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谢志民 《寻根》2001,(4):11-18
古越人(本指古献中提到的越人及其先民)是一个分布在今浙江、江苏、上海、福建、江西、广东、广西、海南岛、台湾,以及安徽、湖北、湖南、四川、云贵高原的部分地区的庞大族群。他们是稻作农业、纺绩丝织业、木构建筑业、造船航海业,以及玉器雕刻、漆器艺术、釉陶与原始瓷器等等的发明和创造。  相似文献   

2.
畲族是我国55个少数民族之一。据1990年统计,全国畲族总人数为63O378人,在中国56个民族中居第19位,主要居住在福建,约40万人,占畲族总人口数的63%左右。其余散居于广东、浙江、安徽、江西等省。福建畲族多数居住山区,一部分在沿海。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鲁族人民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为开发中国东南山区作出了令人惊叹的贡献,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会族自称“山哈”,“哈”乃“客”之意思。“山哈”满即居住在山里的客人。其称谓有多次演变,在隋唐之际,人们对居住在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区的包括合族先民在内的少数民族泛称…  相似文献   

3.
《滇中文化》2007,(4):55
明清两代是我国地方戏曲声腔剧种发展的鼎盛时期。在清康熙、乾隆之际盛行“南昆、北弋、东柳、西梆”四大戏曲声腔。所谓“南昆”,是指产生于元末的昆山腔。它经明代嘉靖年间魏良辅等人改良加工以后,其流行地区逐渐扩展,对许多地方剧种影响深远。所谓“北弋”,是指产生于元末的弋阳腔,起源于西弋阳一带。在明嘉靖时就流行于南京、北京、湖南、广东、福建等地。  相似文献   

4.
一直疑似自己是客家人的后代。从我的祖籍广东中山三乡的郑家祠堂和乡亲的传说中得知:我们中山郑家的先祖数百年前从中原迁至福建,后有一位先祖被朝廷任命为员外赴任广东香山县(当时的香山还是一片珠江三角洲;中积的蛮荒之地,又数百年后因一位历史巨人而改称中山)。我是带着探访先人故里的心情来到福建,见到了福建的土楼。  相似文献   

5.
宋全忠 《寻根》2014,(5):139-142
台湾中华侨联总会理事长简汉生考证:“80%以上的台湾同胞,是近四五百年陆续从福建、厂。东等地迁徙而来,再往上溯,则福建、广东及台湾同胞大都来自河洛地区,即黄河和洛水交汇的地区——这是中华民族各宗亲氏族自北向南迂徙的转运站。”黄姓台湾同胞就是这样。中原黄氏入闽最早的是东汉固始人黄道隆。“惠安县志))载,锦田黄氏,始祖隆公,为东汉会稽令。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弃官入闽,居仙游县大尖山、小尖山之间,即现在的平朋山。后来迁徙到桐城(即泉州)。  相似文献   

6.
席红霞 《寻根》2006,(6):115-118
据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有关专家的凋有和统什,钟姓人口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38%,是当今笫56大姓。主要分布住江西,广东、湖南,广西、浙江、四川,重庆、福建、湖北等省市。  相似文献   

7.
港龙化工有限公司座落在曹溪,毗邻龙岩市氯碱化工厂及浮蔡温泉度假中心,傍山设厂,专业生产工业用双氧水,源源不断供应龙岩市超级压光纸厂,同时供应广东市场及福建闽西南山区各竹制品企业所需,产销形势日益兴旺,在繁荣闽西家乡经济中发挥着她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10月12日,阳光明媚,秋高气爽,在这新世纪的第一个金秋日了里,来自北京、陕两、海南、江苏、广东、福建等六个省市的30多个客属社团共300余位代表欢聚闽西客家祖地宁化县,出席在这里举行的中国客属首届恳亲联谊大会  相似文献   

9.
李氏宗祠     
福建上杭李氏大宗祠又称“惇叙堂”,庞大壮观,气势非凡,在闽、粤、赣极为罕见,是李氏后裔为纪念其始祖李火德公而建的宗祠。迄今火德公后裔已分布福建、广东、台湾,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和世界各地。  相似文献   

10.
台湾,是我国东南部一个美丽的宝岛。明代以前,生活在这里的多是我国高山族人,其行政隶属于福建省。公元17世纪初,荷兰殖民的魔爪伸到这里,并霸占了该岛。公元1661年,郑成功亲率大军二万五千人,战船百余艘,将荷兰殖民赶走,台湾从此回到祖国的怀抱。人清以后,广东、福建沿海地区的大批闽南  相似文献   

11.
杨馨远 《寻根》2003,(1):115-120
河北素有发达的文化、农业和手工业,也是人口密集地区。但在明朝初期,河北却成了今山西、山东、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福建、广东、四川、河南、陕西以及内蒙等省份移民的入籍之地。这一历史现象,是如何造成、移民对河北究竟有什么历史作用呢?笔者根据有关史料和全国地名普查的第一手资料,对这一历史现象进行了多方研究。本文所指的河北,基本是以现河北省界为基准,为能更符合历史状况,仍含今北京、天津二市辖区范围。一、移民的历史背景元朝统治时期,其社会经济虽有发展,但存在着诸多阻碍社会发展的因素,尤其是蒙…  相似文献   

12.
李晓彬  王秦伟 《寻根》2002,(2):74-78
客家人号称“日不落”民系,从唐末以来,数以万计的中原人为躲避战乱,举族南辽,汇聚存福建、广东、江西三省边境山区。山于他们客居异乡,被当地人称为客家人。为了能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去,他们聚族而居,或聚寨而居,恪守着故土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他们修建了或圆形、或方形的碉堡式土楼,达就是客家土楼。  相似文献   

13.
易华 《寻根》2006,(6):90-94
悬棺葬是古代一种比较奇特的葬式,它分布于四川、江西、广东、广西、湖南、湖北、贵州、福建和台湾等13个省区。其悬置方式有3种:一是木桩式:在峭壁凹入可避风处,凿孔插桩,架棺于上;二是凿岩式:凿岩为穴,置棺于内;三是自然洞穴式:利用岩壁天然缝隙或洞穴,置棺于内。  相似文献   

14.
我国东南沿海(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经过17年的改革开放,经济社会文化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占全国7.3%的面积和26.6%人口的土地上,创造了占全国41.8%的国民生产总值,在工业化中率先进入经济起飞阶段。是什么原因造就了这样的奇迹?有时代因素和地缘因素,有港澳台因素和华侨华人华裔因素,有政策因素,有特区因素,还有一个就是历史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15.
赣州市地处江西省南部,下辖19个县(市、区),人口800余万,毗邻广东、福建、湖南三省,与本省的吉安、抚州接攘。作为一个闽、粤、湘、赣相邻的中等城市。境内的105国道、赣定高速公路、京九铁路,在建的赣(州)龙(岩)铁路、赣(州)韶(关)铁路。将它们之间的经济、文化行为联系得更加紧密,赣州成为辐射周边省、区中心城市的功能正在凸显。  相似文献   

16.
正福建传统民俗家具概念民俗家具是家具和民俗学结合的一个概念。家具本身蕴含着地区文化的精髓和生活情感,与当地劳动人民阶层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是经济、实用、耐用、美观的一类日常生活器具。福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进入闽越文化圈,与中原地区进行各种文化上的交流,这也促进了福建传统家具的发展。同时随着社会发展,福建也孕育出与本地传统文化相适应的民俗家具。因此,福建民俗家具作为传统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相似文献   

17.
在绚丽多姿的世界民居.建筑中,客家土楼以历史悠久、种类繁多、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功能齐全、内涵丰富而称于世。它与广东梅州围龙屋、福建汀州九厅十八井并为典型客家民居建筑,也与北京四合院、陕西窑洞、广西“栏杆式”、云南“一颗印”并称为中国汉族五大传统住宅形式,被誉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村民居建筑”、“神秘的东方古城堡”、“中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18.
宋明以来,广东士人对孔氏入粤始祖的追溯,经历了由孔戣到孔昌弼的变化.这两个广东孔氏先祖均为唐代人,最先落籍于今广东南雄.宋代以后,其裔孙由南雄逐渐向珠江三角洲地区扩散,官修史书和私家文献对广东孔氏源流的构建也由分歧到渐渐统一.  相似文献   

19.
陈雍 《寻根》2007,(6):67-69
许多社会在其成员达到成熟年龄时要举行相关的仪式,这就是成年礼或叫成人礼。在广东潮汕地区,老人们认为,未成年的孩子是生活在花园中的,所以等到成年之日(虚岁15岁,海陆丰地区是虚岁16岁),就要将孩子“牵出花园”,以示成年,这就是潮汕地区的成年礼“出花园”。  相似文献   

20.
鲲西 《寻根》2001,(5):59-61
福州豫章罗氏世居城内南营街,至五口通商福州始设英、法领事馆,外侨及传教士来者渐多,城外苍前山景物苍郁,领事馆及外侨多聚集于此,时又有教会办鹤龄英华书院(后改称英华中学),城中望族和巨商也竞置别业,罗氏亦由城内移居于此直至民国以后。罗氏家族在光绪年间出了一位职业外交家罗丰禄,丰禄字稷臣,出生于道光三十年(1850年),1867年考入福建船政学堂,他正是从这里开始走上职业外交宫的生涯。 福建船政学堂隶属于福建船政局,同治五年(1866年)清政府设立福建船政局,江西巡抚沈葆桢出任福建船政大臣。船政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