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童心世界有着斑澜无比的色彩:七色的太阳,绿色的小雨,蓝色的树林,五彩的雪花——任凭他们的彩笔自由挥洒,让他们的思绪无限飞扬。鲜明、单纯、强烈的色彩里流动着孩子的真、趣、纯;那大胆而夸张的造型更令我们为之赞叹:我们的世界,由于孩子们给了点颜色更加灿烂!更加多姿多彩!  相似文献   

2.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不听话的孩子",他们往往表现出"反叛、多动、狂躁、焦虑、歇斯底里"等异常行为。有些家长和老师对于这些孩子的表现不懂得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和思考,不与孩子沟通,只是一味地无端指责或打骂,结果反而使孩子的这些异常行为更加严重。为了帮助这些家长和老师能对此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寻求有效措施,对这些孩子进行积极引导,这里我提供一个成功案例,希望家长或老师能有所启迪:应该对"不听话"的孩子多加关爱,使他们走出阴影,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3.
小时候,由于个头矮小,那份自卑让我的性格变得孤僻内向。父母担心我长期下去会得忧郁症,所以变着法儿地想让我走出家门。 有一天,父亲故意把我带到门外,然后偷偷锁上家门,借故先离开了。那些孩子过来招呼我和他们一起玩,我却没搭理他们,他们就对我说了一些难听的话。  相似文献   

4.
儿童是天生的童话欣赏家,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喜欢听童话故事。阅读童话是童年的乐事,阅读到优秀的作品就更加赏心悦目、受益匪浅。让我们牵起孩子们的手,带领他们一起步入童话世界,让童话把孩子们领进阅读的世界。  相似文献   

5.
马广兰 《科学大众》2014,(12):76-77
孩子,你慢慢来!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都有自己的空间和速度。在我们老师的身边,每时每刻都环绕着众多的孩子,他们都是多姿多彩的,但也不乏一些相比其他孩子黯然失色的孩子——特殊孩子。对于这样一些特殊的孩子,我们更要以爱的名义,告诉他们:"孩子,你慢慢来!"更要告诉自己:"让孩子慢慢来!"  相似文献   

6.
要不要孩子是父母的自由,不能因为自私任性而禁锢自己的父母,况且,没有哪个父母会因为多了一个孩子而分散自己的爱,他们只会把自己的爱加倍复制,然后更加深刻的爱着他们的骨肉。  相似文献   

7.
苗秀萍 《科教文汇》2011,(5):174-175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社会是由千千万万个家庭所组成。完整的一个家,是一个完整的社会细胞,单亲家庭也是社会的一个细胞。一个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千万个孩子是一个民族的希望,单亲孩子也是我们灿烂的未来,我们有责任关注他们、帮助他们、爱护他们,一视同仁地对待他们,使他们在身心方面能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广闻博见     
孩子别用手机研究结果显示,孩子在使用手机时大脑中吸收的辐射比成人最多高出50%。原因是他们的耳朵和颅骨更小、更薄。专家对手机辐射与脑癌、记忆丧失、异常大脑活动及头疼之间的关系表示了担心。英国政府发出警告,要求16岁以下的孩子打手机的时间越短越好。  相似文献   

9.
教师的责任是培养孩子良好的社会责任感,教育他们要有一颗感恩的心。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孩子有着深远的影响,尊重孩子成为必然。也许,我们应该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我是孩子,我会……我会……不要一味责怪他们错误的行为,我们应该承认儿童的人权。是啊!每个孩子身上都有闪光点,儿童也是小先生,也有大智慧。我们要给他们一个快乐自由的童年。  相似文献   

10.
电话中,一个吞吞吐吐的男孩讲述着自己内心的焦虑--高三了,压力很大,难以集中注意力在学业中,特别地希望接受心理辅导:家长也私下打来电话,说孩子学习成绩一直在滑落,很担心发展下去,孩子将与名校无缘.所以,无论如何,希望我能帮助一下孩子,也帮帮他们的家庭!  相似文献   

11.
幼儿正处在创造和发展的初期,他们需要教育者为他们打开创造的大门,愿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能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去捕捉平常事物中的美,去探究了解我们的孩子,从孩子发展的角度去看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正>毁灭宇宙?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如此迅猛,不经意间,我们现在已经拥有了毁掉整个地球、或者至少毁掉我们自己的能力,不管是通过核武器还是通过破坏环境。科学家甚至预测,我们有能力把事情变得更加糟糕:我们可以毁掉整个宇宙!当欧洲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准备进行第一次粒子碰撞时,许多末日预言家就认为,这将会打开通往世界末日的大门,他们担心  相似文献   

13.
单亲家庭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一直受到社会的关注,如何使单亲家庭的孩子更加优秀,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美术活动是幼儿喜爱的活动,他们乐于参与并在活动中创造快乐。因此,我们要为孩子提供有利的条件,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能力,促进每个孩子富有个性地发展。  相似文献   

15.
孩子是由一百种组成,他们是独立的、富有个性的个体,我们不能要求他们整齐划一地发展。孩子的调皮行为中蕴涵着一定的智慧。我们教育工作者,需要做的就是通过和谐的教育手段,使孩子的调皮行为变为智慧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16.
《科学生活》2009,(10):62-63
问:儿子今年四岁了,由于我们夫妻都是上班族,因此孩子就由爷爷奶奶照顾。爷爷奶奶特别宠爱孩子,只要孩子想要的,即使我们不肯买,他们也会买给孩子。爷爷奶奶这样溺爱孩子,肯定会对孩子未来造成不好的影响,但是我们夫妻又确实没时间带孩子,只能让孩子接受这样的隔代教育。那如何才能让隔代教育产生最佳效果,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发挥作用呢?  相似文献   

17.
难解的"星星孩子"之谜在我们中间有这样一群孩子,当我们与他们近在咫尺,却感觉他们就像星星一样遥远:他们的目光不能跟我们对视;他们对周遭一切都毫无反应,但却会莫名其妙地发笑;他们会不知疲倦地重复问一个简单如"今天星期几?"这样的问题,但答  相似文献   

18.
作为教师,我们所任教的班级,或多或少总是要有几个学困生,这部分学生要求他们像其他孩子一样高效学习是有难度的。但班级中这部分的孩子却是最需要我们关心、转化的孩子。  相似文献   

19.
《科学生活》2011,(5):22-23
几乎所有父母最担心的是孩子营养不够,长不高,长不壮,总是鼓励孩子多吃点、吃好点。每次只要孩子有什么不舒服,或者有那么一点异样,父母就担心缺这缺那,然后赶快买些补品补药。近日,专家指出,营养过剩成为儿童,特别是城市儿童发病新趋势。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近年在全国六大城市2500名中小学生中进行的调查显示,孩子营养过剩会对青少年的健康造成一定危害。  相似文献   

20.
张伟萍 《科教文汇》2013,(20):23-24
在一个班里,最让老师头疼的是那些不遵守纪律、不认真听讲、作业不按时完成的孩子。这些孩子往往影响着整个班级的形象,老师一般不会喜欢这样的孩子,所以更谈不上对他们倾注"爱"。但是,班主任要想带好一个班级,成为一名好老师,首先要学会爱这些"不讨人爱的孩子",用"爱"去感化他们,去教育他们。在这些孩子身上,我们要有爱心、信心、耐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