以比较,不难看出吴承恩对孙悟空形象的改造与重塑。这其中的创作动机,运用现代心理学知识的解释,即作内心深处生活本能意识和死亡本能意识的激荡。而这一个人心理恰恰与当时的社会心理暗合。  相似文献   

9.
作为学者的毛泽东在长达七十年研读《西游记》的历史过程中,不惟对小说的主要人物如孙梧空、唐僧、猪八戒等均有过独到的品评,而尤为可贵的是,他还特别善于运用这部作品——以古咱今妙语如珠、时事评述精辟深刻、幽默谈吐风趣横生、理论升华底蕴深邃。探讨毛泽东与《西游记》之间的关系,不仅有利于认识和把握这位伟人的思想与性格,而且对当今社会科学各门类的研究与剖析,也都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西游记>为我们虚构了一个神魔世界,孙悟空是作者在神化和人化的交叉点上创造出来的"幻中有真"的艺术典型.同时,作者在处理孙悟空这一形象时,摒弃了"西游"故事中宣扬佛教、弘扬佛法的宗教思想,突出了孙悟空的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11.
带着学生读《西游记》,他们常常津津乐道于孙悟空的神勇,猪八戒的可笑,而作为西天取经的核心人物唐三藏则常常被忽略。既使被提起。更多的也是埋怨,怪他人妖不分,乱念紧箍咒。折磨悟空。  相似文献   

12.
一、《西游记》和《红楼梦》中都写到两块顽石,《红楼梦》是从《西游记》的描写中演化出来的。曹雪芹把孙悟空的血液大量注入到贾宝玉 血管里去。孙悟空和贾宝玉在强或弱之点上 ,基本是相似的。他们反抗、斗争,有似石头;他们又一齐归于佛,在宗教的 牢宠下无能为力。吴承恩和曹雪芹都是石头的歌颂,孙悟空和贾宝玉的被塑造,便是明证。二、《西游记》写到的人间国度及地方行政区域凡十余,大都是吴承恩凭空结撰的。似西梁女国、车迟国据平话《西游记》、杂剧《西游记》的孙悟空故事主要有:1、孙悟空有儿有女;2、孙悟空的金箍棒系得自南海龙王敖钦处,名“如意棍”;3、孙悟空一个筋斗打八万四千里。四、《西游记》以邵雍象数学宇宙发生论开头。  相似文献   

13.
《西游记》中孙悟空的传奇形象一直广受人们所喜爱,孙悟空的成长过程也作为一条暗线穿插在这部作品中。对这条暗线起着穿针引线作用的,就是孙悟空自身对功名的看重。他的功名心在整部作品中,随着他的人生境遇起起落落。从自由无拘到反抗叛逆,再到历经磨难,孙悟空的人生经历了极大的波折,他的内心也随之发生变化。从石猴到齐天大圣,再到佛门弟子,叛逆不服人的孙悟空一步步完成内心的调试,从一个懵懂少年长至成熟中年,最终一路辅佐唐僧,完成取经大业。  相似文献   

14.
文章阐述了《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唐僧形象的意识活动因子和心灵的幻影,孙悟空的性格发展过程也就是唐僧苦心修炼取经成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西游记》中孙悟空形象包含了作对社会与人生多重化背景下的探索与追求,因此,要正确把握这一形象,就必须多层面、全方位地进行研究。从作所处时代的化特质来看,孙悟空实际上是封建时代事功型的斗士形象;从民族化的高度看,这一形象体现出强烈的抗争与进取精神;从人类普遍精神的高度看,这一形象体现了人类共同的自由精神、秩序精神和为人类群体奋斗的精神。其形象的基本内核,便是为造福人类的事业而奋斗的抗争与进取精神。其中困扰着研究的大闹天宫与西天取经的矛盾,是人类自由精神和秩序精神矛盾统一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6.
考察了二郎神形象在民间的演化情况,分析了他在《西游记》中的特点,指出《西游记》中的二郎神形象是在前代英雄传说基础上优化整合而成的。认为他在作品中虽然只是一个配角,却与众多神魔形象迥然不同,其高傲而又嫉恶如仇的个性、超群的本领、浓烈的侠气都与孙悟空有诸多相似之处,与孙悟空一样承载着作者的理想,而且对孙悟空形象也起到了强化作用。  相似文献   

17.
孙悟空是《西游记》的中心人物。诸多论者对孙悟空的形象意义解读往往从政治的角度,从人物所产生的时代环境为依据。本文试从生命个体的普遍性上对孙悟空的形象进行解读,通过个性化的手法用孙悟空这个个案,形象地展示出一部人类追求史。书中的种种情节都是人类追求之心路历程的光辉印迹。孙悟空的生命历程可分三个阶段:闹龙宫地府——大闹天宫——护卫唐僧西天取经。自称"齐天大圣"的孙悟空从"大闹天宫"的失败,到西天取经的成功被封为"斗战胜佛",蕴涵着光辉的生命历程的哲理思考。  相似文献   

18.
《西游记》佛教文化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9.
孙悟空形象具有独特思想内涵:孙悟空是一个并非“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自然人,为了赋予生命以意义,确证主体存在的伟大,自然人必须变成社会人,必须在社会网络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点,必须获得他人的尊重与社会的承认,在这方面,孙悟空作了不懈的努力;同时,孙悟空形象的思想内蕴也带来给我们一些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西游记》小说形象在现代审美文化发展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其中主要表现:一是不仅《西游记》小说形象在民众事象中广泛延续,而且在社会重大变革中也可见其影响,毛泽东屡次引用便是显著例子;二是小说文本被改为戏剧、诗词、电视剧各种形态;三是现代小说创作包括鲁 迅、张恨水的小说创作都不同程序受到《西游记》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