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论传播学与新闻学的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闻学是研究新闻和新闻事业活动规律的社会科学,大众传播学是研究大众传播过程和效果的行为科学,传播学是研究人类社会一切传播活动(包括与大众传播媒介有关的活动)的科学。三者涉及的领域不同,因此是自成体系的独立的学科,不可能互相取代。传播学(大众传播学)从宏观角度对大众媒介的研究,为新闻学中的一些问题提供了答案,为新闻工作提供了大量有益的新知识。因此,传播学是一门同新闻学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科学。  相似文献   

2.
新世纪美国新闻学教育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进入新世纪后 ,美国新闻学 /大众传播学教育面临诸多挑战 ,核心是如何组织、管理新闻学 /大众传播学教育 ,作者列出了美国新闻学 /大众传播学教育的几种主要模式 ,并认为新闻学 /大众传播学教育不会在美国消退  相似文献   

3.
采访对象受到大众传播过程中“记者采访”、“记者写作”、“编辑”、“媒体”、“受众”、“效果”等环节的反作用,会影响到受访心理与行为。作者对此进行了分析,呼吁在大众传播学领域有必要重视和加强对采访对象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而今,“传播学”在我国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了。然而,如何深入认识和分析传播学,仍是摆在我国新闻理论工作者面前的艰巨任务。本文试就传播学对新闻学的影响这一问题,从方法论的角度,对兴起于美国的传播学作些分析。传播学对新闻学的启示传播学研究一开始是从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政治学等领域首先开展起来的。然而,传播学在形成过程中,把新闻传播现象作为诸多传播现象的一种,将其纳入了传播学的研究领  相似文献   

5.
传播学的方法论意义及局限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而今,“传播学”在我国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了。然而,如何深入认识和分析传播学,仍是摆在我国新闻理论工作者面前的艰巨任务。本文试就传播学对新闻学的影响这一问题,从方法论的角度,对兴起于美国的传播学作些分析。传播学对新闻学的启示传播学研究一开始是从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政治学等领域首先开展起来的。然而,传播学在形成过程中,把新闻传播现象作为诸多传播现象的一种,将其纳入了传播学的研究领  相似文献   

6.
李彬 《军事记者》2002,(1):52-53,55
传播学或大众传播学,是一门探讨传播规律的社会科学,在发达国家成为显学。事实上,发达国家在传播事业包括新闻传播上的发达,也与其传播学的兴盛密切相关。我国从改革开放以来开展传播学研究,已经取得显著进展。1997年,传播学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列入学科目录,与新闻学同为二级学科,隶属于新闻传播学这个一级学科。2001年,经过学科调整,传播学与新闻学又同时升为一级学科。如今,在教育部公布的学科目录中,新闻传播学所属的四个专业,即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和编辑出版学,都以传播学或大众传播学作为专业基础理论的重要构成。基于国际国内的这些发展状况,本刊特开设了这个大众传播学的通俗讲座,邀请清华大学传播系的李彬博士主讲,一共8讲目的在于普及传播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开拓视野,更新观念,以提高我们的新闻传播水平。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1993-2007年间新闻学与传播学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项目进行了综合分析,以管窥新闻学与传播学近年来的发展状况,并对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以2004-2006年新闻学与传播学期刊为研究对象,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对新闻学与传播学期刊各项计量指标进行分析比较,分别用期刊论文的篇均引用文献数、期刊基金论文占有比例、期刊作者地区分布以及期刊标注有作者机构的论文比例这四个指标,对新闻学与传播学期刊的编辑状况、学术规范程度和学术水平进行综合比较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伴随研究传播学的进程,新闻学和传播学还有与之有关的对于新闻和传播的教育,两方中显现出一定的对立感,前后都出现了有分歧的甚至相反的观点:一方认为新闻学应该汲取传播学以期自我进步,另一方认为可用传播学替代新闻学,抑或是对传播学垄断新闻界的教育表示不满。显现出这种状况的原因,有一个核心原因就是对于新闻学和传播学这两个方面的相同和不同缺少深刻的了解。可以从哲学的角度出发,准确找出研究二者联系的最恰当契合点——两个科目的科研对象,接下来可以用逻辑学的方式找出两方研究对象的同异点,然后顺着两方异同的线索可以对比两方的异同,如此才能实现抽丝剥茧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新闻学需要转向大众传播学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新闻学转向大众传播学不单是一个理论的问题,更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进入90年代以来,经济体制的转轨和大众传播媒介作为独特的经济力量迅速崛起,使新闻学研究面临了许多崭新问题。比如,广告成为媒介的主要财源,以报业为例,1983年全国报业广告为7千万元,至1997年,广告营业额已达96亿元。于是,广告与受众的关系研究便成为新闻学面对的新课题。这样的新课题层出不穷。新闻学的发展与借鉴大众传播学的要求愈来愈紧迫,这两门学科的转化、整合,是  相似文献   

11.
传播学的导入与中国新闻教育模式改革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传播学是20世纪40年代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60年代开始风靡北美和西欧而成为一门显学。在那里,许多大学纷纷创办传播学或大众传播学系科,不少学校将原来创设的新闻学系科改为传播学或大众传播学系科,由新闻学转向传播学,确立新的培养目标、建立新的课程体系和新的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12.
传播学热潮使得新闻学与传播学关系问题成为近年来中国新闻学术界一个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可以说,传播学在我国引进、逐步发展壮大的过程,也是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引起激烈争论的过程.但遗憾的是,对新闻学与传播学关系的探讨,至今仍然没有一个被学界共同接受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新闻传播学概论》(以下称《概论》)以新的体系、框架和思路,为读者展示了一个新的学科领域,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就是创立了一个新学科。我习读过并教授过新闻事业概论、新闻学原理、新闻学概论等著作和课程,这些都是新闻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我也研读过传播学、大众传播学的论著。然而把新闻学与传播学交叉研究,并成就一部学术专著,在我看来还是首创。读《概论》一书,似有一股清新之风扑面而来,它为新闻学和传播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作了一次新的有益的尝试与探索。《概论》由新闻传播学本体论、客体论、立体论、载体论、媒体…  相似文献   

14.
段勃 《新闻通讯》2009,(10):38-39
新闻采访学是新闻传播学课程体系中的核心课程,我国从新闻学教育诞生时就十分重视这一课程。1918年,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成立时,邵飘萍负责教授的“应用新闻学”就包括了新闻采访的内容,他的新闻学著作《实际应用新闻学》和《新闻学总论》中较多章节是新闻采访学的内容。现在,我国各个新闻传播类专业中,新闻采访课都是必不可少的,绝大多数的培养方案都把这一课程列为必修课。  相似文献   

15.
新闻采访学是新闻传播学课程体系中的核心课程,我国从新闻学教育诞生时就十分重视这一课程。1918年,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成立时,邵飘萍负责教授的应用新闻学就包括了新闻采访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张永年 《今传媒》2013,(1):125-126
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区别在于:从两个学科研究范围比,新闻只是一种特殊的传播现象,更确切的说属于大众传播。传播学的范围包括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等;新闻学研究的是新闻本体,而传播学研究的是整个社会的信息传播系统;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分析,新闻学的研究要远远早于传播学;从研究对象来看,传播学研究人类社会的一切传播活动。新闻学研究的则是这些传播活动中的一个部分;从研究方法看,传播学主要通过实证研究,变量分析,实验分析进行研究,提出理论和分析模式。新闻学则更注重的通过对实践经验的研究,进行归纳总结,更多地是通过直观的考察分析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对2000—2009年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进行统计分析,从而描绘出我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研究现状,为今后我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8.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徐培汀教授新著《20世纪中国的新闻学与传播学》最近由党建读物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52万字,内容有:一、西学东渐:新闻学在中国;二、理论新闻学研究:三、实用新闻学研究;四、边缘新闻学研究:五、历史新闻学研究;六、广播电视新闻学研究;七、新闻教育:八、传播学研究:九、港澳的新闻教育、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十、台湾的新闻教育、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十一、走向21世纪的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总结与展望。全书材料丰富,观点新颖。  相似文献   

19.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徐培汀教授的专著《20世纪国的新闻学与传播学》,已由党建读物出版社出版,汉奇作序。全书52万字,分述20世纪理论新闻、实用新闻学、边缘新闻学、历史新闻学、广播电新闻学的产生与研究历程;阐述新闻教育、传播学究的变迁与成果,介绍港、澳、台新闻教育、新闻与传播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总结与展望走向21纪的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情况。《20世纪中国的新闻学与传播学》@尹立  相似文献   

20.
《采访对象主体论》的著者靖鸣,曾长期在新闻媒体从事采访报道活动,对采访对象的重要性深有体会。他在研读中外新闻学和传播学的著作时,却发现没有人把在新闻传播事业中占据基础性地位的采访对象作为专门的学问深入、系统地研究过,只是在新闻采访学中作为记者工作的客体有所提及,这合理吗?这符合新闻传播活动的实际吗?社会上每个正常的人都有可能成为采访对象,采访对象纷繁复杂、流动性和变动性大,能否对采访对象进行科学研究,使对采访对象的研究成为一门独立的学问?过去不曾有这门学问,现在建立的时机是否已经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