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 ,各行各业都人心思“热” ,报纸杂志追求热门新闻 ,广播电视开设各种热线 ,商家厂家热炒热销 ,还有旅游热、房产热……人们都在探寻制胜之道 ,于是纷纷追逐市场热点 ,寻求热点效应。在此火热的环境中 ,出版业也不能免俗 ,市场上一“热”方起 ,就有多家追逐 ,图书编辑也追“热”而动 ,盯“热”而作 ,“热”到昏头昏脑时 ,许多烦恼与尴尬也就随之产生。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和生活环境的宽松 ,使人们逐渐抛弃旧有的生存观念 ,开始关注自己的生活质量 ,生活类图书因而成为市场的热点。在生活类图书的出版过程中 ,各科技出版…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时政周报作为一种市场主体和主流媒体进入读者的视野,历史并不长。我们的周报市场一直是作为中央和地方日报的补充而存在。从上世纪80年代到现在,周报经历了“周末报热”、“法制报热”、“生活休闲报热”、“体育报热”、“财经报热”等发展阶段,尽管其中也产生了一些“大腕”,但作为日报或者是区域性报业集团“补充”的地位从来没有改变。其作为整体的市场份额以及经济实力都很难和区域性日报相提并论,又由于其相对狭隘的专业分工和读者区分.“周报”一直也无法担当主流媒体的重任,直到作为一个整体的“时政周报”的出现。  相似文献   

3.
试论“精品”与编辑素质■高巍许凌云世纪之交,市场经济大潮惊涛拍岸,图书出版界也一改往日的“儒雅”风范,不可避免地卷入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竞争空间,从“皇帝的女儿也愁嫁”的危机,到“武侠热”“气功热”“名著热”“辞书热”“包装热”等潮起潮落的颠簸,一种...  相似文献   

4.
“演义”热而不是“史”热好像每年人们都能发现或制造出出版界有种什么“热”,过去的一年大概就是“读史热”了。但是说实话,或许的确有“热”,但却不是真在“读史”。现在所谓“读史热”中,我觉得史的意义、史的价值或史的分量都不够。  相似文献   

5.
经济宣传是新闻宣传的“重头戏”。一台戏,要使群众欢迎,必须有起有伏,有跌有宕,该冷的地方要冷,该热的地方要热,关键是如何把握好一个度。尤其是对新经济现象的宣传,把握好“冷热度”更为重要。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经济建设日新月异,各种新经济现象也不断涌现。如市场开发热、消费热、科技热、电脑热、股票热、气功热、传销热、旅游热等等。时至今日,人们仍记忆犹新。而这些新经济现象在形成“热”的过程中,新闻媒体从外力上的推波助澜所起的作用不能低估。权衡得失,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误的教训。市场开发,这是由计划经济…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有涉及教育方面的话题,就会“热”起来,比如“虎妈”、“狼爸”,比如“绿领巾”、“红校服”,再比如“小学班干部制度”、“斗妈日记”等等。探其原因,是父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视家庭教育,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感觉到困惑和焦虑。而新媒体的出现,大众传媒的普及,也使得“热议”成为可能。家长的种种困惑并不能通过自身的途径完全解...  相似文献   

7.
新闻要新要奇,新闻要快要抢,这都是不错的,一般情况下是对的。但有时候就不能这么做,有时候就要用用逆向思维,就要唱唱“反调”。 先说热与冷。搞新闻的,不管是记者通讯员,还是编辑总编辑,都希望报纸办得火,有可读性,有亮点,有卖点,有叫座的新闻,有让人眼睛一亮的独家报道。因而,新闻业者往往奔“热”而去。一条消息,一张报纸,如若能“热”起来,“火”起来,争相传阅,街谈巷议,则是新闻工作者最好的“收成”,最大的幸福了。因此,就时不时见报上“热”这“热”那的。老实说,这些“热”,有社会中固有的,更有编辑部“炒”起来的。“爆炒”之下,“高温”之下,焉能不热?然“炒”而热”,又往  相似文献   

8.
近期以来,“通俗历史热”不断出现于媒体的报道之中,与之相关的“现象”也成为一个“公共话题”而引发了热烈的讨论。作为一种关涉史学的文化现象,有从历史学的角度进行考察的必要。从史学发展的进程看,“通俗历史热”的出现是必然的同时也是有益的。其所以必然,因为这是商品经济和文化教育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定会”出现的一种现象。实际上,  相似文献   

9.
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每个人对事物都有不同的看法和理解。而新闻摄影,又是一项个性化的创造性的劳动,它所生产的“产品”,也应该是千变万化、层出不穷的。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又不得不常常感叹,新闻照片为什么总是出现雷同、重复的东西?比如,在军事新闻摄影报道中,从老总到夜班值班主任,再到各版面编辑和图片编辑,都在感叹来稿中“围一圈人”、“举拳宣誓”、“黑板报前”、“敲锣打鼓”类的照片那么多,而且是那么惊人地相似。什么原因使得基层部队大量的新闻图片来稿都往这几条窄路上拥挤?  相似文献   

10.
假如不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再会”与“再见”都不是句子,也不是词组,而仅仅是个无多大差别的同义词。但它们在不同语言环境中,在不同人那里,却可用有声语言的不同艺术技巧,表现出细微而丰富的不同思想感情。 若单就这两个词的有声语言的语调和停顿而言,也有其多种表现形式。中央电视台张悦主持的《为您服务》节目,她的“再会”一词就说的颇有诗意,耐人寻味。“这次节目就到这儿了”,“下次节目再会”。它的读音听来好象都是轻声,甜甜的。特别是“了”字,轻轻一带。因此,作为听众的我们,心中不由的产生一种浓浓的依依不舍的…  相似文献   

11.
崇明灶花     
过去,崇明乡间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砌有烧菜煮饭的灶头。这种灶头,一般都以灶台上置放的镬子多少而称之。置两只镬子的称“两眼头灶”,置三只镬子的称“三眼头灶”。当然,也有少数穷苦人家的灶台上仅一只镬子,人们则将其称之为“一眼头灶”。这些灶大都砌在厨房一隅。从灶台的平面到屋顶,有很大的一段距离。  相似文献   

12.
前几年.随着湖南卫视的大型娱乐节目《快乐大本营》.《玫瑰之约》等的火爆,全国电视业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娱乐节目热”,几乎所有的卫视台都推出了自己的王牌娱乐节目。一时间,各种以“快乐”.“欢乐”命名的娱乐节目充斥着屏幕.令人目不暇接,从形式到内容都大同小异,一股“克隆风”骤然而起。据不完全统计,省级电视台模仿.复制《玫瑰之约》的就达30家之多。  相似文献   

13.
当前,传统媒体面临成本上升、新媒体冲击等多重压力,很多报业集团都在积极探索转型,寻求新的发展模式。但“忙转型”的同时,切莫忽视“练内功”。因为不管哪种战略、模式的成功实施。最后都要落实到科学高效的管理上。而管理是由一个个细节构成的,我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而报业管理的精髓正在于“精”和“细”。  相似文献   

14.
读了《新闻记者》第4期上曹瑞林的《舆论监督应防幼稚病》一文 ,笔者也来谈两点意见。关于“冷思考”。现在是不是“冷思考”的时候?不。现在足坛扫黑仍是新闻热点 ,大家都在热思考。曹先生可能认为 ,有段时间司法没介入 ,扫黑就不了了之 ,“偃旗息鼓” ,所以他就可以来“冷思考”了 ,可以诊治“幼稚病”了。其实他也很矛盾 ,司法一宣布介入 ,滞后的曹先生也不得不匆忙以“附言”形式来“热思考”了 ,一点都不“冷”。实际上 ,既然大家都在对热点作“热思考” ,那么 ,智者见智 ,仁者见仁 ,七嘴八舌 ,说三道四 ,均属正常。本来是探讨一个中…  相似文献   

15.
2001年被称为中国互联网的“严寒期”、“冰冻期”,诸多网络公司在起起落落、分分合合中进行着一系列的调整和重组,自然,一大批书业网络公司也都在调整自身的经营定位和策略,为构建公司的“物质”基础而大打“传统牌”,努力寻求与传统出版合作的路径及方式;而一些软、硬件技术提供商更是不遗余力地在“传统地盘” 中寻求和扩大自身的市场空间。记者曾在去年五六月对一些出版社和书业网络公司进行了采访,得出了一些基本判断和结论:传统出  相似文献   

16.
王田田 《军事记者》2002,(11):45-47
一、媒体炒作的冷与热每年的高考,都是全国考生、家长的头等大事。往往还未进入7月,考生和家长便如临大敌,而大大小小的媒体却如过节一般,早早搭起戏台,唱起了名目繁多的“高考经济”大戏,什么保健品、高考房、高考套餐、高考状员出高招、考前预测、考后分析,你方唱罢我登场。不知怎的,今年媒体格外沉得住气,进了7月,也没见擦出多少火药味来。实在令人心里纳闷,媒体都忙着炒什么去啦?一日到网上溜达,见到一则消息,才恍然大悟。上面说,教育部新闻发言人已呼吁各媒体“决不炒作高考”,因为“高考是中国一年一度的教育工作,为…  相似文献   

17.
有一间坐拥书城、自得其乐的书房,是读书人的梦寐所求。不少名人学者都写过关于书房的文章。如宋代大诗人陆游题《书室》的“垂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的句子,其书房中的闲情雅趣,便令人神往。有一间书房,读书就有了一个安静的环境,写作似乎也就有了可靠的保障。当然,这也不可一概而论,到了“华北之大再也容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的抗战年代或“专政全凭知识无,反动皆因文化有”的“文革”时期,书房再大再幽静,也是无济于事的。因此,我们只说平常日子,而不提战争或“文革”的非常岁月。我从少年时代起,便梦想有一间自己…  相似文献   

18.
说热     
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农民脱贫致富的愿望十分强烈,于是一些“热”便应运而生。在陕西继“蚯蚓热”、“胆红素热”、“蜗牛热”之后,最近又在兴起“哈白兔热”。一些报刊也推波助澜,纷纷发消息、发访问记、发专版、发广告……,当然,他们都说自己宣传的对象是正宗哈白兔,是为群众脱贫提供信息,是稳靠的致富途径.好在我们农村人难以看到多种报纸,读上一份也就信以为真了。可滑稽的是最近有家报纸一边在二版刊登记者大  相似文献   

19.
作为反腐举措,廉政账户制度在一些地方宣告“败北”,而湖南正在研究的“特别行动”欲在困境中寻求突破。对此,一位腐败问题研究者说,反腐好比捞鱼,周边的网都没有缝合好,光放一个口袋在这里,鱼怎么会自动钻进来?  相似文献   

20.
选准、重投这“一石”陆先荣各新闻媒体为了更紧地贴近实际、生活和群众,纷纷推出《热点访谈》《热点追踪》《热点扫描》《热点分析》……有的报道热,受众反应也热,获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有的报道热,受众反应不怎么热,甚至冷淡,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同是“热点”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